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沟镇中心小学考试制度 | ||||||||||||||||||||||||
2023-11-20 点击数: | ||||||||||||||||||||||||
|
||||||||||||||||||||||||
|
||||||||||||||||||||||||
为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结合《临沂市小学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案》意见,特制定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既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有力地促进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监控体系 (一)目标体系 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等。 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等。 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 (二)组织体系 由教务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三、监控内容 (一)教学过程 1.备课 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具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等环节,学校重视备课资料袋的检查,特别是课后反思,要使备课及思考成为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过程。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起点要低,要求要高,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活泼的学习状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校成立课堂教学调研小组,进行随机听课,听后进行备课笔记检查和即时反馈,反馈要更多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帮助教师更快提高教学水平。 3.课后作业 建立教务处、教研组长、家长委员会校内外三级监控制度。 教务处:严格控制各种复习资料的征订和使用,不得擅自向校外订购和向学生推荐购买有关各类作业资料。每月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教研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定期组织一次作业研讨,针对各班的作业形式展开讨论,确定最佳作业形式。 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作业负担情况,确保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家长发现问题可随时进行反馈,学校及时处理,达到家庭监测。 (二)课程实施效果 1.书面检测(笔试) 学习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业水平检测,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优秀(A)、良好(B)、合格(C)、待提高(D)进行分类。 学校进行动态指数纵向和横向的监控,教务处、各教研组对本学科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2.操作检测(非笔试) 主要检测学生行为技能形成程度和实践能力(本方案待形成,目前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四、监控措施 学校建立教务处、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网络,实施分层目标管理。 (一)一级监控——教务处 教务处侧重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监控。进行质量分析,质量反馈。及时调整师生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1.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二)二级监控——教研组 教研组长是中枢及骨干力量,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各学科教研组要积极组织制定本备课组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教研组长监控执行。 1.根据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组织进行教研活动,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2.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计划、时间、内容、总结四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记录及时、有效果。 (三)三级监控——教师 教师是具体执行、操作者,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教师以自我监控和随堂监控为主,随教学过程进行而进行。 1.加强质量意识,制定具体教学计划。遵循教学规程,对教学各环节中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每位教师对本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出基本练习题,对后进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3.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类培训。 4.上课后要有随笔,及时记录课后反思和想法。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