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兰山区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2021年,兰山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山东省、临沂市关于质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推动经济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为建设质量强区、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城市基本情况
1.自然资源
1.1矿产资源
全区共发现14种(含亚矿种)矿产资源。金属矿产有金、铁、铜、铅锌,矿体规模较小。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陶瓷土、砖瓦黏土、石英砂岩、煤、河沙等,探明储量有煤、石英砂岩、陶瓷土,其中煤为小型矿床,石英砂岩、陶瓷土为大型矿床,石灰岩、砖瓦黏土、河沙等储量丰富,兰山区矿产资源种类较为丰富。
1.2水资源
兰山区地表水年径流量近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利用2.3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总储量6.2亿立方米,可采量1.7亿立方米,水质较好,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1.3动植物资源
兰山区有种子植物600多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地瓜及豆类等10多种。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蚕桑、烤烟、油料、蔬菜等。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泡桐、椿、松、柏、楸、刺槐等。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苹果、山楂、银杏、葡萄、桃、杏、梨、柿等。药材有柏子、枣仁、半夏、益母草、薄荷等102种。养殖动物有牛、羊、猪、驴、骡、鸡、鸭、鱼等。野生动物中,兽类有狐、狸、黄鼬、刺猬、獾、野兔、野鸡等;鸟类有猫头鹰、啄木鸟、喜鹊、山雀、燕子等50多种;鱼类有53科148种。淡水鱼有63种,主要有鲤鱼、鲢鱼、鲶鱼等。此外,还有头足纲2目5种;甲壳纲11种;两栖纲5种;爬行纲10种,昆虫纲12目541种;蜘蛛纲2目117种。
2.经济概况
202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34.1亿元,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453.7亿元,增长5.9%,两年平均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868.8亿元,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7.1%。
图1 2021年兰山区三产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2021年兰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6.3亿元、增长15.9%,税收收入104.6亿元,增长1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9.9%。
图2 兰山区2019-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创新能力
2021年度,科技投资不断增长,“四新”投资增长57.3%,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3.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3.5%。全区专利授权5710件,增长4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46件,全市第1位,增长36.8%;实用新型授权4445件,增长59.4%;外观设计授权919件,增长9.1%。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39家,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4家、达到27家,荣获省市科学技术奖146项,被评为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区。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人、省级实用型人才27人。城市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4.城市影响力
202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45.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95%。兰山区积极参与第二届山东(临沂)体育用品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临沂)小商品博览会、第六届中国(临沂)文化用品博览会等国家级省级博览会,,组织推出茶芽山“水墨琅琊”灯光秀、海底成长夜、机车小镇文化节等活动。城市影响力不断提高。
图3 兰山区2019-2021年国内外游客人数(万人次)
(二)经济发展状况
1.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0.9:33.2:65.9调整为0.9:34:65.1,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
图4 2021年兰山区三产增加值占比
2.三大需求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7.1亿元,增长15.9%。450家限额以上贸易业实现销售额838.4亿元,增长31%。其中,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有158家,实现销售额713.2亿元,增长36.6%。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656.3亿元,增长35.1%;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171.6亿元,增长17.9%;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1亿元,增长40.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9.5亿元,增长17.1%,消费需求逐步复苏。
全区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09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7.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8.4%;制造业投资增长52.9%,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79.9%;民间投资增长18.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3.8%;“四新”投资增长57.3%,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3.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3.5%。新开工项目155个,占全市总个数的9.1%,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总投资536.9亿元的44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对外贸易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70.3亿元,增长21.8%。其中,出口152.5亿元,增长24.2%;进口17.8亿元,增长4.4%,对外贸易不断增加。
图5 兰山区2021年三大经济较去年同比增长情况
3.新旧动能转换
兰山区规划建设18.9平方公里木业产业园,57个高端木业项目集聚发展,荣获“中国木业生态科技城”称号。探索“商仓流”一体化带动商品地产化,统筹推进智能仪表、现代医药、健康食品、塑料新材料、体育用品等产业转型升级。新增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瞪羚”企业3家、“隐形冠军”企业2家。培育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20家,认证“三品一标”21个,成功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三)民生建设概况
1.文化建设
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2021年优化提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0处,全区共建成镇级历史文化展示室12处,文化小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483场次,播放公益电影2557场,观众人数达30余万人次。目前,全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总藏书量22万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2.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1.07万人,失业再就业2999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荣获全省创业型城市称号。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4.03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9万人,失业保险8.38万人,工伤保险14.64万人,生育保险17.2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5万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3.医疗健康
全区辖区内拥有医院86家,卫生院10家,服务中心5处,共拥有病床床位19323张,卫生技术人员24318人。认真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全区共为辖区困难群众建档立卡2201人,已完成免费体检2201人,开展健康义诊40次,配备兰山区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系统,2021年共771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621.9万元,个人仅负担38.5万元。完善妇幼保健体系建设,稳妥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等“一站式”服务模式,2021年度全区(辖区内)婚前检查10535人、孕前优生检查8738人、产前筛查4481人(其中免费4024人、自费457人)、新生儿疾病筛查4943人(其中免费4622人、自费321人,市外报销3人:1人已按免费报送)、“两癌”筛查23900人。卫健工作逐步加强。
4.教育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1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157所,区属高级中学5所,区属职业中专2所,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民办学校15所。全区在校学生约33.3万人,在职在岗教师2.2万余人。各级各类幼儿园602所,在园幼儿近11万人。教体水平不断提高。
图6 2021年兰山区中小学师生比
图7 2021年兰山区中小学师生比
5.社会安全
2021年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18起,死亡8人,受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1起,死亡7人,受伤6人;建筑施工1起,死亡1人,经济损失160万元;制造业6起,受伤6人,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图8 2019-2021年兰山区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二、城市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一)经济质量
2021年,兰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94家,完成产值877.6亿元,规模和总量均保持全市第一。
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68.8亿元,增长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1%,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8.8%,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优势明显,全区19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80亿元,居全市第1位,增长13.5%。
(二)环境质量
创优创新“三个环境”,中央和省环保督察513件信访全部化解。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3,位居五区第一;优良天数231天,同比增加3天;PM2.5、PM10、SO2、CO、O3分别同比改善10.2%、10.6%、8.3%、13.3%、6%;6个市控以上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年均值达标率100%;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达标率100%,评估考核全市第2名。2021年,地表水Ⅲ类水体比例由2019年的16.7%提升至33.3%。2021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量达到51.8万吨/天,比上年增长23.92%,污水治理“兰山模式”推向全国。区内污染地块全部清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三)产品质量
1.工业产品
2021年,兰山区共安排生产领域工业产品抽检46批次,涉及食品相关产品、管材等门类,合格率97.8%。流通领域工业产品抽检205批次,涉及服装鞋帽、电线电缆、消防产品、学生用品、儿童玩具、建筑用品、机油润滑油、妇女儿童用品、眼镜配件、食品相关产品等,4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8.05%;抽检加油站415站次1046批次,1批次油品不合格,合格率99.9%。
2.食品
2021年,兰山区共安排食品抽检6861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3180批次),144批次不合格(其中食用农产品39批次),整体合格率97.90%(其中食用农产品98.77%)。
3.药品
2021年,药品市级监督抽检75批次,主要涉及69种品种,合格75批次,合格率100%。
(四)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
创新监管模式,采取抽查、抽测等方式,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专项治理,开展工程进场原材及工程实体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原材料抽检检验工作三加强预拌混凝土企业、检测企业管理,全年共组织三次预拌混凝土企业季度大检查。紧抓民生工程,推动还建社区工程质量排查,紧抓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推进创城攻坚。工程质量监管水平提高。
2.交通工程
2021年完成15座桥梁建设任务,保障桥梁安全运行,为沿线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通行条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十纵十横”的城区交通骨干路网相连接,致力于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强力推进快速路网,建设交通强市。交通工程建设不断完善。
3.水利工程
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明确部门监督职责,严格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质量控制。设立水利工程质量举报投诉电话、传真、信箱,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及时受理并调查核实投诉举报反映质量问题。开展兰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压实项目法人和各参建单位质量责任,全面开展质量问题排查和检查,对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情况、质量终身责任落实情况及工程实体质量分别进行了检查。水利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五)服务质量
新开办企业全程网办率达97.2%,与全国62个城市156家政务服务机构“跨域通办”,新增市场主体13.7万户、达到44.1万户,有效注册商标突破9万件、稳居全省县区首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规划布局28.5平方公里国际陆港,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智能仓储,中通、圆通等12个现代物流项目落地建设,顺和集团等传统本土物流企业加快升级。济铁物流园海关监管、公路港口等功能逐步完善,“公铁海”多式联运不断拓展,成为全省欧亚班列三大集结中心之一。2021年实现物流总额6300亿元、市场交易额3000亿元。直播电商、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70亿元,日快递发单量达300万件,位居江北首位。商贸物流提质升级。
(六)生活质量
实施校建项目22处,新增学位3.7万个,招聘教师2260名,出台全省首个区域《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办法》。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项目加快推进,与临沂职业学院等联合成立区卫生健康人才管理学院。提升祝丘路、新华路等重点市政道路,兴业路、西安路等通车运行。加速美丽村居省级试点建设,完成26万户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8000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196.3公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4元,增长9.1%,临沂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8元,兰山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临沂市。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4709元和18773元,分别增长8.1%和11.8%。
图9 兰山区2019-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质量在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地位需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型发展的步伐还要加快;三是质量基础建设有待强化,尚未建立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共建质量技术基础的机制,在检测中心、实验室、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方面的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四是品牌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品牌建设力量较分散,品牌效应和效能未充分发挥。
措施和建议:一是兰山区委、区政府要将质量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谋划,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提升措施,推动质量强区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产业提档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使全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有效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整合辖区内质量发展、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知识产权、品牌建设资源力量,在整体规划、资金保障、激励政策等方面,加大政府引导、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四是强化品牌规划,加大高端品牌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积极对标先进,走品牌化、高端化发展路子,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深厚底蕴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