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兰山区经济发展分析改革开放促发展砥砺奋进创辉煌
2018-10-26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tjj/2018-0000043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0-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兰山区经济发展分析改革开放促发展砥砺奋进创辉煌
索引号: lanshanqutjj/2018-0000043
发布机构: 兰山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18-10-26

兰山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驻地区,是中心城的核心区。自1995年建区23年以来,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兰山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务实求进,开拓创新,为将兰山区建设成为经济文化强、社会百姓富、生态环境美、文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城市砥砺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建设大美新临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区、鲁南苏北经济发展龙头区、全国革命老区率先发展标志区,打造商贸物流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创新时代大美新临沂建设的兰山新篇章。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1995年以来,兰山区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致力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发展水平,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经济总量跨越发展

兰山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推进改革。1995年以来,全区生产总值由2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36.8亿元,在全省137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5位,年均增长1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达到106.2亿元;2011年,超过500亿元,达到578.5亿元;预计2018年将突破1000亿元。

十八大以来,兰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2013~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由704.3亿元增加到936.8亿元,年均增加58.1亿元,占全市比重由21.1%增加到21.6%,提高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9.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明显提高。1995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3759元;2004年突破万元,达到12080元;2013年人均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五万元,达到54674元;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69423元,是1995年的18.5倍。

(二)经济质量不断夯实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7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1亿元,是1995年的112.6倍;200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2011年超过30亿元,达到30.2亿元,实现“十二五”开门红;2013年突破50亿元,达到54.7亿元。1995年至2017年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4%,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8.9个百分点;2013~2017年,年均增速为14.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5.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应对各种风险灾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持续扩大。1995年,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仅有100家,工业总产值仅为30.3亿元。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兰山区工业发展积累了雄厚基础,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工业基础以及比较齐全工业门类,有以鲁南制药为代表的医药产业,以金锣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以华星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还有200多家规模以上木业企业。2011年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1家,较2011年增加9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1.1亿元,是2011年的1.7倍;利税总额149.4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其中利润总额107.5亿元,是2011年的1.5倍。2017年末,全区工业经济位列全国百强区第82位,山东省前十强,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建设、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三)节能降耗成效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兰山区节能降耗取得了突出成效,单位GDP能耗呈现整体下降态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为15.64%,较2011年下降11.95个百分点。

能源结构优化改善,煤炭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12年的65.7%下降到2017年的55.3%,天然气消费量比重由2012年的2.1%上升到2017年的4.2%。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23年来,兰山经济体量实现几何式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从1995年到2017年,兰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1.5:42.8:35.7调整为0.9:46.8:52.3,特别是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向新动能换挡转换,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孕育成长,促进各领域深化改革,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产业结构变化明显

1995年以来,随着国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逐步撑起兰山经济半壁江山,第二产业比重在2000年超过50%,达到50.5%,工业主导型增长格局形成并强化,至2005年达到峰值61.8%;1995~2005年,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7.1%和13.6%,第二产业快于第三产业3.5个百分点。

2014年,兰山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8%,超过第二产业(49.1%)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3%,兰山经济由工业经济主导逐步转变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高于第二产业5.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区经济的领跑作用逐步增强,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3年来,兰山区大力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以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用特色打造品牌、靠品牌提升效益,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有力的支撑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兰山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1995年的12.6亿元、6.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5.7亿元、8.7亿元;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粮食作物机播面积达到3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3%。

兰山区立足城郊农业特点,创建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基地,调整档次不断提升,引领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至2017年,初步实现了优势产业区域化、区域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集群化,已基本形成了李官、白沙埠沿沂河高效生态观光农业长廊,李官、汪沟、方城瓜菜粮油产业园区,半程金锣、三维集团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枣园、半程都市农业休闲娱乐产业园区等现代农业新格局。

(三)服务业实力明显增强

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显示,全区服务业经营性法人单位达5801家,占经营性法人单位总数的73.4%;2013年,全区重点服务业企业92家,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49家,实现营业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4.6%。全区服务业企业数量和经济总量在全市均排名第一。

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房地产业(只含物业管理业及房产中介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42%、10.6%、11%,明显快于同期其他行业营业收入增速,直接拉动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的提升。全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62家,占全区总量的35%,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占全区15.8%,同比增长6.1%。龙头企业贡献率高。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三产企业共有87家,实现营业收入637.2亿元,占总量的87%。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76家,实现营业收入540.8亿元,占比为89%,同比增长9.9%;规上服务业11家,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总量的78%,同比增长1.3%。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服务业经济总量大大提升。

三、特色经济亮点突出,创新创业造就优势

兰山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兰山人民,发挥区位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往直前,将兰山区建设成为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区。

(一)商城发展迈向新水平

兰山区是商贸物流之都,历经“地摊式农贸市场、西郊大棚底、专业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现代国际商贸城”五代市场变迁,现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86处,经营业户5万余家,从业人员30余万人;建有金兰、天源等19处物流园区,2000余条线路辐射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0%,其中商城贸易货物、外地中转货物各占50%,成为享誉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2017年,实现市场交易额2620亿元、增长18%;物流总额5680亿元、增长16%;电商交易额960亿元、增长52%;展会交易额410亿元、增长10%;进出口额165.4亿元,其中出口107.6亿元、增长25.8%;举办各类展会80场次,实现会展交易额410亿元。商城融入“一带一路”取得明显成效。

(二)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2017年,全区引进各类人才727名,引进科技成果230项。利用市外资金120.6亿元,引资金总量居全市第一。鲁南贝特被授予全市“十佳科技创新企业”,鲁南制药集团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被评为省级双创企业示范基地,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工业生产模式变革,成功开启工业4.0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发展新引擎。引进现代生产设备,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积极采用先进生产模式、管理方式。全力研发新产品,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多传统企业认识到必须抢抓“人工智能+制造业”、“互联网+制造业”等先发优势,以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瓶”让传统产业等“旧酒”焕发新活力。山东绿爱食品有限公司将产品生产与现代互联网思维模式相融合,将传统糖果生产与智能工业、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在包装印刷上嫁接文化传媒,这一大胆设想使企业在国内开创了商务广告糖果工业化定制的先河,成功在新三板上市。莱克润滑油新建智能控制中心,打造4.0智能工厂,生产全部采用人工智能化,极大提高了产量、效率,研发的合成机动车制动液的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新兴服务业兴起

经济步入新常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驱动的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等经济增长新动能成为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新产业创新驱动,带动服务业经济优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经济实现飞速发展,以金锣集团、伊亲购等企业创新销售模式,建设自己的销售平台,促进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加快以“互联网+”引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新兴产业成为拉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力量,助推制造业全速向中高端迈进;以润泓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以凯旋医院为代表的医养结合产业、以临沂商城跨境电商创业园、“e56众创空间•我的茶楼”为代表的众创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为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四、内需拉动坚实有力,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1995年以来,兰山区持续扩大内需,投资、消费规模均大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山在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促进消费升级,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共同支撑的新局面。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自建区以来,兰山区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速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建设成效显著,对全区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6.6亿元;1997年突破10亿元,达到10.5亿元;2005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15.1亿元;2013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05.5亿元。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3亿元,是1995年的101.4倍。

(二)投资阶段性特征明显

1995~2002年,兰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较为缓慢,年均投资规模基本维持在30亿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用于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小区、文化教育、卫生科研和城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2003~2005年,短短3年时间,兰山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急剧扩大,年投资规模从2002年的26.8亿元跃升至2005年的115.1亿元,三年增速分别为114.5%、36.9%和49.9%,为兰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建成了完备的道路、电网、供水、供电、供气、邮政通信网络,工业体系初具实力,第三产业稳固发展,房地产投资猛增,居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2006~2017年,兰山区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20%左右的增速稳步发展,兰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这一阶段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在保证经济逐年增加的同时确保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同步提升。

(三)消费引领作用提升

1995年,兰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8亿元,2017年为619.7亿元,是199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3.3%。在消费品市场经济新常态下,兰山区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市场总量不断扩大,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发展,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文体娱乐等成为消费亮点,消费逐步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升,多层次、多形式市场网络逐步形成,消费品市场活跃。

消费结构明显改善。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城乡居民开始从基本的吃穿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成为部分居民家庭婚嫁必备的“三大件”;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变成了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进入高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家庭消费也随之向现代化、科技化迈进。1995年,普通百姓的汽车消费几乎为0,而到2017年,兰山区汽车消费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38亿元,高端消费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五、人民福祉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日趋完善

自建区以来,兰山始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当做重中之重,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199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元,2005年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828万元,2017年达到34696元,是1995年的8.7倍,年均增长11.7%;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35万元,是1995年的7.5倍,年均增长10.7%。十八大以来,兰山区紧跟中央和省市步伐,积极落实“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要求,2013-2017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和9.3%,与GDP协同增长。

(二)民生保障不断提高

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也显著增强。兰山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任务,提出在2018年扎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切实将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摆在了突出的位置。2017年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7%,发放社会保险待遇21.9亿元、各类救助金4717万元。入选首批全省综合减灾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区,所有镇街、经开区全部成功创建省市级卫生乡镇,方城中心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

2017年,兰山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148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79人次;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0.4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8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5.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3.5万人。

兰山区始终以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为目标,连续7年进入“全国百强区”榜单,位列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1位、山东省上榜城市第4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4位、山东省上榜城市第1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33位、山东省上榜城市第2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60位、山东省上榜城市第5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31位、山东省上榜城市第3位。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