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 ||||||||||||||||||||||||
2012-02-02 点击数: | ||||||||||||||||||||||||
|
||||||||||||||||||||||||
|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2日在兰山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兰山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张佃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全力建设区域经济龙头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宜居城市标志区、先进文化示范区,圆满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建设新兰山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过去五年是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6年以来,连续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78.5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5.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16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43%,位居全省20强;有6个镇、街道办事处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兰山街道办事处5.03亿元、南坊街道办事处3.74亿元、银雀山街道办事处2.5亿元、金雀山街道办事处2.3亿元、义堂镇2.1亿元、半程镇1.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1.6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2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1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4%。 ——过去五年是转型升级、内涵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2.2:58:39.8调整到1.2:51.8:47。工业经济增量提质。2011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60家,完成产值1050亿元、利税93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2.5倍。现有山东名牌26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4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被授予“中国板材之都”、“中国食品产业加工基地”、“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先进区”、“山东省优质水表生产基地”等称号。服务业繁荣发展。2011年实现增加值272亿元,是2006年的2.6倍,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市场改造五年累计投入105亿元,新建和改建市场43处、建筑面积551万平方米,2011年实现市场成交额850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临沂)市场贸易博览会、六届中国(临沂)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被授予“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等称号。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9%。农业持续增效。粮食连年丰收,2011年粮食总产量24.6万吨。五年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11.3万亩、“三品”认证4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得到加强,为临沂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中夺得第一名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五年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大力实施城镇化主导战略,加快城乡一体步伐,城镇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会议、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会议提供了现场。五年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650万平方米,建设居民楼3300栋、1960万平方米,建设农房9万户,城镇化水平由2006年的46%提高到73.5%。城区形象大幅提升。北城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银雀山、涑河、临沂大学等片区开发建设成效明显,实施陷泥河、南涑河、青龙河等河流整治,大水城靓丽多彩。镇村建设步伐加快。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镇村环境显著改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路、水、气、讯、环卫等设施建设加快,完成了沂蒙路北段、祊河滨河路、沂河滨河路、北外环、西外环、金锣大道等道路的建设任务,硬化道路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试点,荣获“首届全国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区”。扎实推进新农村电气化,顺利通过全国A类新农村电气化县(区)验收。创城工作成果丰硕。作为创城的主阵地、主战场,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合力攻坚,连续作战,为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环保模范城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过去五年是招商选资、借力发展,对外开放彰显活力的五年。五年来,共引进过千万元的项目507个,其中过亿元项目70个,诚丰新材料、国能生物发电、大阳摩托、珠峰电动车、昆山永立液压、济南银座、深圳茂业、颐高上海街等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引进区外资金352.7亿元,境外资金3.83亿美元。2011年引进过千万元的项目120个、过亿元项目24个,引进区外资金115亿元,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25%、33%和150%。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达到720家,201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6亿美元,其中出口8.2亿美元,分别是2006年的3.4倍和2.5倍。多次被授予“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区”称号。 ——过去五年是改善民生、和谐发展,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五年。群众收入不断增加,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232元和9342元,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1.9倍。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累计新增就业5.7万人。建设“零工市场”,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便利。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大力发展教育,校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巩固,荣获“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区”称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科技创新,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乡村少年宫”建设经验全国推广,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区”。“平安兰山”建设深入推进,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化“三调联动、多调对接”大调解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得到巩固。认真落实“两纲”,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明显。民族宗教、史志档案、人民武装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过去五年是强化服务、推动发展,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政风行风持续好转。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65件,群众关心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干事创业;五年,奋发有为、硕果累累,谱写了兰山发展的新篇章。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指导帮助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奠定坚实基础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兰山发展付出艰辛努力的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兰山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振奋人心,经验值得总结。回顾五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推进兰山事业,必须坚持加压奋进、争创一流。我们始终把工作标准定位在“全市当龙头、全省争先进、全国创一流”上,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创新突破,攀高比强,争先进位,许多工作创出了经验,形成了亮点。必须坚持审时度势、善抓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形势,我们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破解了瓶颈制约,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持上下联动、团结协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自觉把兰山发展融入全市大局,市区一体,融合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干事创业中凝聚力量,密切配合,团结干事,形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我们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真心实意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发展成果共享。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把心思用在创大业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涑河精神”、“南坊经验”和“创城精神”,成为我们推动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面对发展的新形势,面对群众的新期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均等;改善民生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更加自觉地推动科学发展,更加主动地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有效地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的总体安排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今后五年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发展空间广阔;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国务院已批准我市享受国家中部政策,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状态好、干劲足、合力强。这些都是加快新一轮发展的希望所在、优势所在。今后五年是区域竞争的加剧期。当前,各地发展的热情高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呈现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态势。从省内看,处在“黄蓝”经济区、半岛高端产业带等重点区域的县区,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步到位,发展速度会更快,经济实力会更强。从市内看,各县区积极实施“三年倍增计划”,调高目标,争先进位,区域竞争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今后五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刚性制约更加突出。“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土地保护政策更加严格,传统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就兰山区来说,传统产业比重偏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今后五年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我区是人口大区,流动人口集中,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繁重。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将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工作思路,按照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围绕“奋战三年翻一番、决战五年大跨越”的目标,着力壮大综合实力,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全力建设富裕、宜居、和谐、幸福新兰山。在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的安排上,本着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要求,努力做到“两个高于、三个提升”,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位次高于往年,经济运行质量、城镇化水平、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在打造全国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示范区中带好头,在打造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中挑大梁,在打造“幸福临沂”中作表率。主要预期指标是:到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880亿元,年均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分别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0.8︰46.2︰53;城镇化率达到78%以上。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一)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区,全力突破工业经济。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之路,抓骨干壮集群,抓科技促创新,抓园区强载体,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百亿级骨干企业,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二次创业”。(二)建设生态优美宜居区,拉开中心城区框架。按照“三城三片”的发展布局,改造提升老城、加快建设北城、集中突破西城,加快形成“三城”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打造与“大临沂、新临沂”相匹配的中心城区。(三)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增创发展新的优势。扎实做好全省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围绕建设国际商贸城,巩固提升商贸物流业,大力繁荣文化产业,着力突破旅游业,积极培植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四)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加快镇村建设步伐。坚持用现代城市理念规划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开发建设,注重保护传承,打造更具内涵、更显品位、更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五)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增强发展活力后劲。鼓励引导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创业动力,注入发展活力,为加快发展凝聚力量。(六)建设文明和谐幸福区,不断保障改善民生。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同步,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更大利益,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12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将按照区委“突出四个重点、实施五化统筹、加快六区建设”的要求,集中开展重点项目推进年、财源培育建设年、旧城旧村改造年活动,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650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35.6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增长13%。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七个突出、七个加快”: (一)突出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区”战略,本着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实力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增强带动能力。扎实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围绕发挥资源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做好上争、外引和内促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完善协调推进机制,严格执行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对诚丰木浆纸、沂河石化、稀土高铁铝合金电缆等项目,逐个研究、逐个帮促、逐个落实,倒排工期,全力推进,争取早竣工、早见效。 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壮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千亿级主导产业、百亿级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产业,大力推进食品、板材、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年内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70家,四大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食品产业以金锣集团、三维集团、龙盛农牧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综合实力;板材产业以加快整合提升为重点,抓好浙江家具工业园、佳思佳木地板等一批深加工项目,培育板材终端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板材家具加工基地;有色金属产业重点搞好工艺提升、产品换代,扶持蒙山铝业公司、金象铝业公司、新福昌铝业公司、华宝钢管公司等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产业主要依托华星机械公司、三禾永佳公司、盖氏机械公司、华源锅炉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高基础配套和整机装备水平。同时,大力发展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升产业层次。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集团进行合作,搞好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完成技改投入50亿元以上,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6.5%。 以两大园区为平台,推动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临沂工业园、金锣科技园的功能配套,提高承载能力,加快产业集聚,把两大园区建成高新技术孵化区和产业发展高地。临沂工业园发挥紧邻批发市场的优势,加快推进地产品加工园二期工程,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商城创业园,打造西部地产品加工基地。金锣科技园抓住西外环北段工程的建设,吸纳枣沟头镇蒙山科技园和汪沟工业园,扩大园区规模,优化功能布局,搞好设施配套,尽快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今年两大园区实现产值410亿元。 (二)突出主城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市委、市政府把临沂建成“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以“旧城旧村改造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以中心城区为轴心、小城镇为节点、大社区为终端的新型城镇体系。 做大做美中心城区。坚持老城、北城、西城“三城”同步推进,拓宽发展空间。大力提升老城,以片区开发为带动,加快城中村改造,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档次品位。加快建设北城,提升一期、开发二期、谋划三期,集聚人气商气,建设魅力新区。着力突破西城,用好改革试点镇的优惠政策,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生态宜居、产业支撑”的新型小城市。今年全区完成拆迁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城区100万平方米。 积极推进镇村建设。把镇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全力加以突破。坚持规划先行,尽快完成各镇驻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镇驻地大社区建设,引导人口向镇驻地集中、产业向镇驻地集聚,建设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用足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政策,继续抓好李官项目区、半程和汪沟项目区、枣沟头芦河社区、白沙埠沂河滨河片区的开发,实施好“三上工程”和“五化工程”,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今年建设农房2万户。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加快路、水、气、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实施城乡道路改造升级,重点抓好西外环北段等道路建设,今年硬化道路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以山东省第四届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在临沂举办为契机,大力开展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绿地游园等重点区域的精细绿化,重点搞好北外环、西外环等道路的绿化提升,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建设李官水厂、临沂大学污水处理厂,完善义堂、白沙埠等镇的供水管网。建设汪沟镇、方城镇生活垃圾收集站,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置”的环卫管理体制。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变电站5座,完成160个村的低压电网改造。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加快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统分结合、高效运行”的城镇管理体系。深入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整治由点线向每个村社区延伸,确保制度化、常态化,做到城美乡美。 (三)突出商贸品牌,加快推进服务业国际化。用好全省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深入实施“商文旅引领”战略,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放大商贸优势。 围绕建设国际商贸城,提升商贸物流业。按照“一个目标、两个突破、三个支撑、四项重点”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批发市场向政府主导型、产地型、展贸型、外向型、旅游购物型“五型市场”转变,加快建设国际商贸城,不断提升市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今年批发市场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一是大力拓展国际贸易。把发展国际贸易作为主攻方向,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力争在市场国际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充分发挥商城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的职能,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合作,努力开拓欧洲、非洲、中东等地的贸易。年内规划建设国际商品交易区、电子商务城。二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培育壮大金兰、天源、荣庆、华派克等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兰山,建设国家级商品物流基地,形成龙头带动、骨干支撑、功能齐全的新型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三是着力发展会展经济。整合会展资源,培育会展品牌,年内组建商城会展公司,重点举办好市场贸易博览会、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教育用品博览会等展贸活动。四是加快商城上市步伐。在成立商城责任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市场专业管理团队,搞好公司规范运营,为尽早实现上市奠定基础。 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繁荣文化产业。认真落实《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深入挖掘资源,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建设“书法、兵学、孝悌、红色文化”四大产业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5%。积极推进鸿儒文化创意产业园、浙商印刷包装工业园、诸满历史文化名村等一批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发挥鸿儒集团、国美印刷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和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大企业集团。积极引进文化创意等高层次人才,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建设沂蒙旅游隆起带,突破旅游业。把重点项目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大手笔投入,加快推进“一城、两河、三点”旅游开发,培育旅游新亮点。加强旅游品牌建设,打造生态休闲游、商贸购物游、农业观光游和特色人文游等旅游精品景点景区,继续办好“镇山桃花节”、“孝文化节”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叫响“水城商都、亲情沂蒙”品牌,积极融入“好客山东”大旅游格局。力争今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增长12%。 围绕建设新兴服务业聚集区,培植新兴产业。顺应群众消费升级的趋势,立足主城优势,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培植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促增长。在城区,重点建设人民广场、银雀山公园、北城新区三个商贸集中区和涑河新兴服务业聚集带;发挥久隆国际城市广场、万和广场、万力中新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休闲娱乐、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在镇村,通过设立连锁超市、便民服务点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商贸餐饮、中介和社区服务等服务业,不断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四)突出招强选优,加快推进经济外向度。坚持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依托我区的区位、产业、环境和商贸物流等优势,围绕工业、旅游、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招商选资,招大引强。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扎实开展“四比四看”活动,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兰山投资兴业。加强对重点上市资源的培育,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扩宽融资渠道。今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7000万美元,增长15%;引进过千万元项目120个,其中过亿元工业项目20个。 积极扩大对外贸易。鼓励引导重点出口企业提升技术标准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跟踪服务制度,鼓励企业参加各种境外展销促销活动,积极拓宽市场领域,培育外贸增长点。支持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今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增长15%。 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和帮助优势企业通过新建、联合、并购等多种方式,扩大对外投资,参与区外竞争。积极推进安徽阜阳·临沂商城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天源国际物流与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的建设,支持千山木业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洛杉矶中国建材城,搞好隆盛集团、盛华机械制造公司在几内亚和俄罗斯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8个,完成投资7500万美元。 (五)突出城郊特色,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建设临沂城郊“蔬菜园”、“花卉园”、“水果园”,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快速发展。 建设优质特色基地。制定落实蔬菜、果品、油料、花卉苗木、畜牧等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优质农产品基地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沂河、祊河、柳青河、蒙河沿岸生态高效农业长廊项目,建设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和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促进高效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对优质农产品基地的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准出、质量追溯和例行监测等制度,切实做到生产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今年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3万亩,发展市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或标准化基地5个。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扶持壮大金锣集团、龙盛农牧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社,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畅通农产品购销渠道。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加快土地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集中。今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 大力实施品牌兴农。完善扶持政策,强化跟踪服务,鼓励注册农产品商标,支持“三品”、名牌农产品认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全区农产品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内新注册农产品商标3个以上,新认证农业“三品”6个以上,发展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3个以上。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重点抓好1.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沂河茶山拦河坝改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突出生态优先,加快推进环境生态化。认真落实“生态山东”建设大会精神,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加强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坚决依法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土小企业”。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开展柳青河、涑河上游、孝河等河道的综合治理,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好扬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防治,让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 狠抓节能降耗。完善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严格实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行业标准。鼓励引导企业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推广金锣集团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大型沼气、秸秆气化项目,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步伐。 集约利用资源。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制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试点。加大对圈而未建、建而未用等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扎实开展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用地监管和耕地保护。 (七)突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幸福兰山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带着感情责任,投入真金白银,以“十项民生大事”、“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多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多想便民之举,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为体面、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零就业家庭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多渠道提升就业水平。按照“公益性、综合性、规范性、持续性”的要求,不断完善“零工市场”的管理服务工作,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今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长效机制,把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纳入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100%。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积极推进南坊、方城敬老院和白沙埠“亲和家源”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加快建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积极争创“全国教育先进区”。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学校三年连建”活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区职教中心建设,争创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实施校安工程,严格校园安全和校车管理,全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广泛推行“先治病、后交钱”便民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城乡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全区第六届运动会。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以“两馆一中心”为骨干、镇街综合文化站为枢纽、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工程。扎实开展以“如何做文明市民”、“怎样为全国文明城市添光彩”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文化活动,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落实“群众工作五项机制”,完善流动人口“五化”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一综多专、行业调解、三调联动、多调对接”的大调解体系,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化“平安兰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大局持续稳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一届政府将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理念,强化“创新、责任、实干、大局、团结、廉洁”六种意识,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水平,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学习,增强创新力。把学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学促德、以学促能、以学促干,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对宏观政策、现代经济的学习研究,力求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知识适应时代要求、能力适应工作需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落实的措施、创新发展的本领,提高政府履职能力。 执政为民,增强凝聚力。把民生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冷暖,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成果惠及群众。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积极探索为民便民服务新模式,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依法行政,增强公信力。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政府信息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务实高效,增强执行力。把转变作风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大力发扬真抓实干、务实高效的作风,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作风,团结协作、和谐共事的作风,对区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做到反应迅速、马上就办,推进有力、落实到位。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任务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加强效能监察,严格绩效考核,促进政府工作全面提速。 清正廉洁,增强感召力。把廉洁从政作为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行政监察、全程审计、案件查办力度,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严格规范从政行为,建设一支敬业负责、勤政高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杜绝奢侈浪费,珍惜民资民力,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兰山的发展任重道远,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富裕、宜居、和谐、幸福新兰山而努力奋斗!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