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截图
5月27日,《大众日报》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面小康山东答卷”整版刊发报道“兰山区:用世界眼光打造东方商都”。兰山头条现原文转发,以飨读者。
临沂市兰山区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成长营养,目前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是中国木业之都、水表之乡和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是临沂市试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主要承载地,山东省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战争年代,沂蒙革命老区孕育诞生了“水乳 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改革开放后,临沂市兰山区不忘初心,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以商兴工,海纳百川,先后培育起闻名全国的商贸物流、木业、仪表、食品、药业等特色产业。
40余年风雨兼程,跨入新时代的兰山区不断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世界眼光谋划发展,高质量发展波澜壮阔,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入,产业西城快速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起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兰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亿元,连续8年入围全国百强区,圆满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任务。
“商仓流”一体 建设现代供应链
“没有跑不了的路、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干不成的事。”经过40年的辛苦耕耘,沂蒙老区的一批农民通过办市场、闯市场,建成鲁苏豫皖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临沂商城价格指数成为全国市场发展的“晴雨表”。
进入新时代,临沂市中心城区兰山区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分拣线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直播经济、会展经济,开拓“商仓流”一体化发展新路径。目前,兰山区有专业批发市场87处,从业人员30万人,2020年网络零售额增长10%,达到195亿元;物流园区23处,2000余条物流线路辐射全国。
推动商贸向线上拓展,直播带货在兰山市场集群全面兴起。兰山商城管委会产业发展部主任杜庆明向笔者介绍:“我们建成了顺和母幼直播电商小镇等各类电商直播小镇、垂直电商平台、电商企业和综合平台92家,电商产业园和专营区23个,电商服务中心75个。”2020年5月,临沂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抓住这一机遇,临沂跨境电商直播小镇在兰山应运而生,已经成为目前山东省最大、江北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进口商品一站式集散中心之一。
实施智能仓储建设工程,新增标准化、智慧化仓储45万平方米,罗滨逊智慧云仓、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等新型仓储应运而生。罗滨逊智慧云仓仓储经理刘涵介绍:“云仓所有的整装订单,可以实现24小时整货分拣打包出库,作业效率是传统仓库的3倍以上。”目前,罗滨逊智慧云仓日处理单量可达8万单以上,出货准确率达到99.99%,货损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下。
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推动物流向现代化迈进。“十四五”期间,兰山将打造“一带一路”中转物流重要节点、“一单到底”公铁海空多式联运服务枢纽、大宗货物进出口集散平台,建设“长在高速公路上的物流园区”和全国最大的公路物流分拨中心、集散中心、接驳甩挂中心,扩大“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行规模,成为山东省欧亚班列三大集结中心之一。
目前,兰山区规划占地28.5平方公里的国际陆港已有12个智慧物流、现代物流项目集中落地,山东高速智慧物流产业园、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中通、圆通等物流企业的苏、鲁、豫、皖区域总部汇集于此。
绿色产业 打造产城融合新地标
上世纪90年代初,兰山区义堂镇第一张人造板下线,一个新的产业小荷初露。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9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为主导的全产业链体系,兰山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出口和交易基地,拥有各类木业企业1963家,年生产能力达2100余万立方米,占全国胶合板市场份额的1/4,胶合板出口量占全国40%。木业产业带动直接就业创业50万人,义堂也因此跻身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之列。
“一步一企业,处处闻木香”让昔日小城镇具备了向小城市升级的体量,却也面临着工业围城、布局杂乱等一系列问题。为承载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兰山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76平方公里的临沂西城,南部高端工业聚集区、东部现代商贸物流区、中部宜居宜业生活区、北部滨水商务总部经济区,着力打造世界木业之都、城市文旅地标和蓝绿活力新城,临沂市产城融合新地标。
西城还规划了18.9平方公里的木业产业园,坚持大企业带头入园、中小企业抱团升级、小而精企业入驻众创园的3种入园模式,力争2—3年实现入园企业400余家,产值突破1000亿元。
先期入园的新港木业等6家企业投资20亿元引进8条全球一流生产线,新增密度板、刨花板等年产能力193万立方米,相当于185家中小型企业产能,提升了木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只需几个人轮流操控电脑,加上100多名装卸工人,车间1年可以生产30万立方米的刨花板,以前要达到同样产能需要3000多名工人。”新港集团董事长魏孝新介绍。
员工不足10人的小微企业该如何转型?这段时间,临沂鸿仁纸塑制品有限公司正准备进驻位于兰山区财金众创城,原因是拎包进驻就能生产,上下游企业都在园区,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兰山区已建设两处众创园,引导430家小微企业“拎包进驻、进园生产”。
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50家在全国顶天立地的木业企业。预计到2023年,兰山区其余木业企业将完成转型升级。
沂蒙精神 撑起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5月21日早7点,金雀山小学门前不见以往的拥堵和混乱。现场执勤的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王越说:“由家长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帮助接孩子下车,接送孩子的车辆平均只停10秒多。”王越治理“上学堵”的秘诀在于“警校家”护学模式:交警指挥、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考评,孩子上学路上“最后一百米”更加顺畅。目前,这一创新已纳入兰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内容在全区推广。
从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入手,兰山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优化为民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体化运行,将沂蒙精神化作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最多访一次”的创新治理实践。
优化基层治理,权责明晰是前提。兰山区创新实施“1+x”区镇事权改革,把135项便民服务事权下放到镇街道和村社区。搭建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在区级成立群众工作部,与区政务服务中心构成“两翼齐飞”为民服务新格局,在镇成立群众工作室,在村成立群众工作站,构建了“不出村就能办成事”的新格局。
同时,兰山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一次办好”、“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审批提速90%,573项业务实现即时办结。
兰山区还建立了“一平台”共享资源、“一窗口”受理诉求、“一站式”服务群众、“一张网”整合力量——“平台指令、众人响应”工作机制,把群众问题诉求上传到平台上,交办给相关部门,形成问题发现、办理、评价的闭环。
为保障平台运行,兰山区创新打造网格化、信息化、一体化的“三化并举”全覆盖服务网络。公开考聘35名民情巡察员,走街串巷了解民情、发现上传问题到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系统,实现“一屏知民意,一网解千愁”。
目前,兰山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入选《法治影响中国典范案例汇编》、山东省“2020年度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成果”。兰山区还获评首批“山东省法治政府示范区”。
融入“长三角”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进入初夏,兰山乡村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各大田园综合体竞相涌现,循环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旅游搞得热火朝天,房前屋后更是瓜果飘香、绿意盎然。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兰山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通过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建立返贫致贫预警机制、推进“四权分置”管理模式,7797户15739名贫困群众全部达到脱贫线以上、10个重点贫困村全部摘帽。
按照临沂市积极融入“长三角”、谋划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兰山区在打造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上主动作为,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兰山样板。
进入5月,兰山区李官镇天基果玩田园综合体变成了一片花的海洋,以这里乡村振兴故事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燃烧的玫瑰湖》刚刚首映。几年前,这里还是荒山一片,如今变成了遍地黄金的花果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金锣康养小镇、天基果玩田园综合体等高标准建设,清春蔬菜等一批专业合作社拓宽农民致富路,农业“新六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三步走”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挖掘历史、书法、红色等文化资源,临沂阻击战陈列馆、孝文化教育公园等“文脉载体”全面启动。
走在村间的道路上,绿树成荫、花草相间,优美整洁的村舍、蜿蜒有序的柏油路、宜游宜居的休闲绿道,仿佛是画卷,又好似是梦境,这就是半程镇团埠子村。
目前,兰山区打造1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市级示范村,3.1万户村民完成改厕升级、1.36万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达到1398公里。
绘一幅“绿水青山”,造一座美丽乡村。兰山区233个村28万名群众喝上清洁饮水,121个行政村实现通户道路硬化。全域推广安装金锣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基本实现点源生活污水“零直排”。获评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区。
“十四五”期间,兰山把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作为重要攻坚任务,将不断优化城乡融合宜居空间,繁荣乡村生产发展空间,守牢绿水青山生态空间,全面做好空间优化布局。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提升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