临沂第十二中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 ||||||||||||||||||||||||
2025-05-25 点击数: | ||||||||||||||||||||||||
|
||||||||||||||||||||||||
|
||||||||||||||||||||||||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处置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许光 杨金生 副总指挥:肖永合 成员:孟祥懂 吴又明 王永伟 张艳 王兴华 贾秋礼 (二)后勤保障组 组长:肖永合 成员:解群先、魏文祥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重大突发事件 1.报警程序 (1)学校负责人8021526,北园路派出所2803110。 (2)兰山区教育局8185212。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公安机关,报警立即就近用一键报警电话或手机报告 110(电话 110)。 2.处置措施 (1)接报后,校长、值日教师和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组织人员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报告。 (3)组织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到 场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当地卫生所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如是斗殴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外,应将双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带离现场,其余人员驱散。 (6)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7)如是社会人员来校闹事且较为严重的,须立即一键报警或拨打公安“110”。 3.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学生、控制事态。 (3)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家长进入校园。 4.疏散人员 (1)当事人所在的教室、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在统一安排下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余各室关闭门窗,避免更大的伤亡事故。 (2)确保教师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火灾事故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 学校领导、值日教师、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 119),报告内容为:“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3)在向学校、教育局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区内消防安全员和教师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学生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 “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三)盗窃案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事件当事人所在学校负责人、教体局、学校值日教师、公安干警。 2.报警程序 (1)发现案件时应及时向所在学校负责人报告。 (2)向学校、教体局领导汇报。 (3)经校领导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四)食物中毒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教体局、学校值日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2.报告程序 (1)学校领导(校长)。 (2)教体局领导。 (3)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报告地方防疫部门。 3.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 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骨干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各学校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 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区防疫部门报告。 4.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各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灾方针,共同做好防自然灾害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机构设置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许光 杨金生 副组长:肖永合 成 员:孟祥懂 吴又明 王永伟 张艳 王兴华 贾秋礼 三、防灾小组职责 1、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领导部署校园台风、暴雨、寒冷、山体滑坡、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组织师生学习掌握台风、暴雨、山体滑坡、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地下车库、地下排水管道、配电房、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5、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和训练,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做好疏散撤离学生工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工作,每月进行综合疏散演练一次,每周用升旗仪式时间进行路线撤离演练一次。 6、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通过学校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7、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8、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和衣盆摔落伤人。 9、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关好室内门窗。电脑室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10、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11、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12、灾后要科学安排学习科目和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