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七中学简介 | ||||||||||||||||||||||||
2025-05-20 点击数: | ||||||||||||||||||||||||
|
||||||||||||||||||||||||
|
||||||||||||||||||||||||
学校名称:临沂第七中学 办学性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主管部门: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办学地点: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一路116号 联系方式:0539-7671796 办学规模:教学班47个,在校生2418人 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美丽的沂河西岸,占地面积44.57亩,建筑面积57370平方米,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引进中式园林设计理念,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园林景观式学校。校内桂花飘香,榉树成荫,草坪上鲜花点缀,树林间山石掩映;漫步校内,听闻书声朗朗,放眼望去,处处皆是景观。 办学特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怀、美的品行、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大美之人。 师资水平 临沂第七中学教师267人,其中,高级教师67人,硕士研究生92人。其中,美术专业教师30人,音乐教师19人,20余人获得市、区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3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 荣誉奖励: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学示范学校、全国体育美育基地学校、2003年临沂市委市政府挂牌山东省临沂羲之艺术中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橄榄球特色学校,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美术学科基地,山东省首批省级特色高中。 历史沿革:临沂第七中学,是兰山区驻地区直中学。临沂七中始建于1979年,在那个大潮涌动、生机蓬勃的年代,在那个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时节,你仿佛一艘昂首入海的船,满载梦想,扬帆起航。 从此,无论是春风浩荡、水清波平,还是秋雨潇潇、滩险浪急,你都一往无前地行驶在时代的激流中,劈波斩浪、笑傲风雨。前面,溅起飞扬的浪花;身后,留下闪光的印迹。 01初建创业时期(1979-1988) 临沂第七中学原名临沂县银雀山中学。1979年,为使学校合理布局,满足机关、工矿、农村广大群众上学的需要,经上级批准,临沂县教育局决定在三合屯南湖未修的临钢路以南新建临沂县银雀山中学,初定学校总规模三十个教学班,共需占地三十五亩。 1979年5至12月,学校两次分别征用三合屯大队土地9.9亩、9.9亩;80年代后,又先后两次分别征地4.9亩、15.3亩;四次共计征地40亩,赔偿三合屯农田费用205781.58元,学校占地规模最后确定。 从建校到1988年,九年间学校先后盖起瓦房219间,其中教室73间,办公室25间,师生宿舍98间,仪器室、图书室、伙房等23间。因资金短缺,职工宿舍不够用,还在最后一排瓦房前面盖起了一排简陋的防震棚,供青年教师居住。 首任校长郑礼华,1979年10月从部队转业来银雀山中学时,学校正在建设中,条件很差,经费严重不足,后来学校连伙房都不能正常运行了。郑校长向育红中学(现临沂二中)的陆廷銓校长求援,育红中学慷慨解囊,支援我校粮票、油票各一千斤。 1980年10月,育红中学的陆校长和郑校长调来到银雀山中学担任第二任校长,后来陆校长幽默地说:“哎,没想到我支援了自己。” 1984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高朋伟走马上任,担任临沂七中学第三任校长。 从1979年9月到1982年3月上旬,整个银雀山中学时期共调入教师67人(1979年15人,1980年41人,1981年10人,1982年1人),其 中女教师19人。 首批走进银雀山中学的学生是从苗庄联中(原址在今启阳路与新华二路交汇处西北角临沂二小院内)整体搬迁过来的,包括1978年招收的初二两个班(135人)和1979年招收的初二两个班(138人),苗庄联中从此取消。 1979年,学校正式招收高中班,四个班共有学生162人。 1982年4月,根据临沂县人民政府关于更改学校名称的通知,临沂县教育局下发7号文件,“临沂县银雀山中学”改名“山东省临沂第七中学”;1992年又更名为“山东省临沂市第七中学”;1994年随着临沂小市撤市划区,再一次改名“山东省临沂第七中学”,沿用至今。 建校初期,学校四周皆为农田,举目望去,原野空旷,荠麦青青,学校犹如孤岛坐落其中。学校南面无院墙,教室前面有一条东西土路,种地的村民、路过的行人不时往来其中,室内师生不胜其扰,却也徒唤奈何。学校大门朝东,一条小路与城里遥遥相通,证明学校尚归城市所属。 学校地势低注,四面无处排水,一到雨天,院内一片汪洋,积水达400毫米,而且数天不消;常常外而地面已干,校内还得多日雨靴蹚水,所以凡是来七中的师生每人都要准备一双雨靴,师生戏称七中为“西南海洋大学”。 1987年9月4日新生人学,适逢大雨,家长送新生入校,见房屋破漏,满院积水过膝,于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许多家长干脆投亲告友给孩子转学了。 在城里四所高中学校中,临沂七中是建校最晚的,加上地理位置不佳,办学条件差,致使我校生源及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刚办高中班时,从外县招收来部分学生;因为学校办学条件太差,不久,这些学生大都陆陆续续回到了本县,结果本来招满四个班的学生,最后只剩下两个班的人了,以后的高考升学率可想而知。 02艰难起飞时期(1988-2003) 1988年12月,第四任校长田福林上任。学校改东门为北大门,在学校东南角盖起四排平房,以改善教工的住宿条件。面对落后的基础条件和低劣的办学环境,借校改之机,1989年,经过学校申请,政府拨款投资74万元,七中建起了历史上第一座教学楼一一初中教学楼。1991年,又投资127万元建起高中教学楼;同年建起教工宿舍楼一座(2号)。 1992年,学校开始大规模校改。拆除东部的实验室和几排平房,先后建起五层实验楼一座,二层食堂一座,教职工宿舍楼一座(1号)。修整操场、跑道10600平方米,硬化路面及运动场地3838平方米,绿化校园1056平方米,建大小花园三个,景点六处。校改为国家节约资金二十多万元,学校被授予市、区级“规范化管理学校”称号。当年的校改碑文上这样记载:“师生勠力,投工两千有余,拆旧房,清瓦砾,修路面,整场地,设景点,植花木,奋战百日无息。而今,校内高楼耸立,地平如砥,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俨然,花坛、草坪、假山、凉亭构思精颖,冬青夹道,松柏葱茏,绿茵滴翠,百惠争荣。教于斯,学于斯,实乃共乐融融。” 在抓好校园建设、整顿校容校貌的同时,学校努力抓好校风校纪,坚持“一日五查”,优化育人环境;学校还积极了解教师思想状况,通过多种渠道关心职工生活,给教师送温暖。为增加职工福利,学校还专门从七里沟两次征地9亩办起了校办工厂。 1987年,根据学校生源差的实际情况,学校第一次在高一年级招收美术班,开创了驻城中学音美特色教育的先河。 03巩固发展时期(2003-2018) 04宏图再绘时期(2018至今) 2018年,是我校发展史上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第九任校长孟庆远上任,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继往开来,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七中的历史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秉承“超越自我”的校训,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师生成长与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学校实行教干密切联系群众,包班包学生措施,积极融洽干群关系,每月为教师过生日,师生和谐相处一家亲。学校文化建设更具内涵,校园基础设施换新颜,家校联系往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社会知名度大大提升。 这一年,学校投资200万元完成校园塑胶操场改造工程,聘请文化设计公司量身规划文化建设,开展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在教学楼门口、学校大门口安装电子屏,全力打造文化校园;对教学楼一楼进行地面改造,装修了教师办公室,高标准建成知园和行园两处教师课间休息室,在会议室安装高档次大屏幕;在办公楼分别建成美术教师国画创作室、油画创作室、校史馆,在一至四楼,分别建成沂蒙精神展览长廊和国画、油画、书法长廊;重新设计改造科教楼上的美术馆,建设高标准琴房、音乐室、舞蹈教室;投资14.4万元,为学生配备新式桌凳、安装免费电话、宿舍加装防盗门、购置棕榈床、设置学生沐浴室;安装师生直饮水设备,建教师午休室,师生电子阅览室、教师之家等,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办公和学生的学习条件。 2019年,是我校一三五计划的传承年,这一年,我校隆重举行了临沂七中建校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第二届新时代校长领导力与学校特色发展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新高考作文一轮复习研讨会等先后在我校举行,学校和法国查尔斯福果中学、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生源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我校美术学生在2019年省联考中过关率达到95%,400多美术学生能取得如此成绩,在山东省遥遥领先,而且当年考入九大美院和传统985、211高校的人数居全区之首。在2019年11月份公布的“中国县域百强高中”评选中,临沂市仅有两所学校上榜,临沂七中名列其中。 这一年,学校深人打造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建造集美厅,涂鸦墙宣传栏、为楼宇命名、共唱校歌、改造校园环境、建设师生健身中心和阅览大厅等,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文化层次。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进一步构建“淡定、从容、激情、诗意”的校园文化,营造出勤奋读书、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 2019年年终,在临沂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表彰会议上,我校囊括了“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卓越人才培养先进学校”、“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优秀人才培养先进学校”、“全市普通高校教学工作艺体生培养先进学校”“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进步学校”全部五项大奖,为学校建校40周年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 2020年,是我校一三五计划的攻坚年,这一年,我校确定了“一体双翼”“三足鼎立”的课程推进策略,文化课和专业课“双翼”齐飞,音乐、体育、美术特色“三足鼎立”。我们将优化师资,打破专业教师的年级界限,为30多位专业教师建立工作室;专业教学由艺体部全权负责,文化课教学由年级负责,探索双班主任管理制度;专业班课时安排坚持专业课和文化课齐头并进,各有侧重。高一高二以文化课为主,高三全力突破联考和校考。我们还要组建学校合唱团、民乐团、舞蹈社团等高水平艺术团体,尝试拓宽音乐专业教学思路,如增设影视表演、播音主持、空乘等艺术类专业,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校内校外并举,促进体教融合”重要讲话精神,与俱乐部合作购买服务,扎实做好橄榄球训练工作。学校将推进体育专业教师管理模式变革,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努力做好武术、田径、足球等特长生招生工作,进一步拓宽学生升学渠道多元化。学校要定时举办大型师生作品展并印制学生写生画册,优秀作品将被美术档案馆永久收藏,继续邀请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校给学生开讲座、授课、阅卷、评卷,选派部分文化和专业双优学生到相应高校的考前辅导班进行强化学习,冲击九大美院。学校还要在高一年级组建两个小语种班,90多人学习日语。可以想象,将来部分学生的外语水平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十美蓝图”的总体发展框架下,全体七中人将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成长与发展服务”的理念,持续构建“大美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学校“一三五”工作目标,把学校打造成为国际接轨、全国知名、省内领先、引领全市的家一样的优质特色学校。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