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金雀山街道66名返乡大学生、准大学生身着白衣,在斑驳树影下齐声唱响《沂蒙山小调》。清澈的青春之声掠过纪念馆浮雕上的硝烟岁月,惊飞了檐角白鸽,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由此开启。
沂蒙革命纪念馆大门洞开,历史的气息迎面而来。随着讲解员的讲述,时光回溯至烽火年代:1938年诞生的沂蒙革命根据地,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铸就了不朽的沂蒙精神——大青山、孟良崮战役的英勇无畏,沂蒙红嫂的无私奉献,淮海战役中“小推车”推出的军民鱼水情。镜头切换,新时代临沂的画卷徐徐展开:沂河两岸高楼林立,高铁飞驰绿野,金色麦浪与现代化物流园交相辉映。“当年先辈梦想的丰收,已成现实。”学子们凝视着今日临沂的壮景,默然肃立。
烈日当空,学子们庄严肃立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随着“鞠躬!”的指令,白衣身影整齐俯身,如起伏的麦穗致敬大地。“默哀!”令下,六十秒的寂静里唯有松涛低语。汗珠滑落,洇湿石阶,仿佛是年轻心灵与历史共鸣的印记。默哀结束,阳光刺破云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大字光芒万丈。
此次“青春归巢”活动,让返乡大学生、准大学生在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映照中深刻感悟沂蒙精神。下一步,金雀山街道将持续深化实践平台,引导青年学子将这份红色信仰转化为行动力量,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实践项目,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老区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