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临沂第七中学地震应急预案
2025-06-05    点击数:  
 索引号  lsqlydqzx/2025-0000020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第七中学  发布日期  2025-06-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沂第七中学地震应急预案
索引号: lsqlydqzx/2025-0000020
发布机构: 临沂第七中学
公开目录: 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 2025-06-05

临沂第七中学地震应急预案


针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分布广、震源浅、强度大和成灾率高等特点,学校又是人口密集场所,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少,应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学校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上级的要求制定本校的地震应急预案,同时在预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临沂第七中学安全紧急疏散预案”并经常性地开展演练。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学校应急预案的作用,是明确在突发事故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样做,响应的策略以及资源准备等等。首先应明确指挥部的设立程序;指挥的职责与权力;学校应急指挥与外部应急指挥之间的协调。学校应急指挥应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魏朋),应急总指挥由校长商建团担任。在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副总指挥李士云担任指挥人员。

1、指挥领导小组:

长:商建团
副组长:李士云   许豪杰 姜元奇

马永亮  刘景民

员:高新法 李传维   李华山 刘晓明  

孙崇岳 虞培绪 杨天辉  刘建民 滕现廷

刘宝建    张甲科 朱孟栋

邹蓓蓓     代建平

郑新星

2、应急总指挥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3、现场指挥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4、此外指挥部还应下设数个工作小组:如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明确各应急工作小组的人员组成、负责人及职责。

5、工作小组:

 长:

副组长:高新法 虞培绪

工作小组职责:

1)具体制定落实地震预案,宣传地震知识,组织学习地震知识,提高师生防震抗震能力。

2)组织地震疏散演练,自救自护、紧急救护演练。

3)负责24小时值班工作,及时预报工作,防震抗震物资准备管理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及接待工作。

4)地震发生后,组织参与抢险施救工作,安置疏散工作,救护防疫,防雨防冻,医务救治工作。

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

按照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

三、人员疏散和应急避难

(一)安全疏散指挥小组:

总指挥:

副组长:高新法 虞培绪

 员:刘建民 滕现庭 张甲科 邹蓓蓓

代建平 郑新星 赵广凯 刘茜

(二)职责

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三)在紧急疏散指挥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五个小组,现场指挥组、紧急疏散组、伤员救护组、外围控制组,通信联络组。

1、现场指挥组:校长室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应急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紧急疏散组:政教处、综治办、教务处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

3、伤员救护组:政务处基本职责: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4、外围控制组:后勤处、综治办

基本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设置隔离带,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现场人员及重要物资等,在公安机关等专业部门到来之前,对事件进行先期处置。

负责维护学校大门、出入口秩序,疏导师生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5、通信联络组:团委、办公室

基本职责:根据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援;提供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物资装备,通讯设备,编制广播词备用,负责平时的通信装备保养。

(四)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3、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降低损失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电视监控、应急广播、安全头盔、警戒带、袖章标识、对讲机、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及值班车辆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6、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追究责任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避震时间和方式

根据历史上的震例,直下型地震很少,学生应“伏而待定”,待摇晃平息60秒左右,才按照事先确定好的疏散路线撤离至紧急疏散避难场所。切勿跳楼和跳窗。

(六)不同区域的紧急避震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人员所处的位置考虑紧急避震方式。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教室内人员:

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底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不要靠近窗口,千万不要跳楼和跳窗。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人员: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近门人员可以跑到空旷场地,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人员: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宿舍大楼早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楼梯疏散到学校操场避震场所。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

为防止钥匙打不开锁现象,建议各学校统一配置门锁,并将钥匙分配到每一位老师手中,而且钥匙能开每一个宿舍铁门的锁。

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7、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

(七)紧急疏散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根据各班级所处位置,紧急疏散时候应做到:

1、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再次听到警报后,各班才能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

2、关于撤离顺序及线路:人员在楼梯分成两路同时撤离(一列高层一列低层,各行其道),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疏散路线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学校在制定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方案时,要特别明确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方案。学生分流方案和场所分配方案应当明确到教室号、实验室号和寝室号。

3、严格强调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 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4、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5、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6、各层楼梯口、拐角处要有教师指挥。

7、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8、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要迅速按照分配的区域站立而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迅速组织人员清点人数,汇总后报总指挥部。

(八)自救互救

疏散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震后的自救互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应特别注意因地震倒塌的楼房导致被困和被埋压的学生的救护。

(九)灾后处理:

1、灾后校长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组织实施演练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根据预案编制应急演练方案,进行模拟实战训练。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熟悉预案,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又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演练方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演练的具体时间范围;

2、演练参与的班级、人数和各班级的疏散撤离路线、撤离时间及各班级的具体负责人;

3、安全区域的确定及撤往安全区域的指示标志;

4、确定各楼层、楼梯口、楼梯拐角处的具体负责人;

5、明确各楼层清查人员,防止有人滞留教室;

6、拟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如发生踩踏事故、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

演练完成后,根据演练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不断地修订完善预案,使预案更具可操作性。


                          临沂第七中学综治办

                             2025年4月23日


临沂第七中学防范台风洪水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台风、暴雨预先制订防御方案、对策、措施,使台风、暴雨到来时,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能依据本预案实施指挥决策和防风、防雨调度,抢险救灾,增强了防台风、防暴雨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使之达到更合理、更科学的指挥,从而减少因台风、暴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应急预案的要点是: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本预案适用范围:台风、暴雨、雷电、大风等各种异常天气。

一、成立防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长:商建团(总指挥)

副组长:李士云 魏朋 庞彬 许豪杰 刘景民(协调学校各部门工作)

 员:马永亮(负责安全排查、教师任务分配)

姜元奇(负责校内房屋安全)

李华山(信息联络)

张甲科 刘建民 滕现庭 王震 赵广凯 邹蓓蓓(负责学生安全工作)

郑新星 高永刚 (负责周边环境监测)

代建平 张沛荣(负责紧急救护)

二、应急预案

(一)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来临之前

1、注意天气预报,时该关注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的动向,随时向全校师生发布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状况(高新法负责);

2、加强巡查排除安全隐患(由刘宗伟负责);

3、关紧门窗,将阳台、窗台、屋顶等高处易坠落物取下或加固(①宿舍由朱孟栋监督,②食堂由滕现廷负责,③教师办公室由年级主任负责监督,④教学楼由刘省负责监督);

4、班主任加强对学生防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知识的教育(各班主任负责)。

5、在校内地质灾害区域设置警戒线,人员立即撤离(由高新法负责设置)。

6、女生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由邹蓓蓓负责)。

7、男生视情况,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安排,决定是否撤离,但须禁止学生在礼堂内活动(由姜元奇负责)

(二)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来临时

1、学生进入房屋避险,把人员活动限制在安全区域内。

1)学生应遵照就近躲避的原则就近躲避,学校可安全躲避的场所有教室、教师办公室。

2)各班班主任负责维持在各自班级避险学生的秩序;

在求真楼避险学生的秩序由李传维、刘宝建负责维持;

2、遇到下课或放学时,应延迟下课或放学,由当时的课任教师负责维持班级学生秩序,当确定天气好转时方可下课或放学。

3、遇晚上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来临且学生在校时,各行政人员、包干宿舍老师应立即到学生宿舍,指导学生避险。

4、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来临的整个时段,学校值班人员和后勤主任(李俊)应当不断地在校园内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领导报告,进行应急处理。

5、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来临的整个时段,应加强学生周边环境的监测。食堂后由姜自营负责观察,学校大门口外由刘宗伟负责观察,发现险情征兆立即上报校长室,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若建筑物在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中发生倾斜、开裂,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应急人员引导师生撤离现场,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切断建筑物电源。

7、若有人受伤,立即送卫生院救治或打120送医院。

8、未安排任务的老师应在办公室待命,不得擅离学校。

(三)台风、暴雨等异常天气过后

1)进一步的巡查校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及时的排除(高新法、张蒙、刘宗伟负责)。

2)统计损失情况(校长室负责)上报有关部门。


                            临沂第七中学综治办

                             2025年4月23日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