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柳青街道:“小驿站”上了“大热搜” | ||||||||||||||||||||||||
2025-06-05 点击数: | ||||||||||||||||||||||||
|
||||||||||||||||||||||||
|
||||||||||||||||||||||||
从“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的贴心服务,到端午节的“爱心粽”“艾草香囊”,这些小小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正慢慢成为“城市新打工人”的“温情补给站”。 小驿站如何“破圈”? 端午特别行动,温情总动员 柳青街道小蜜蜂驿站结合端午习俗,为外卖骑手送上暖心服务:免费粽子,赠送艾草香囊等,让奔波在外的劳动者也能感受节日氛围。 “十有”标配,四季关怀不打烊 小蜜蜂驿站配备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等,还增设电子血压计、医药箱、书籍等可供骑手提供充电、无线上网、饭菜加热等服务。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性他们常常面临着喝水难、就餐难、歇脚难等问题困扰,驿站全方位解决他们工作中的“急难愁盼”,温暖着他们在路途中的“每一程”。 为何小驿站能上“大热搜”? 精准捕捉需求,服务接地气 驿站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柳青街道“小蜜蜂驿站”增设商业区楼栋指引,提升外卖员配送效率;设置开放空调、设置休息区和图书角,供新业态劳动者消暑休憩。 节日+日常,打造情感纽带 除基础服务外,驿站还结合传统节日策划活动。腊八节送粥、端午赠粽、冬至煮饺子……这些暖心举措让驿站成为城市温度的“晴雨表”。 “小驿站”激发“大能量” 从“服务站点”到“社区治理枢纽” 驿站不仅是休息点,更逐步成为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柳青街道鼓励外卖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形成“骑手派单,社区接单”的治理新模式。 社会共治,激发城市向善力 柳青街道深入探索“社区合伙人+社区慈善基金”模式,从群众关注的小缺口、小试点、小突破入手,创新实施与辖区单位、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媒体智库人才、居民等多方力量融合共建的“社区好伙伴”工作机制。充分链接、盘活“合伙人”资源,共同打造有温度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推动社区发展和治理“双向奔赴”,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从“避暑充电站”到“端午粽香驿站”,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小确幸”,正以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人民城市”生活的“小美满”。 正如网友评论:“驿站虽小,装下的却是整座城市的温柔。”未来,随着智慧化升级与社会力量加入,这份温暖还将继续传递,让每一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