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临沂市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2023-11-07    点击数:  
 索引号  lanshanquswj/2023-0000207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兰山区水务局  发布日期  2023-11-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沂市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索引号: lanshanquswj/2023-0000207
发布机构: 兰山区水务局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23-11-07

 

 

 

临沂市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指示要求,按照省市决策部署,根据《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临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结合临沂市兰山区实际,现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区情水情

(一)基本区情

1.地理位置。兰山区是临沂市3个市辖行政区之一,居沂河西岸,是临沂市委、市政府驻地区。位于北纬35°03′35°23′,东经118°06′118°20′,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西邻费县,南接罗庄区,北连沂南县,面积8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余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初步数据),是临沂市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中心城区。

2.地形地貌。兰山区有平原和丘陵两种地形类型,平原为主。北部、西部为丘陵,属鲁中南山地的南缘,海拔在80米至250米之间。艾山为全区最高峰,海拔254.6米。中部及东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在80-150米左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为3-5°

3.气象水文。兰山区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变化明显。其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回暖迅速;夏季气温高,温度大,雨水集中,多灾害性天气;秋季温和凉爽,雨量骤减,气温下降快;冬季干冷少雪。全区平均年气温一般在12℃13℃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1.6℃,最热月出现在7月平均温度26.3℃,最冷月出现在1月,平均温度为-1.7℃。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56.5mm。由于受大气环流、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全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174.6mm。区内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大,年最大蒸发量为1487.7mm。最低年蒸发量只有994.3mm

4.社会经济概况。兰山区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87.88亿元,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394.57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782.85 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优化为0.9:33.2:65.9,第三产业占比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二)基本水情

1.水系概况。兰山区水系发达,呈脉状分布,全区境内共有河流72条,河道总长度583.6km,全区河网密度0.69,除陷泥河、青龙河等6条河道全部位于建成区内,其余66条河道在农村均有分布。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道有10条,分别是沂河、祊河、蒙河、柳青河、涑河、南涑河、陷泥河、陶家庄河、方城河和石桥河,惠及沿河村庄235个,人口达40余万人;流域面积50km2以下的河道62条,主要有孝河、韩村河、云泊河、小蔡河、洪沟等。沂河为境内第一大河,注入沂河的主要有柳青河、祊河、涑河等河流。

2.水库汪塘概况。兰山区共有水库31座,塘坝共327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刘庄水库和施庄水库)、小()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24座,总库容3612,兴利库容2010

3.拦河闸坝概况。从解放初期的导沭整沂和上游山区的水土保持开始,五十年代末兴建以灌溉、防洪为主的大中型水库,六十年代初开发灌区,到七十年代末兴建小水电工程,1997年世界最长的小埠东橡胶坝建成蓄水,随后近十几年桃园、角沂橡胶坝、刘家道口枢纽等相继建成,中心城区形成了7座橡胶坝、8道节制闸的布局,回水面积达50平方公里以上,一次性蓄水达2亿以上,堤防总长度三百多公里,拉开了大水城的发展框架。目前城区流域内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城镇供水等综合性的水利工程体系,对抗御水旱灾害、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主要拦河闸坝有小埠东橡胶坝、柳杭橡胶坝、茶山拦河闸、河湾水源工程、桃园橡胶坝葛庄拦河坝花园橡胶坝角沂橡胶坝柳青河橡胶坝岳坞拦河闸郭庄闸河口景观拦河闸(1号坝)通达路景观拦河闸(2号坝)临西九路景观拦河闸(3号坝)

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兰山区历届党委政府按照洪水入库、库水入河、河水入渠、渠水入田的治水思路,开发利用水资源,全区共建成小型水库29座,规模以上水闸27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及水生态保障体系,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为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多短板弱项,水资源调配利用不充分、防洪减灾环节不完善、水生态及水环境仍然脆弱、智慧化水网体系薄弱等水问题依然存在,亟需统筹谋划。

水资源调配利用方面,2020年全区人均水资源量83.61m³,约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5;农业用水占到全区总用水量的23%以上,大水漫灌、跑冒滴漏、粗放利用等水浪费问题还比较突出;全社会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尚未真正构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争水矛盾突出,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紧缺,仍存在牺牲农业保工业、牺牲生态保生产用水的现象。雨洪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再生水利用率偏低

防洪减灾方面,中小河流特别是农村河道普遍缺乏系统化治理,上下游、干支流治理标准不协调、不统一,区域治理成效不显著,如石桥河;北部区域的末端水系未进行系统治理,难以发挥防洪功能同时部分骨干河道现状防洪能力仍然偏低,无法满足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提高防洪标规划要求,有待提高,如祊河(姜庄湖拦河坝以下至入沂河河口段)。部分小型水库、水闸、塘坝存在病险隐患抵御超标准洪水能力不足

水生态及水环境方面,兰山区河流水系多为季节性山洪河道,河道生态基流保证难度较大,尤其是北部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程度低。被划为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北部乡镇区域仍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亟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较为严重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水文化、水景观建设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水利信息化方面,基础感知体系有待完善存在感知覆盖面不足、感知设施单一且智能化水平较低数据资源融合深度与共享能力仍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加强

三、规划思路与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兰山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人民至上,人水和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水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供水、防洪、水生态等问题,不断提高现代水网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促进水网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节水优先,空间均衡。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坚持先节水后调水,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充分挖掘缺水地区节水潜力,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进一步优化水网布局,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网络化组合效益和整体效能,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洪水风险状况相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

3.系统谋划,科学论证。坚持系统化、协同化、绿色化、智能化定位,统筹水资源配置、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等功能,兼顾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强各类水工程协同调度和不同层级水网协调衔接,助力市级部门实现全市水网 一张图。科学论证工程任务规模及设计标准,优化工程总体布局。推动传统水利与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维数字化升级,提升水网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4.防控风险,保障安全。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把安全发展贯穿现代水网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水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和能力建设,提升现代水网的网络化、系统化水平,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害,实现由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由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

5.改革创新,两手发力。创新现代水网建管体制和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现代水网数字化、调度智能化、监测预警自动化,加强实体水网与数字水网相融合,提升现代水网工程科技和智慧化水平。

(三)规划目标

充分对接省级、市级水网,加快构建区级水网,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网智慧化水平有效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公众满意度、幸福感逐步提升。

——供水节水。到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10%5%;新建雨洪资源拦蓄工程增加一次性蓄水量0.26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8.5%,城乡供水一体化率70%,供水管道漏损进一步降低,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全面建成。

——防洪安全。到2025年,重要河湖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防洪保护区、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重点城市和重点涝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水旱灾害年损失进一步降低。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

——水系连通。继续推进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系连通项目,通过兴建河道拦蓄,实现库河连通,水面连续;通过推进河湾水源向祊河补水工程(二期),实现不同流域水系连通;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全区重要水系站点信息化连通。河湖水系连通性明显提高,骨干河道及中小河流水流畅通,泄洪、排水及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水网智能化控制基本实现。

——水生态保护。到2025年,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标基本确定,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重要名录河流湖泊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以上,各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35年,安全可靠系统完备、改革创新、绿色智能的兰山区现代水网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达标,水生态环境美丽健康,水网智能化调控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安全可靠。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城乡防洪排涝、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系统完备。区级水网形成全覆盖,形成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水流网络,发挥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综合效益。

——改革创新。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依法治水管水全面提升,水利科技创新实现突破,水利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基本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利治理体制机制。

——绿色智能。基本实现水利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水土保持率达标,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水利工程数字化率超过95%,全区水网信息化、智慧化和精细化调度水平明显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化的兰山区现代水网体系,与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规划任务

——“强纲:加强对沂河、祊河等自然河道治理,保持河道畅通,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构建兰山区现代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织目:增加河河、河库、库库之间的连通,合理调配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区级水网体系,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固结:以施庄水库等水库为节点,充分挖掘现有工程的调蓄能力,综合考虑防洪、生态、供水、灌溉等功能,加强区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提升水资源调控和防洪调度能力,发挥工程综合功能和效益。

——“成网:在强纲、织目、固结的基础上,构建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兰山区现代水网。

(五)总体布局

临沂市兰山区现代水网是国家水网和省市级水网的延伸,根据全区自然河湖分布、水资源禀赋、国民经济布局、现状水利工程等情况,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健全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主线,以沂河祊河等骨干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兰山区农村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工程为脉络,以施庄水库等水库为节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手段,统筹水资源配置、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修复、数字化智慧化水利,兼顾水旅游、水景观,形成一纵四横,两库三区,五网统筹,水润兰山的兰山区现代水网总体格局,构建兰山区现代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一纵是指沂河,是临沂市骨干水系廊道。

四横是指蒙河、柳青河、祊河及涑河,是兰山区境内四条骨干水系,是全区防洪排涝主脉络。

两库是指刘庄、施庄水库2座中型水库,是全区防洪调度、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的主节点。

三区是指中心城区、北部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西部新城片区3个片区水系,是全区防洪排涝网络中的毛细血管,是兰山区水环境水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网统筹是指水资源配置网、水旱灾害防御网、水生态保护修复网、数字智慧水利网及水上旅游经济网等五大网络

兰山区作为临沂市市政府驻地,结合自身特点,兰山区现代水网下一步的任务主要为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连通;在临沂市获批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契机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水安全水生态治理修复,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提升水环境质量;在沂河高分获批首批全国示范河湖的契机下,发掘水利历史文化,打造沿河景观带,努力创建美丽幸福示范河,打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山水相映、绿美相拥”的秀美兰山;远期结合上级规划(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提高防洪标规划)要求提高沂河祊河等骨干河道防洪标准,逐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各级水网协同关系

兰山区水网涉及省级水网一轴三环中的三环”(淮河流域供水环 )涉及七纵九横中的一纵”(沂河) 涉及市级水网两廊”中的沂河以及九脉祊河、蒙河、柳青河、涑河、南涑河、陷泥河条水系,涉及市级水网的三纵一环七横多库中的七横之一沂河向祊河补水项目

上述工程既是省市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兰山区级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主节点,实现区级水网与省市级水网的连接、融合,在区域内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水系生态环境改善。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网

针对全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特点,聚焦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立足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加快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在深度节水控水的前提下,积极融入省市水网,推进一批水源和引调水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强化多水源联合调度、水资源战略储备,加快完善多水源互补、丰枯互济、大中型微协调配套的供水保障体系,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提高供水系统可靠性,增强特大干旱、持续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主要借助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在加快推进河湾向祊河补水(二期)的基础上,利用方城河拦蓄水源向花园灌区、枣园片区进行生态补水,优化花园灌区片区、枣园片区水生态网,复苏河湖环境;同时利用葛庄灌区、引祊入涑等原有渠道,打通祊河向西部新城补水通道,保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最终实现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河清湖宴,水韵西城的目标;同时新建祊河屠苏拦河闸工程,促进区域自然风景区、观光区、祊河商务圈等产业的开发和发展,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矛盾,改善区域水环境和城市景观。充分利用河湾水源、茶山拦河闸、柳杭橡胶坝等沂河水源工程向西横向补水,发挥出华夏橡胶坝、花园橡胶坝等点状水源工程拦蓄水功能,打造引沂入城、引沂入祊的点线结合的水网。

5.1  水资源优化配置项目类型表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1

重大引调水工程

跋山水库、沙沟水库向临沂城及周边县区联合调水工程水工程

双堠水库与临沂城二期管道联合供水工程

沂河柳杭橡胶坝、沂南砖埠地下水供水工程

2

重点水源调蓄工程

屠苏拦河闸

3

区域水资源配置

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

1.重点项目

1)重大引调水工程

①跋山水库、沙沟水库向临沂城及周边县区联合调水工程。总供水规模为34万立方/天,从跋山水库引水30万立方米/天,从沙沟水库引水4万立方米/天,铺设管道总长105公里,为临沂城及周边县区供水。

②双堠水库与临沂城二期管道联合供水工程。主要供水范围为临沂城区以及沂南县城,双堠水库总库容1.6亿m³,兴利库容0.9亿m³,防洪库容0.7亿m3,多年平均供水量约5560m315m³/d)。

沂河柳杭橡胶坝、沂南砖埠地下水供水工程。主要供水范围为高铁片区、北城新区,向河东区补充供水,供水覆盖面积约190km2,惠及人口约60万人。供水规模20m³/d,常规运行供居民生活用水,具备应急供水、夏季调峰等功能。

2重点水源调蓄工程

①屠苏拦河闸。祊河屠苏拦河闸位于祊河中泓桩号11+490,轴线与河道中泓线正交。屠苏闸一次性蓄水量为1093m3,为西部新城提供工业供水,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供水对象重要性为重要,综合确定工程规模为大()型,工程等别为等。建筑物总宽度815.6m,生态流量闸位于右侧,总宽79m,橡胶坝位于左侧,总宽454.8m,调节闸与橡胶坝之间屠苏岛,屠苏岛宽281.8m,橡胶坝充排水泵站布置于橡胶坝右岸屠苏岛上。花园副坝位于祊河中泓桩号15+630,总宽181.2m

3区域水资源配置

①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对临沂市中心城区内的中小河流进行开挖连通、疏浚清淤、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实现水系互联互通,丰枯互济。充分利用城市北高南低的有利地形条件,高水高用,在城区北部以河湾水源工程为中心,向西通过河湾-刘庄水库连通工程,再通过石桥河将沂河的水调向祊河,再通过引祊入涑工程,将沂河、祊河、涑河、城区内河连通起来达到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统一调配水资源,使中心城区水系能够长流水、流清水同时河湾水源-小李官、石屯水库连通工程的建成也为茶牙山田园综合体提供灌溉用水,为石屯和小李官水库进行了补水,同时为云泊河提供生态用水

4)加强再生水利用

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收集率与处置率,构建再生水利用管网,推动资源化利用。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加强雨水利用。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

2.重点区域水资源保障

①保障中心城区生活用水。目前兰山老城区供水主要由临沂实康水务有限公司供水。通过一期8万吨引水管线输送至东北园水厂生产输送,日供水量8万吨。供水区域主要为铁路以北,沂河以西,祊河以南,西至西部新城区域。北城新区供水主要来自半程水厂,水源为蒙阴县岸堤水库,半程净水厂直接从水库取水口引水,经过引水管线将原水输送至半程水厂,岸堤水库至半程水厂的引水管线为D16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及钢套筒钢筋混凝土管道,双管运行,途经蒙阴县界牌镇和垛庄镇、沂南县的双堠镇和青驼镇、兰山区的半程镇,管线长48.8km。半程水厂处理后的清水分东线和西线两条供水管线,西线供水工程向北城新区、兰山城区、罗庄区、河东区、高新区供水;东线供水工程向半程镇、李官镇、河东区、经济开发区、临沭县供水。中心城区现状生活用水水源为岸堤水库以及许家崖水库,现状供水规模为48万立方米/天,随着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逐步增加,用水需求也急剧加大。规划实施跋山、沙沟水库联合供水工程,铺设管道总长105公里,总供水规模为40万立方米/天;实施唐村、昌里、许家崖水库联合供水工程,铺设管道总长度132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天;实施双堠水库与临沂城二期管道联合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规模10万立方米/天。上述工程联合供水108万立方米/天,可以保障临沂市中心城区生活用水80万立方米/天和供水工程沿线各县区(沂水、沂南、平邑、费县、郯城、临沭)5-6万立方米/天的用水需求。同时推进建设应急水厂(20万立方米/天),水源为沂河地表水以及沂南县砖埠地下水,具备应急供水功能。

②保障西部新城生产用水。按照以河为轴、沿河发展,北城做靓、老城提升、南部腾笼换鸟、西部产城融合、东部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的思路,西部产城融合,重点加快木业、商城转型,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新城,总用地面积198平方公里。区内生产用水水源为华夏橡胶坝、规划建设的屠苏拦河闸以及河湾至祊河补水工程。建成后的屠苏闸与华夏橡胶坝、葛庄橡胶坝、花园橡胶坝、角沂橡胶坝联合蓄水5000万立方米,联合调度可大大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矛盾,改善区域水环境和城市景观。

③保障北部城乡融合发展片区生态及灌溉用水。兰山区北部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北侧打造绿色生态走廊,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重视山体形貌维护、植被修复养护、水系岸线防护,守牢绿水青山;南侧打造农业长廊,布局好粮经种植、精品蔬菜瓜果、特色花卉苗木等农业基础产业,抓好美丽宜居镇村建设,打造美丽铁路风景线。依托万亩荷塘、万亩茶山生态庄园等打造生态涵养屏障,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农业新六产,实现现代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3.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深度节水控水,健全节水机制,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1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①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严格指标管控、过程管控,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行业发展规划,必须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②细化计划用水管理。逐步完善全区用水户名录,严格计划用水量的核定和审批。

2)加强各行业各领域节水

①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因水制宜,分区推进,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节水灌溉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益;推广农艺节水技术,提高节水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生活节水,加强农村节水宣传。

②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推进企业实施全方位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高耗水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管理,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将用水精准计量和统计作为企业节水管理的根本依据;培育遴选一批水效领跑者企业和节水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效应,推进行业企业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构建节水协同推进机制。

③加强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落实节水措施,扩大城市再生水利用规模,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加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构建城镇高效水系统;科学制定和实施供水管网改造技术方案,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持续推动公共机构节水载体建设活动,在公共建筑和居民家庭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深入推进公共领域节水。

④加强再生水利用。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收集率与处置率,构建再生水利用管网,推动资源化利用。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加强雨水利用。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步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规划建设城区中水回用工程,用于工业、生态补水提升污水再生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3)健全节水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协同的节水工作机制,激发节水内生动力。完善节水监督机制,落实节水目标责任。探索建立节水激励机制,落实国家节水税收优惠政策。加快节水技术和设备研发,构建节水装备及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大节水领域自主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模式。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将节水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内容,向全民普及节水知识;建立完善节水教育基地,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专栏1  水资源配置重点建设工程

重大引调水工程跋山、沙沟水库联合供水工程;沂河柳杭橡胶坝、沂南砖埠地下水供水工程;双堠水库与临沂城二期管道联合供水工程。

重点水源调蓄工程:实施祊河屠苏拦河闸1项雨洪资源利用工程。

区域水资源配置: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

(二)夯实水旱灾害防御网

聚焦防汛薄弱环节,按省市级部署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支流治理以及库河综合治理,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开展重点涝区治理,构建以河道、水库、堤防为架构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通过疏浚开挖等措施提高龙王河等河道行洪能力,重点开展石桥河、永太河等重要支流治理,提高区域内河道的防御水旱灾害能力;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及清洁型小流域打造模式,逐步开展宝店河、东姜庄河等末端水系治理工程,提高末端水系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河道清淤、增设强排泵站等措施,亮化河道两岸,优化水系布局,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为适应城市发展,远期规划提高柳青河防洪标准,适时建设蓄滞洪区,提高城区防洪安全;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细化完善防御洪水方案、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水库调度运用方案(计划)、水利工程抗旱应急预案等,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和防汛抢险技术支撑机制,做好突发水旱灾害事件预警防范。

5.2  水旱灾害防御项目类型表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1

沂沭河提标工程

沂沭河洪水东调南下(临沂段)提标工程

2

骨干河道治理工程

实施河左岸堤防加固工程

3

中小河流治理

实施兰山区涑河治理工程、兰山区柳青河治理工程、引入涑分洪道综合治理工程

4

重要支流及末端水系防洪治理工程

兰山区石桥河综合治理工程,韩村河、龙王河治理工程;西部新城水系规划治理工程;北部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末端水系治理工程。

5

库河综合治理

刘庄水库-朱龙河治理工程。

6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安固庄水库、埠山庄水库、建设水库、临沂庄水库、解峪子水库、石沟水库、石屯水库、王家埝水库、西哨水库、竹园水库等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7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实施临沂市柳青河橡胶坝除险加固工程、临沂市引祊入涑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兰山区柳青河大桥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1.实施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

根据《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规划》,开展沂沭河及其支流的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提升对城区和沿岸乡镇的保护水平,十四五期间,推进项目审批立项等前期工作,加快推动沂沭河洪水东调南下(临沂段)提标工程实施,实施堤防加固、河道扩挖、沿线建筑物加固、险工险段等。规划沂河蒙河口至祊河口、祊河口至刘家道枢纽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将祊河(姜庄湖拦河坝以下至入沂河河口)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祊河为沂河最大支流,自源头至入沂河口全长158.0km,流域面积3376.3km2,本次规划范围为自姜庄湖拦河坝以下入沂河口段

2.骨干河道治理工程

继续实施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防洪治理。实施祊河左岸堤防加固工程。祊河左岸堤防加固工程:河道堤防修筑21.751km;堤顶沥青砼路面19.58m2,河道护险1.47km,新建穿堤涵洞25座,新建桥梁3座(高庄桥、麻绪村西桥、方城桥),增设上堤坡道17条,桥梁下穿坡道5处及配套设施。

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开展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对因沿河城镇级别、人口等保护对象发生变化的重要河段,适度提升防洪标准。推进河湖防洪治理与水资源调配和水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加快推进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道治理。重点推进兰山区涑河治理工程、兰山区柳青河治理工程、引祊入涑分洪道综合治理工程等3条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实施。

4.重要支流治理工程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原则,对全市流域面积在50-200平方公里的兰山区石桥河、韩村河、龙王河及西部新城水系、北部城乡融合发展区末端水系等河道沟道进行全面治理。石桥河治理范围为石桥河入方城河河口至古城水库溢洪道(K0+000K10+660),长约10.5km。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疏浚,新筑堤防,新建及改建生态溢流坝,新建防汛道路及排水涵洞配套等。北部城乡融合发展区末端水系治理主要为境内的石灰埠河、诸满河、古城河、神牛栏河、朱龙河、万全河、宋庄河、柳青河、许家寨河、后楼河、大柳汪河、永太河、龙王河、郝埠河、王家庄子河、东哨河、向阳河、土山头河、颜家埝河、宝店河、东姜庄河、柴胡山河等22条河流的上游末端段,治理长度约为103km;西部新城水系治理主要为境内朱汪河、高庄河、花园总干渠、花园北干渠、花园南干渠、北外环沟、吴屯沟、葛庄北干沟、引祊入涑河、堰东沟、京沪泄洪渠、沙沟子河、玉兰沟、大蔡河、小蔡河、洪沟子、南涑河、庙岭沟等18条河道,治理长度约88.4km

5.库河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刘庄水库朱龙河治理工程,提高下游河道防洪能力,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效益。

6.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开展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对现有病险水库、水闸实施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建立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对达到安全鉴定期限的水库、水闸按年度开展安全鉴定,对其中存在病险的及时组织实施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规划对临沂市柳青河橡胶坝、临沂市引祊入涑节制闸、兰山区柳青河大桥拦河闸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完善管理设施和工程监测设施,确保水库和水闸防洪、兴利等功能正常发挥。加强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和日常维修养护。继续推进实施安固庄水库、埠山庄水库、建设水库、临沂庄水库、解峪子水库、石沟水库、石屯水库、王家埝水库、西哨水库、竹园水库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7.完善非工程措施,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

建立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对到达安全鉴定期限的水库水闸按年度实施安全鉴定。细化完善防御洪水方案、超标洪水防御预案、水库调度运用方案(计划)、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完善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和防汛抢险技术支撑机制,做好突发水旱灾害事件预警防范。探索建立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机制,切实发挥水工程拦洪削峰、资源利用等作用。完善物资储备仓库,加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

8.建设水文监测工程

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新建、扩建、改建、除险加固治理的水库、河道、大型调水工程、蓄滞洪区、中型灌区和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等工程建设规划中根据需要建设水文监测工程。

专栏2  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建设工程

沂沭河提标工程实施沂沭河洪水东调南下(临沂段)提标工程。

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实施祊河左岸堤防加固工程。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继续推进实施兰山区涑河治理、兰山区柳青河治理等2项工程;逐步实施引祊入涑分洪道综合治理工程。

重要支流治理实施石桥河、西城新城水系、北部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末端水系等河道沟道治理工程。

库河综合治理实施刘庄水库-朱龙河治理工程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实施临沂市柳青河橡胶坝、临沂市引祊入涑节制闸、兰山区柳青河大桥拦河闸等3座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安固庄水库、埠山庄水库、建设水库、临沂庄水库、解峪子水库、石沟水库、石屯水库、王家埝水库、西哨水库、竹园水库等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三)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打造兰山区水生态保护修复网。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市政府批复的《临沂市中心城区水系连通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继续分期对中心城区水系进行提升,以水润城,整合密布的河流水网,实现主干水系与支流水系互通、河流水网与公园绿地串联的城水相融格局,织密河网绿廊;二是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为指导思想,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通过修复施庄水库灌渠,打通李官镇驻地周边水系连通,对周边河道沟渠进行生态补水,贯通灌渠向老龙潭沟、西南沟、峪子水库溢洪道下游等水系,形成兰山区东北部区域环状补水水系圈;三结是合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为核心,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不断提升监督管理和综合防治效能。

1.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密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合理制定生态流量保障重点河湖名录科学确定生态流量保障目标严格生态流量管理促进河湖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幸福河湖建设。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包括强化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加强江河流域及重大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加强生态流量日常监管,推进河湖重要控制断面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生物基本栖息地和基本自净能力,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加强工程调度,保障重要河道控制断面生态水量

2.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以我市成功入围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为契机,立足于沂蒙山区域一河,三区,八单元生态保护与修复格局,兰山区着重打造施庄水库下游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兰山区的河河相通、河渠相连、连片打造、河塘共治的水系治理思路,打造成兰山区东北部区域环状生态补水圈

3.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坚持河河相通、河库相连、连片打造、河塘同治的水系治理思路,建设群众满意的幸福河,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争创为全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供兰山模式20226月,水利部、财政部组织完成了第一批55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实施情况终期评估工作,兰山区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在此契机下,继续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适时开展二期工程,以“点到点、点带面”、治理全方位为目标,先治“大动脉”,再通“小血管”,确保“先整治、再连通、免污染”措施扎实有效推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兰山力量。

专栏3  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建设工程

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临沂市兰山区施庄水库下游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兰山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等水环境治理类工程项目;监控监管等配套工程。

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包括强化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目标确定。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兰山区试点县建设工作。

(四)打造数字化智慧水利网

近期重点打造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水行政执法管理等4项系统,完成配套监测设备改造及智慧模拟中台系统化全方位提升,配套建设县区综合管理平台。主要任务建设兰山区水利大数据中心、完成数据资源整合、提升水利综合会商功能。

远期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在重点防洪地区实现四预,在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跨区域重点河湖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N项业务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1.0版。

专栏4  数字化智慧水利重点建设工程

临沂市市级水利平台建设:建设区级水利大数据平台,配合建立全市水文监测站网、洪旱灾害预警系统以及河湖长制管理系统。

区级智慧水利系统建设:农村供水、饮水系统,地下水监控系统,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处置系统,河湖、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控系统。

(五)谋划水上旅游经济网

1.加快水文化建设,推进水上旅游工程,展望水航运工程。沿着重要河流走廊打造生态绿廊,形成区域环形生态、景观绿廊渗透、地域文化融合和城市有机生长的模式。深度挖掘水文化,以水为主题,打造城市景观结合的水文化景观区乡村农村水系景观,助推兰山区新型城镇化、商城国际化、农业现代化建设。①推进临沂“水韵琅琊”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结合中心城区四河八岸,依托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以乘船夜赏、沉浸体验等方式,实现“水韵琅琊”文化旅游新格局。远期借助涑河治理及西城发展,发展沿河景观带建设,规划推动“夜游涑河”“夜游屠苏岛”等项目。②规划以涑河及孝河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河道文化,对涑河文化进行现代演绎,将该区域打造成景致优美、富有活力的滨河地标,创造一流的生活休闲环境,焕活涑河;规划孝河沿河建设一座孝文化主题公园,着力打造孝河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事业,丰富具有临沂地方特色的传统水文化。③展望沂河水航运工作。

2.构建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扎实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城河省级示范河湖及一批市级示范河湖申报工作。

3.加快水利风情小镇、园、村建设。以我区丰富水资源为基础,以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水利风情小镇、风情园(村)挖掘保护为载体,全面发掘、整理地方水文化要素,进一步宣传和弘扬水文化,促进人水和谐,让水利设施为全区水生态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栏5  水上旅游及景观工程

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省、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水利风情小镇、园、村:创建水利风情小镇、园、村。

水上旅游航运工程推进水韵琅琊·夜游沂河等工程;谋划实施沂河复航工程。

四、推动兰山区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

根据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障水安全的需求,结合临沂现代水网建设,统筹规划区级水网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水网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兰山区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推进安全发展

1.提升水安全保障标准。根据国家、省制定的水网工程技术标准,健全与水安全保障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水网工程高标准建设,对已建工程进行适当改造,系统提高水网的整体安全性。针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防洪安全保障需求,复核流域区域防洪能力,分析洪涝灾害风险,优化防洪区划,对沿河城镇级别、人口规模等保护对象重要性提升或新增防洪任务的河段,合理提高防洪安全保障标准和防洪工程标准。以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为核心,有效应对特大干旱、水污染事件等供水风险,提升城乡供水安全标准和保障水平。

2.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以水资源、防洪、水生态等风险防控为重点,健全水网工程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工程安全风险识别,建立风险排查、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确保水网工程运行安全。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发挥水网运行整体效能,增强系统安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制定完善水网建设和运行管理风险应急预案,防范化解突发水安全事件,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二)推动绿色发展

1.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充分考虑流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充分考虑河流水系、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等影响,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上地下,统筹相关区域用水需求,合理确定可调出水量,为构建水网提供水源支撑。

2.建设生态水网工程。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水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优化水网工程布局和建设方案,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河道治理、堤防加固、引调水、调蓄水源等水网工程建设,要注重生态保护,采取生态友好型建设方案、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因地制宜对已建设水网工程实施生态化改造,建设绿色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强水网生态调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3.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数字化驱动水利治理方式变革,提升水在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的要素功能,释放水利对社会发展的融合、转型、提升作用,服务构筑现代化农业、制造业高地等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服务水生态水环境改善提升新常态。

4.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协同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要求,与能源产业布局融合,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承载条件,优化产业布局,保障重要能源基地合理用水需求,加强水网与风电、光电基地、抽水蓄能电站协同布局,促进新能源消纳,调节电网运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三)统筹融合发展

加强与国家骨干网和省市级网的互联互通。建设完善区级水网,发挥水网工程整体效益。雨洪资源利用、加强洪水资源化利用,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开展区域水系连通,推进再生水利用网络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灌排体系,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逐步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重特大干旱防御。

有序推进市水网协同融合。依托国家骨干网及省级水网的调控作用,优化市河湖水系布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提升城乡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水系连通,留足城市河湖生态空间和防洪排涝空间,推进再生水利用网络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支持城市供水管网向乡村延伸,加强农村供水工程与城市管网互联互通,完善灌排体系,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高农村水安全保障能力

(四)完善体制机制

1.创新水网建设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模式。在加大政府投资基础上,支持社会资本采取股权合作、PPP等方式参与水网建设运营。

2.完善水网调度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推行区级主客水区域同价制度,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探索实行工程管养分离,促进工程管理专业化、标准化、物业化

五、投资估算

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围绕落实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水安全保障重点工作安排,临沂市现代水网规划涉及兰山区项目共计41项,匡算总投资174.15亿元兰山区现代水网区级项目共计26个,匡算总投资36.78亿元。其中:水资源优化配置建设项目总投资4.10亿元,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10.70亿元,水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项目总投资8.96亿元,数字化智慧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2.02亿元,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水旅游及景观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

资金筹措:按照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纯公益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整合市、两级财政投入,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6.1  临沂市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项目投资匡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匡算总投资(亿元)

备注

近期

2025年)

远期

2035年)

小计

水资源优化配置

1

0.00 

4.10

4.10

 

(一)

重点调蓄工程

1

0.00

4.10

4.10

 

防洪减灾体系

19

4.31

6.39

10.70

 

(一)

中小河道治理(面积2003000km2

2

0.00

0.00

0.00

已放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投资

(二)

重要支流及末端水系防洪治理工程

5

3.85

5.99

9.84

 

(三)

库河综合治理

1

0.00

0.40

0.40

 

(四)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11

0.46

0.00

0.46

 

1

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1

0.22

0.00

0.22

 

2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10

0.24

0.00

0.24

 

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

3

8.96

0.00

8.96

 

(一)

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

1

0.50

0.00

0.50

 

(二)

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1

0.66

0.00

0.66

 

(三)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1

7.80

0.00

7.80

 

数字化智慧化现代水网

1

1.01

1.01

2.02

 

1

数字化智慧化现代水网

1

1.01

1.01

2.02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

1.00

0.00

1.00

 

1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

1.00

0.00

1.00

 

水上旅游经济网

1

3.00

7.00

10.00

 

1

水上旅游

1

3.00

7.00

10.00

 

合计

26

18.28

18.50

36.78

 

六、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属于水利发展规划,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水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优化水网工程布局和建设方案,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规划目标引领,切实做好水网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等规划的平衡衔接,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采取一定的对策和措施来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水利高质量发展,重点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严格依据规划科学布局实施水利项目。同时建设项目要做到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安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协调发展。规划实施后可进一步提升全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可以避免或减缓,规划总体而言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水网建设工作的领导,统筹推动全区水网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协调督导,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区水务局对水网建设工作负总责,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

(二)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行动计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落实区级水网规划与市级水网规划有机衔接,确保发展方向、目标指标、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统一、全面落实。规划中涉及的沂沭河直管范围内项目的方案论证须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强化要素保障。强化水利建设项目与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统筹和精准对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级资金支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全面推行市场化融资运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网建设,统筹解决资金问题。各级水网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预留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空间,保障现代水网建设顺利实施

(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深入研究水利改革发展重大事项,统筹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着力破解规划实施的关键性和深层次制约。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制定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细化任务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实行市级统筹、抓落实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合力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五)广泛凝聚治水合力。构建政府主导引领、社会协同推进、公众积极参与的治水兴水新格局。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水情教育,增强水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全民节水、爱水、亲水、护水观念。广泛凝聚共识,扩大社会参与,调动各方力量投身全现代水网建设实践。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合力。

(六)加强科技支撑。积极开展水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运用系统论、网络技术等理论方法,提高水网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建设施工、联合调度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水平。加快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利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提高重大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水平,为兰山区现代水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