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兰山区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坚持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抓村容村貌整治,努力营造农村优美环境;抓文化惠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新文化;抓乡村道德建设,积极倡树农村新风尚,让美丽永驻农家。
城乡环卫一体化居民坐享环境之美
今年,兰山区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民生工程和“乡村文明行动”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区、镇、村“三级一体”覆盖城乡的环卫保洁体系,让50多万农民坐享环境之美。兰山区创造性地采用“干管分离以费养事”的方式,将保洁服务外包,由专业保洁队伍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进行专业化管理。资金方面,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和“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向镇村居民、企事业单位等收取部分保洁费用,不足部分按区、镇(街道)财政 40%、60%的比例承担,有效破解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资金瓶颈难题。
衔接城镇规划建设和农村大社区建设,兰山区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重新规划建设20吨、8吨收集站11座,使各镇的垃圾收集站总数达到了57座;按辐射2000人服务半径设置可移动垃圾收集箱、配套移动平台831个,新购置各类环卫作业车辆57台,保洁人员实施每天2次普扫、巡回保洁,彻底解决了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文化特色城镇建设焕发气质之美
利用新城镇建设的契机,兰山区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地方“软实力”,重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积极开展文化特色城镇建设。白沙埠镇立足“琅琊古镇,孝悌之乡”定位,全力打造以“天下第一孝”为主题的文化特色示范镇;汪沟镇重修了闵子祠,新建了以“孝”为主题的文化一条街;义堂镇启动总投资100亿元的屠苏岛综合开发项目,打造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化滨水新城;方程镇诸满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项目则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融书、孝、兵、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兰山区文化在乡镇焕发出了新活力。
为让文化“接地气”、促民生,兰山区以文化惠民为导向,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文化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兰山区共建镇(街道)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350家、文化大院384家、民间文艺队伍200余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荣膺全省首批“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区”。
居民道德素质建设荡漾文明之美
方城镇西东蒋村是临沂有名的“献血村”。从2009年10月开始,村里开始组织群众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并联系采血车进村采血。短短4年,全村总献血量累计已达27.4万毫升。
今年,兰山区以“文明兰山”建设为主线,立足居民道德素质建设,积极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进社区,星级文明户、“十大孝星”、“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等活动,“道德讲堂”、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学雷锋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更滋润了群众的心灵。
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悄然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环境卫生意识普遍提高,生活垃圾乱丢乱弃的现象明显减少了,不少村庄还自发组建了秧歌队、锣鼓队和文艺表演队,实现了卫生环境和乡村文明的双提升。目前,兰山区已创建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10个,53.5%的行政村(社区)达到区级以上文明村标准,今年又被评为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