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三中班主任管理制度 | ||||||||||||||||||||||||
2022-12-30 点击数: | ||||||||||||||||||||||||
|
||||||||||||||||||||||||
|
||||||||||||||||||||||||
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 班主任是班级和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在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的领导下,肩负着全面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为进一步规范班主任工作管理,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特制定如下管理条例: 一、聘任班主任的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关心和热爱学生。 2.热爱学生管理工作,对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能服从学校的安排,严格按职责范围要求进行工作。 4.身心健康,品行端正,作风正派。 5.有比较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 二、班主任常规工作。 1.开学后一周内完成班级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写好班级工作总结。 2.协调好任课老师,做好班务分工工作,与任课老师一起构建良好班集体的设想。 3.做好班干部、班委干部等小干部的考察、选举、分工、指导、培养工作,提高他们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4.密切学校与家庭联系,互通情况。 5.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独立作业,学风、班风得到任课老师好评。 6.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建立谈话制度,处理好偶发事件。 7.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督促学生做好广播操、眼保操、体育锻炼,配合协助进行体锻达标训练。 8.抓好学生的饮水、灭虱,预防接种等卫生工作,教育学生保护视力,配合卫生教师在期初、期末做好视力、身高、体重等测试工作。督促学生做好值日卫生工作,保持教室清洁包干区整洁。爱护公物,离校前关好门窗、电灯,对教室内的设施负有保管责任。 9.组织好班团主题会。组织落实兴趣活动小组,参加率达100%。 10.关心各类竞赛活动,及时做好辅导、表册填写及选送工作。力争得到好成绩。 11.做好学生情况记载和思想品德的测评工作。及时向领导反映学生中的思想倾向,采取措施正面引导。 12.适时做好学籍资料管理和各种表册填写工作,如成绩册,班主任手册、健康卡、学生花名册、学籍卡、兴趣活动表、点名册。 13.组织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 14.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安全教育平台任务的工作 15.学期结束时,要组织安排好本班学生一个健康、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16.配合学校搞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班主任的考核和奖励。 (一)、考核内容 1.准时参加班主任会议,按时交齐班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评优材料等有关材料。按时规范填写和发放学生手册,及时完成学生品德评语及品德操行等第的评定等工作。 2.认真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如学校纪律、清洁卫生、广播操、眼保健操、黑板报等工作。积极配合各条线和部门的工作,主动按时完成各项突击性任务等工作。 3.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上好思想品德、班队活动和午会课,参加好升旗仪式等校会活动,收听好校会广播。 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指导学生的班、团工作,定期召开好班委。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学风。 5.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争取取得明显的转化效果。 6.班级课堂纪律良好,无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学习气氛浓厚,学习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7.有计划地开展对学生家庭的访问工作,组织好家长学校或家长会。 8.教育思想端正,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并注意积累经验,撰写有关班级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论文或总结。 9.班级无恶性事故,无违反学校十条警戒线学生。 (二)、考核方法 在每个月内对所有班主任的工作按考核内容进行统一的逐项量化考核,每月底汇总考核分数。 (三)、奖励办法 每学期期末,学校对班主任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学校统一汇总的各班主任每月的考核得分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学期考核的主要依据。
班主任培养管理制度 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来完成,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核心力量。班主任组织和实施班级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使学校班主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制定了班主任培训工作制度。 一、培训原则 根据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培训。以案例为载体开展班主任培训,培训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理论指导的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培训形式: (一)内部培训 1.每月召开两次班主任例会,传达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及互相交流经验,对班级工作中产生的个案进行案例培训,在学习共同体的背景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三年以内担任班主任一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配备有经验的中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德育师徒对子,以此培养青年教师管理班级的工作能力。 3.组织班主任开展主题教育公开课观摩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4.聘请一些校内外有一定资质的教育人士做讲座,学习一些班主任管理。 (二)外出培训 派出部分班主任参加校际教研活动或上级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培训 三、培训步骤与方法 1.理论学习(结合班主任工作要求,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并记录教育笔记) 2.实践研究(结合学校科研室的要求,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3.总结提炼(结合每学期德育处布置的相关德育工作要求,如完成班主任教育工作、学期班主任工作小结、主题教育班会课等) 四、评价方式 1.上述培训完成度与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相结合 2.与班主任学期考核相结合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