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预防基孔肯雅热,这份自查清单请收藏! | ||||||||||||||||||||||||
2025-08-27 点击数: | ||||||||||||||||||||||||
|
||||||||||||||||||||||||
|
||||||||||||||||||||||||
基孔肯雅热,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主要通过“人-蚊(主要是伊蚊)-人”循环传播,即基孔肯雅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蚊虫叮咬→病毒进入蚊体繁殖→蚊虫再叮咬健康人,病毒进入人体导致隐性感染或发病。该病毒不会直接人传人,握手、共餐等日常社交都不会传染。 2025 预防基孔肯雅热,这份自查清单 01 预防疾病,您是否知晓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 基孔肯雅热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是1-12天,多为3-7天,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热-痛-疹”三联征: ①突发高热:常达39-40℃,持续1-7天,可能呈“双峰热”(退烧后再次发热)。 ②剧烈关节痛:主要累及手腕、脚踝、手指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剧烈疼痛是典型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③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表现为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④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02 外出旅行,您是否做好预防措施? ①关注流行区疫情,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及其他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②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时间。住宿选择有纱门纱窗、蚊少的地点。 ③外出归家后14天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同时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03 防蚊灭蚊,家庭是否打造“无蚊空间”? ①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对蚊子进行“精准打击”。可使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液、盘香等减少蚊虫叮咬,使用发烟灭蚊片或全屋用杀虫气雾剂施药时,应先关闭门窗,施药后人员离开,30分钟后再开窗彻底通风后方可进入。 ②清理积水: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水培植物、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水培植物如富贵竹应每3-5天彻底换水,同时冲洗内壁和植物根部。天台、阳台和门前屋后也要排查,尤其是雨后及时清除积水,积水容器加盖密封或倒扣放置,废弃容器彻底清除,下水井进行防蚊封堵。 04 及时就医,您是否知道哪些需要注意?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时间、地点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同时做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转自:健康兰山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