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
2025-03-05 点击数: | ||||||||||||||||||||||||
|
||||||||||||||||||||||||
|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法履职,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谋划。 强化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方向,把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列为局党组会议上的重点讨论研究议题,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难点、堵点,制定2024年工作计划,把法治政府建设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确保法治政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局领导班子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立足之本,健全依法行政责任制,召开2次法治政府建设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围绕重点工作,强化政治责任抓落实。 (二)强化学法用法,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1、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一是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理论学习内容,班子成员轮流授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并开展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二是强化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组织参加宪法知识网上竞答、国家安全教育日答题活动及学法考试,提高依法行政以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活动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做廉洁自律表率。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进业务工作,在区直机关党建“四个一批”培育创建工作中, 我局“党旗红 乡村兴”党建品牌入选区直优秀机关党建品牌。 (三)推进“八五”普法,落实普法责任制 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普法工作计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一是充分发挥专题活动载体作用,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民法典进农村、宪法进农村、农民田间课堂、安全生产现场会等特色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1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多份、接待群众咨询320余人;二是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发布各类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加大普法释法力度;三是将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到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深入开展“以案普法”“送法上门”活动,推进合法合规经营指导,开出合规指导意见书12份,积极引导经营主体提高风险防控意识,不断扩大普法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持续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 (四)切实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定期开展文件集中清理和专项清理,确保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二是在开展行政决策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法律顾问的参谋顾问作用。特别是在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案件审核、行政合同管理、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办理等方面起到把关作用,避免了行政风险。三是落实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推进涉及民生、关注度高的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事项、双随机抽查、行政处罚结果等在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公示工作。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工作质效 1、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建立健全案卷“随结随评”制度,机关内部按月开展常态化案卷评查,抽选12份案卷参加省、市、区组织开展的案卷评查,发现文书制作、执法程序等方面典型问题四大类36个,对评查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总结共性、个性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通过评查不断提高案卷制作水平。二是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12345热线、信访投诉情况反馈及定期监督检查等方式,对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全面自查整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执法行为。三是大力推进涉企检查平台应用,严格落实涉企检查计划备案管理机制,通过涉企平台提报检查计划161次,联合检查率33.6%,扫码入企率100%,避免了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有效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四是借助线上学习资源、线下专家授课等方式进行集中培训、全员轮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 2、认真履行农业执法职责。聚焦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绿剑护农安”“执法护渔”专项行动,全面履行好法定职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受理12345热线工单700余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98起,罚没款120万余元,有力起到打击震慑作用。强化质量监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农产品区级检测1200批次,市级以上检测514批次,乡镇速检15573批次,胶体金检测5749批次;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500余家次,立案查处18起;积极开展畜牧监管执法,立案查处畜牧案件17起,下达责令改正26份,无害化处理畜产品693.5公斤;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渔业资源,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行动15次,查处非法捕捞行为14起,立案查处6起,移交公安2起,联合镇街清理三无渔船40艘,清理违规网具2000余米,查获电鱼工具1套,收缴禁用渔具地笼700余米;积极与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有力打击涉林违法行为。 3、夯实全区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紧紧围绕“八大行动”开展工作,常态化落实“四项整治”基本要求,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标准宣贯和动态清零活动,依托冬春百日攻坚行动、电气焊、有限空间专项治理行动、防汛督导检查和企业安全诊断等活动,开展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检查涉农企业87家次,排查隐患1415条,督促整改到位。开展农业领域警示教育4次,组织应急演练2次,模拟实战方式进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过程中既严格依法依规办理,也结合实际,对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改正的情形依法免于处罚,引导当事人及时纠错,主动消除、减轻危害后果,推广说理式执法;坚持把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与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入企执法检查频次明显下降。努力实现让监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理念还没能渗透到农业农村工作的全过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持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下步工作措施 1、持续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开展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工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中的作用。 2、加大普法力度。进一步做好“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工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继续做好宪法、民法典及涉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意识,为依法治农营造更好的社会舆论和法治环境。 3、持续推进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事项、强化执法保障等改革任务,完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持续抓好执法大练兵活动,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的交流学习和评查活动,提高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素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