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公开目录树 >> 工作概况 >> 正文
方城镇:“宠”业兴村记
2025-08-26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fczzf/2025-0000341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方城镇  发布日期  2025-08-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方城镇:“宠”业兴村记
索引号: lanshanqufczzf/2025-0000341
发布机构: 兰山区方城镇
公开目录: 工作概况
发布日期: 2025-08-26

在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朱岭庄村,70岁的夏大娘清晨送孙子上学后,她便直奔村里的共富工坊。缝纫车间的收纳整理、轻粘土包装的分装活儿,她干得利索又带劲。“家门口看着孙子,还能一个月挣2600多块,这日子真有奔头!”夏大娘笑容满面。在朱岭庄及周边村,像夏大娘这样因照顾家人或身体状况留守在家的30余户村民,如今都能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这得益于临沂市技师学院派驻方城镇朱岭庄村第一书记陈洪琪引进的“一宠”企业项目和“共富车间”。

破茧:党建引领破困局“宠”业安家“沉睡园”

曾经的朱岭庄工业园区,以板材生产为主,最多时汇聚了50余家企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园区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部分厂房资源闲置,村集体收入和村民就业也面临新的挑战。

看到如此场景,陈洪琪心急如焚,立即扎进园区调研,与村“两委”反复论证,定下了“产业转型、精准招商”的破局之策。他带着“两委”成员跑部门、访企业,几经辗转,直到2024年5月,经兰山区商务局牵线,陈洪琪几赴深圳协商沟通,最终成功引来了一家总投资2亿元、从事宠物产业服务及生产制造的“一宠供应链”项目。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他带领村“两委”成员跑手续、清场地、协调水电,联合方城镇第一书记片区联合党委组建服务专班,全力解决“企业围墙外的事”。两个月后,“一宠”项目顺利投产。

聚势:延链成群产业兴集群效应势如虹

“一宠”项目的成功产生了显著的辐射效应。2025年3月,企业追加投资3000万元建设二期项目“依璐云仓”。该项目占地20000平方米,采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建成后迅速崛起为方城镇最大的云仓物流基地,日发货量突破3万单,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50个,月均贡献地方税收20万元。

同时,为保障上游原料供应,方城片区联合党委同步配套规划了500亩“宝石”玉米种植项目,覆盖周围7个村的上百户村民,亩产值是传统玉米的3倍以上。项目的蓬勃发展,如同磁石般吸引了上游配套产业的加速聚集——原料种植、笼箱加工、棉织用品等项目纷至沓来,昔日沉寂的闲置厂房彻底“满血复活”,村集体通过土地承包收益突破30万元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300多个,一条颇具规模的“宠物经济”产业链正在朱岭庄加速成型。

富民:初心照亮共富路幸福绽放“家门口”

产业发展的红利,最终要落到每一位村民身上。陈洪琪目光精准地落在了村里那所闲置已久的小学校园上,这处曾经书声琅琅的场所,如今在他的擘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摇身一变成为热闹非凡的“共富工坊”。

陈洪琪积极牵线搭桥,与“一宠供应链”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劳务合作关系。走进工坊,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缝纫车间里,附近村民们正熟练地裁剪、缝制着色彩鲜艳的宠物窝垫、牵引绳套和玩具布偶;隔壁的手工包装区,则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宠物零食的分装、轻粘土玩具的塑封。这些工序操作相对简单易学,劳动强度适中,特别适合需要兼顾家庭或因各种情况不便外出打工的留守村民。

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他主动将工坊的成功模式和积累的劳务订单资源向周边村庄推广辐射,片区内的其他村庄也开始因地制宜,承接类似的来料加工或手工包装订单,逐步建立起各自的“微工坊”或加工点,更形成了一种“中心工坊+卫星网点”的灵活就业网络,实实在在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让“共富”的阳光洒向更多家庭。

润心:活水润泽民生事幸福淌进心坎里

陈洪琪深知,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除了充盈村民的“钱袋子”,更应该化为润泽民生的“源头活水”,精准滴灌到村民最渴盼的领域:争取500余万元帮扶资金,让900户村民喝上放心水;同步升级电网8000米、修缮排水渠3500米、完成“白改黑”道路5000平方米,并新建3处口袋公园,村容村貌实现美丽蝶变。产业的繁荣也吸引了更多爱心资源汇聚:定期开展的公益理发、家电维修、健康查体等服务惠及全村900余户家庭;设立的专项助学基金,为5名特困儿童提供稳定支持。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村民触手可及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今的朱岭庄,标准化厂房里机器轰鸣,田埂间宝石玉米迎风摇曳,广场上老人孩童笑意盈盈。“一宠”项目这颗“希望的种子”,在党建引领下已茁壮成长成为富民强村的“摇钱树”,而陈洪琪和村民们的故事,还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