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兰山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要求,以实现脱贫攻坚成效的改革突破为中心任务,聚焦现有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兜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底线,以边缘贫困群众防贫为重点,落实即时帮扶机制,探索建立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认定标准和支持政策,有效保障脱贫户不返贫,一般群众不致贫,切实提高全区脱贫攻坚质量。
一、调优攻坚路径,分类精准施策
1、人口分类提升。全面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组织开展政策落实情况核查,聚焦脱贫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享受政策户进行核查,按照特殊型、兜底型、温饱型、发展型4类贫困人口,分类落实到户到人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确保每人不低于4项帮扶措施,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区扶贫办,各镇街道、经开区。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行业分线突破。强化行业扶贫,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持续巩固行业扶贫政策。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划分为兜底保障线(民政、卫健、教体、住建、水利、医保等部门)、发展增收线(组织、农业农村、人社、商务、文旅、林业、供销、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协同支持线(其他成员单位)三条工作线。兜底保障线和发展增收线要求各部门单位把扶贫工作作为部门重点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研究、督导、检查,确保圆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协同支持线要求各部门聚焦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抓好衔接配合,确保各项扶贫措施全面落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提升产业质效,筑牢发展基础
1、保障资金投入规模。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分配2019年度省市区级专项资金,本着因素法的分配原则,结合各镇街道实有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程度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参考脱贫攻坚以来资金分配实施人均占有比例,统筹分配2019年度所有应下达财政资金,努力达到全区层面资金分配均衡,提高扶贫资金的覆盖率,让更多贫困群众普惠受益。用好金融扶贫政策,推动金融扶贫由政策帮扶向市场帮扶转变,创新推广“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设立动态性返贫人口和突发性致贫人口救助资金和产业项目配套设施管护资金。(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监督管理局)
2、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坚持镇级统筹、因地制宜、兼顾长效的原则,集中布局实施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能够持续发挥效应的优势产业。对2016年以来产业项目收益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进一步规范项目收益管理,确保及时足额兑现到户收益。(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发改局)
3、深化扶贫资产管理。全面深化扶贫资产“四权分置”机制,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落实监管权,确保各类扶贫项目全部纳入“三资”平台,实现应纳尽纳、应管尽管、动态维护。延伸推广精细化核算、专业化指导、全程化监管、制度化保障的“四化”管理模式,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各镇街道、经开区)
三、推动政策落实,保障稳定脱贫
1、筑牢健康防线。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政策。扩大门诊保障范围,减轻贫困群众门诊医疗费用负担。调整完善2019年度扶贫特惠保政策,探索开发防贫保险,提高因病因学因灾等临时性、突发性致贫及时救助和保障力度。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临时救助等各项保险救助政策,保持农村贫困人口个人自付医疗支出低于10%。对全区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实行重点个案管理,实行免费救治。(区卫健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扶贫办)
2、保障基本教育。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巩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实施区内中等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地区学生专项招生计划,全区技工职业院校定向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落实国家免学费、发放助学金政策基础上,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全面摸排工作,确保补助登记发放精准,防止应补未补、错补漏补出现。(区教体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扶贫办)
3、保障住房安全。深入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再排查、再识别工作,对新识别危房户逐一建立改造计划,确保年内完成改造任务。对D级以内需要修缮、加固的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确保年内完成改造修缮任务。强化危房改造资金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村、镇、区”三级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公开信息,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各镇街)
4、深化孝善养老。支持村级建设农村幸福院或老年公寓,在满足特困人员入住的基础上,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托养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邻里互助等形式,聘请养老护理员,对“三无”失能贫困人口、城市特困失能人员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医等日常护理照料。持续深化农村孝德建设,鼓励家庭、企业、社会等方面共同助老,营造孝善养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区民政局、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区卫健局、区残联、区人社局)
5、强化兜底保障。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制定精准兜底保障实施意见,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居民养老保险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农村低保标准动态稳定高于扶贫标准,9月底前全区城乡低保标准达到1.4:1。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村居民,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降低致贫返贫风险。(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扶贫办、区财政局)
四、推进贫困村提升,增强村级实力
1、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行动”,实现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增减挂钩等相关政策,健全完善贫困村提升工程建设标准,充分整合激活村集体资产资源,通过土地流转、资产租赁、参股分红、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到田园综合体等优势项目中,推进贫困村增收项目建设。拿出一定比例扶贫收益用于贫困村集体公益性事业,提高村级保障能力,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长久支撑。(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扶贫办)
2、巩固农村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1个省扶贫工作重点镇、10个省定贫困村列入整治重点,持续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广泛发动机关干部、社会志愿者,以开展“美在农家”提档升级工作为契机,帮助贫困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经济收入和环境卫生“双脱贫”。(区农业农村局、区妇联、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兰山供电部、汪沟镇)
五、加大扶志扶智,补齐精神短板
1、激发内生动力。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作用,深入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及时总结推广一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办、区司法局)
2、加大培训力度。发挥好富民科教讲堂作用,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个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发挥产业大户、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组织动员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扶贫项目实施。(区扶贫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妇联)
3、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结合产业项目就业安置转移,积极开发养老、托幼、助残、照料病患等互助扶贫公益岗位,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年龄偏大人群、留守妇女就业,确保我区新增和腾退的公益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区人社局、区扶贫办)
4、倡树社会新风。丰富村规民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普及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倡导优良家风,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推进移风易俗,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改变陈规陋习,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切实减轻贫困群众负担。(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区民政局、区文旅局)
六、汇聚帮扶合力,深化帮扶格局
1、加强行业部门帮扶。按照省市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的要求,落实行业部门2019-2020年行动工作任务,继续在产业发展持续度、政策措施连续性、统筹实施乡村振兴等方面用心用力,持续巩固行业帮扶成效。(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拓宽社会帮扶渠道。发挥好爱心众筹平台以及区工商联、区慈善总会、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平台的作用,吸引整合社会爱心慈善捐赠资源,实现扶贫资源对接高效化、扶贫效益最大化。建立完善过暖冬过好年长效机制,实行资金物资统一调配、集中使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团区委、区工商联、区民政局、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办分别牵头)
3、推进扶贫品牌创建。继续开展“金晖助老”“泛海助学”等各类社会帮扶活动,动员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精心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扶贫公益活动。建立社会扶贫荣誉制度,对在扶贫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企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人社局、区扶贫办)
七、强化监督考核,推动责任落实
1、深入抓好书记遍访行动。深入推进各级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明确遍访的方式、任务和时限,建立保障体系和考核体系,实现对全区脱贫任务比较重的镇、扶贫工作重点村和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内遍访一轮。(区扶贫办)
2、推进问题常态化整改。严格落实《兰山区扶贫领域问题常态化整改工作机制实施意见》,结合开展“问题整改落实季”,继续组织年度自查、互查和抽查工作。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督察,加大脱贫攻坚工作专项巡察力度,启动“闭环式”问责机制。联合新闻媒体开展暗访报道,用舆论监督倒逼问题整改。(区委督委办、区扶贫办、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委巡察办、区委宣传部、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区广播电视台)
3、健全完善督考评估体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改进和完善对镇街道和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核评估方式,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开展1-2次考核评估,督促任务落实。2019年年底,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工作成效自查评估,向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交情况报告。(区委督委办、区扶贫办)
八、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攻坚
1、建立脱贫成效监测机制。适时开展脱贫成效科学评估和监测抽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扶贫领域存在问题。加强行业部门信息数据对接,对脱贫户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区扶贫办、区审计局、区残联、区教体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水利局、区卫健局、区税务局、区金融监督管理局、区大数据局)
2、健全致贫风险防控机制。对因病因灾等临时性和支出型贫困人口根据致贫原因,整合利用民政、教育、人社、卫健、残联等部门救助政策资源,纳入临时帮扶对象进行救助,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标注、即时帮扶。研究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支持政策,适当解决边缘人口遇到的生活、就医、就业等难题。着手研究脱贫攻坚任务目标2020年完成后,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开展帮扶和支持的措施办法。(区扶贫办、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区残联、区医保局)
3、完善作风建设机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不懈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完善并实行涉贫舆情处置反馈机制。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扶贫开发办工作职责,推动工作落实。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区镇扶贫干部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扶贫业务能力,增强干事本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落实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激励基层扶贫干部忠诚担当、人在心在、履职尽责、敢于作为。(区扶贫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