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审计厅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
||||||||||||||||||||||||||||||
2018-09-28 点击数: | ||||||||||||||||||||||||||||||
|
||||||||||||||||||||||||||||||
|
||||||||||||||||||||||||||||||
鲁审行二发〔2018〕41号 各市审计局,厅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部署要求,根据《山东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指导意见》(鲁审财发〔2018〕40号),现对在污染防治中加强审计监督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2020年以前,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保大会部署要求,加强污染防治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揭示和反映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严肃查处环境污染违纪违法问题,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推动持续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审计重点 (一)加强贯彻执行生态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审计。加大对政策、资金、项目和重大改革任务的审计力度,关注“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生态环保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揭示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造成的生态环境毁损破坏问题;关注“四减四增”行动方案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执行情况,揭示部署贯彻不力,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自行制定出台制度办法,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推进生态环保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审计。加大对治污设施、生态系统修复、产业投资等重大项目决策和审批情况的审计力度,关注决策审批程序、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决策事项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揭示盲目决策、违规决策和执行不力等问题;关注决策事项是否突出生态环保特点,是否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长远性,揭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相互矛盾、相互掣肘的问题;关注是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是否按规定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揭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建设重大投资项目等方面问题,推进科学决策,促进绿色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审计。加大对划定及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情况的审计力度,关注突破“三条红线”导致生态功能下降、生态质量恶化等问题,揭示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主体;关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等方面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特别是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揭示未完成目标任务,以及干扰环境监测和篡改、伪造数据等方面问题,促进忠诚履责、担当作为,推动生态环保各项任务目标真实圆满完成。 (四)加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审计。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审计力度,关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监测预警机制建立运行情况,以及对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处置情况,揭示履责不力、失职渎职等问题;关注是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是否对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相关责任人严格追责问责,是否做到敢抓敢管、真抓真管、严抓严管,揭示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关注上级环保督察、专项检查等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情况,揭示监督责任缺失、失职渎职及整改缓慢、虚假整改等问题,督促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整改职责,促进提高环保工作成效。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收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审计。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税费、政府性基金等征管用情况的审计力度,关注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使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揭示应征未征税费收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项目运行效益差等问题,促进规范资金和项目管理,提升资金使用和项目运行效益。 (六)加大环境污染违纪违法案件揭示力度。严肃揭示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得到解决或屡查屡犯、社会影响恶劣的违规建设高污染项目,以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严重损毁和重大生态破坏问题。对审计发现的人为因素造成责任事故等问题线索,坚决依纪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强化对下业务指导,切实保障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围绕污染防治审计的目标及重点,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把污染防治审计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扎实推动污染防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 (二)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现代审计手段。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系统工程,有关信息数据量化指标类别多、范围广、数据量大、来源渠道多、专业性强。各级审计机关要建立与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利、水文和测绘等部门单位的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加大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领域相关业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力度,拓展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技术、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三)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各级审计机关要配备充实专业审计人员,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力度,优化资源环保审计队伍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审计能力。根据审计需要,积极探索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提供咨询服务或直接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审计,为审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山东省审计厅 2018年9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
||||||||||||||||||||||||||||||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