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为村民普及端午知识,让大家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和习惯习俗,感受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浓郁节日氛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广泛,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志愿者们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泡好的糯米、红枣、粽叶在他们的巧手中翻转飞舞,变成一个个三角形、枕头形、长条形等各式各样的粽子,大家聚在一起亲切交流并分享包粽子技巧,浓浓的粽香味瞬间弥漫,浓浓的节日氛围也拉近了大家的心。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很多人爱在粽子里包红枣,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佩带香囊(香包),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为了清香、驱虫、避瘟,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通九窍,防瘟病。
志愿者们纷纷为孩子们戴上香囊,让孩子们在传统节日中感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那一个个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小香囊承载了志愿者们对孩子们的祝福之意。
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志愿者们亲手为孩子系上手工编织的彩绳,祝愿他们健康成长。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带上五彩绳,就是用红、黄、蓝、绿、紫五种彩线编成的线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
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糯米、蜜枣、粽叶等食材拿出来,手把手教孩子们包粽子。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一边包粽子,一边互相讲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认识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孩子的笑脸是世界上最具有治愈能力的“灵丹妙药”,看着孩子们手忙脚乱的包粽子,人群里时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活动现场也成了孩子们“炫技”的考场,互相点评着各自粽子的品相。
志愿者们围坐一起,捋粽叶、填糯米、封粽口、系棉线,一双双巧手翻飞,一个个粽子新鲜“出炉”。最后,志愿者们一起将包好的粽子送给困难家庭、残疾人士、孤寡老人。小小的粽子,承载着志愿者的关爱与祝福。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志愿者与老人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他们近期的生活及身体状况,并为他们测量血压,嘱咐他们好好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