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兰山区2022年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2023-04-20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wsjhsy/2023-0000081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  2023-04-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兰山区2022年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索引号: lanshanquwsjhsy/2023-0000081
发布机构: 兰山区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医疗服务信息公开
发布日期: 2023-04-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并呈现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疾病负担和高危险因素流行的显著特征,给慢性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全面掌握我区慢性病的患病及社会因素的分布情况,兰山区于2022年开展了慢性病及社会因素流行现状调查,并结合人口数据、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卫生状况、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心脑血管监测、传染病报告等资料,撰写完成了《兰山区2022年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根据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要求中关于“辖区政府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的要求,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人口数据提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1年末,兰山区常住人口184.6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94.5762万人,女性人口90.0638万人,性别比为1.05:1。依据主要人口指标数据提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全部人口8.78%,表明我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2021年兰山区报告死亡个案6393例,报告粗死亡率346.24/10万(使用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标化死亡率为5‰),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位于兰山区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五类疾病,报告死亡率分别为106.75/10万、98.25/10万93.53/10万、15.54/10万、12.13/10万,分别占总死亡数的30.83% 28.37%、27.01%、4.49%、3.50%。

二、慢性病成为我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主要慢性病发病情况

1.冠心病急性事件。2021年全区报告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病2170例,发病率为117.53/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为113.98/10万,女性为121.25/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低于女性。

2.脑卒中。2021年全区报告脑卒中发作事件6906例,报告发病率为374.03/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为402.85/10万,女性343.76/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

3.恶性肿瘤。2021年全区报告恶性肿瘤4935例,报告发病率为267.28/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为253.34/10万,女性为282.02/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低于女性。

(二)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2022年9月,区卫健局在全区抽样2025人,开展慢性病及社会因素流行现状调查。

1.参与血压检测的2025名调查对象中,平均收缩压为128mmHg,平均舒张压为79 mmHg,患病率为23.42%,知晓率为52.71%,治疗率为30.23%,控制率为15.22%。

2.参与血糖检测的2025调查对象中,血糖平均值为5.58mmol/L,患病率为12.64%,知晓率56.84%,治疗率为27.9%,控制率为41.45%。

3.参与血脂检测的2025调查对象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7.0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8.94%,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20.21%。

三、慢性病危险因素现状

(一)吸烟

参与调查的2025名人员中,现在吸烟率为19.31%,男性吸烟率为34.94%,女性吸烟率为2.00%。

(二)饮酒

参与调查的2025名人员中,过去30天饮酒率为28.48%,其中男性饮酒率为49.54%,女性饮酒率为5.2%。

(三)饮食行为

参与调查的2025名人员中,每天人均蔬菜水果摄入量为486.60g,男性日均摄入量为476.10g,女性日均摄入量为498.22g。每天人均红肉摄入量为134.48g,男性日均摄入量为137.08g,女性日均摄入量为131.60g。

(三)膳食行为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每天人均食盐摄入量为8.2g,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5克;每人每天平均摄油量为30.10g,高于居民合理膳食25g/天标准。

(四)运动与锻炼

参与调查的2025名人员中,经常锻炼率为18.48%,其中女性占16.83%,男性占19.98%。

(五)超重、肥胖

参与调查的2025名人员中,身高体重指数为24.62,其中男性为24.94,女性为24.27;超重率为38.3%,其中男性为44.1%,女性为31.80%;肥胖率为15.4%,其中男性为15.2%,女性为15.6%;中心型肥胖率为41.91%,其中男性为45.16%,女性为32.28%。

(六)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

参与调查的2025名人员中,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3.95%,其中男性为72.86%,女性为75.16%。

四、慢性病防控重点需进一步加强

(一)重点人群

1.慢性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主要慢性病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加剧,这一现象将更加明显,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2.吸烟、饮酒是慢性病及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男性吸烟率为34.94%、女性吸烟率为2.0%,男性吸烟率远高于女性;男性饮酒率为49.54%、女性饮酒率为5.2%,男性饮酒率远高于女性。这也导致了男性肝癌、肺癌等慢性病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男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重点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慢性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

(二)优先策略

1.优先干预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病是目前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是我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区应优先干预的疾病。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是干预的首要措施;在医疗机构继续实施18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积极开展35岁以上居民体检工作,做好主动筛查,提高高血压早期发现率;建立高血压病人随访制度,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对患者实施规范治疗与系统管理。

(2)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患病率高、危害广泛的特点,但是由于居民的相对文化水平较低和自我保健意识较差,控制率不高,而通过必要的防治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并且见效快,目前是仅次于高血压的最常见的慢性病。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血糖知晓率是干预的首要措施;做好主动筛查,提高糖尿病早期发现率;积极做好糖尿病专科建设,依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等项目做好病例的规范治疗与系统管理。

(3)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对人们生命健康危害极其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又甚为可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首先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其次实施健康促进策略,改变人们不良饮食习惯尤其是要减少食盐、腌制品、酒精等摄入,保证合理膳食营养;引进科学的早期筛查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肿瘤发病学的二级预防。

2.优先干预因素

(1)不合理膳食。不合理膳食是导致慢性病的基础,目前在我区主要表现为食盐、饮酒、红肉摄入比例较高(与高血压有关)和过量烹饪用油(与冠心病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人们认识到其危害性,降低食盐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提倡适度饮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吸烟。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应对其进行优先干预,综合防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在现有国家控烟策略基础上,巩固卫生医疗机构无烟单位创建成果,扩大控烟、禁烟区域,开展创建无烟单位、家庭活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严禁少年儿童吸烟,预防妇女吸烟,努力降低人群吸烟率。

(3)不良行为运动习惯。提倡适当体力活动,每日6000步有氧运动,提倡规律睡眠。通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一系列活动,配合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居民养成良好行为和运动习惯。

(4)环境危险因素。来源于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污染都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要继续全面推进对区内的河流的污染防治工作。空气污染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对大气污染企业重点控制,加大对汽车尾气防治的工作力度。

慢性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措施,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兰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防治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管理;认真研究推进规划目标实现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大力加强社会动员,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