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教师考评办法
2022-09-13    点击数:  
 索引号  lsqlydssszx/2022-0000035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  发布日期  2022-09-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教师考评办法
索引号: lsqlydssszx/2022-0000035
发布机构: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
公开目录: 规章制度
发布日期: 2022-09-13

学校实施教学质量立校和艺术教育强校战略,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刻苦学习品质。要用心培养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余时

间自主学习。为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意识,根据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一、德能100分

1、教职工代表测评60%,领导测评40%;

2、吸烟、中午喝酒、会议及课堂上手机响扣1分/次,说话不文明、闹不团结扣1—5分/次,违反师德警戒线等上级规定的扣1—10分/次;

3、以德能综合测评(70%)和具体表现(30%)的综合成绩×出勤率计分。

出勤率=一个学期个人实际工作的天数/一个学期法定上班的天数×100%

具体表现得分办法参见《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办法》。

二、出勤100分 赋分办法参见《临沂六中考勤制度与考勤实施细则》

三、工作量300分

1、集体备课(10分)

每次按时参加的计0.5分,迟到、早退等扣0.3分,不参加的不计分。

2、个人备课(80分)

规定课时内个人备课计1分/节,以实际备课个数计分,超出规定课时的备课不计分;每带一个班加2分。两项合计,最高计80分。

3、上课

正课、自习、晨读、课活等按时保质保量上课的计1分/节,理化生实验课计2分/节;不请假耽误课,不按要求参加自习、晨读、课活辅导,按旷课处理。

4、作业批改(50分)

(1)每学期每班书面作业不少于下列数量:数学40次(一页纸上最多两次作业),语文大小作文各8篇、读书笔记10次(每次至少一页500字),英语书面表达10次(每次一页)、作业30次(每次一页),物理化学各20次以上。按以上数量完成书面作业、全批全改(教师至少亲自批改一半),根据检查成绩,每学期每班语数英最高计15分、理化最高计7分。

(2)同步学习、配套练习、单元检测等资料要指导学生按时、独立完成,教师要认真收查、及时批改、讲评反馈,学校根据教师批改质量、学生完成和纠错质量检查赋分:期中检查计5—10分,期末检查计5—10分。

5、社团辅导、带队、课间操

社团、兴趣班、带队等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安排,组建不少于15-20人的兴趣班,规划活动发展计划、设计活动方案、记好活动记录及图片等过程材料,根据学校、年级督查,1分/节。课间操根据检查记录和工作质量折算课时计入工作量。

6、教干职员兼课、年级主任、班主任、组长

(1)教干职员兼课按教师系列考评的,教干、职员加相应的兼职工作量。每周教干兼课4节、职员兼课6节以上,课时工作量不低于同学科标准课时工作量(周授课时数12-16节为标准工作量)。

(2)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付出多,贡献大。原则上每个工作日赋1分,数量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按相应比率折算;中途按班的,班级安全稳定,班级发展进步明显,赋分不低于年级班主任赋分的平均分。

(3)年级主任是年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年级工作成绩赋分:一等40分,二等30分,三等20分。

(4)组长是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工作业绩赋分:一等30分,二等20分,三等10分。

(5)音乐美术器材管理、多媒体会议室管理等,根据学校督导检查、民主评议赋分:一等10分,二等8分,三等5分。

(6)体育器械室、机房管理,根据管理情况,经民主评议赋分:一等30分,二等20分,三等10分。

7、监考阅卷等工作

(1)根据监考阅卷的实际时间,每小时计1分,迟到早退扣0.5分/次。

(2)因工作需要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加班,提倡以校为家、无私奉献,经研究适当计分。

四、过程管理200分

1、计划与总结10分

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1)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教学进度等。(2)期末总结:学期末各位教师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写出总结。检评以上计划或总结于当月进行考核,不交者记0分,根据质量每项1-5分。

2、备课50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是教师的渎职行为。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组织者和第一责任人,要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主备人。个人主备的课时要下足工夫,体现最高水平,重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科思想与方法、备学生、备课堂教学活动程序;设计的问题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具有启发性、探究性,思维含量高;精心设置训练题与作业题,分层布置、分类要求、整体推进;注重学法指导,关注个体需要,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点培养兴趣与良好习惯,老师做应该做的事、不包办学生应该做的事,努力提高为学服务的质量;课后及时记录成功体验、感悟和教学中的反思,对学生进行个别帮扶、跟踪检查督促。

实行先周备课,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等都要有规范实用的备课,鼓励各学科探索科学、规范、实效性更强的备课。备课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根据课型和教学内容,可以是学案、教案,也可以是书头备课、卡片式备课等,要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具体的学习活动,均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判断标准。如果使用学案,教师应提前把学案认真做一遍,结合班情适当修改、补充,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方案,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备课由备课组长把关,包组教干、教研组长督查,教导处、研教会和年级组定期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及渎职行为,坚持周教学通报制度。

课时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八项:①课题;②课型;③学习目标;④教学重点、难点;⑤教具;⑥教学过程;⑦作业布置及预习要求;⑧教学札记等。课时教案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个人修改意见,能体现二次备课。

备课质量要求要做到①书写认真、项目齐全、教学环节完整;②有教师主导性活动和学生主体性活动设计③探究思考题、能力训练题、拓展练习题、达标检测题、新课预习题;④集体备课修改内容、教学札记。缺项扣1-2分。不按时交备课本记“0”分。(请假的假满后的第一天要补交,否则记“0”分。)

3、课堂教学30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前充分备课,课上精心组织,课后耐心辅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应该是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学是否受学生欢迎、同行认可、领导和家长的信任,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坚持教干推门听课、组织学科公开课、安排督导课,通过听课发现好的典型及时表扬、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学情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学生代表、教职工代表、教干评教各占10分。

4、作业质量20分

作业是学习情况的晴雨表,是教师了解学情最快捷的渠道,是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举措,布置批阅适量作业是教师法定的职责和义务。作业要练思维、练速度、练规范、练准确,教师要精心选择、分层布置、规范要求、及时反馈。作业包括语数英理化的书面作业和各科的同步、配套、单元检测等,有书面作业和同步等材料的学科按每次质量检查汇总综合评价,无书面作业的学科按同步等材料的质量检查汇总评价,最高计20分。

(1)作业设计要求:布置作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作业设计、题目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并分层要求;其中: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堂课后可留适量课外书面作业,但每节课后的作业量不得超过30分钟,其他学科一律不准布置课外书面作业。各学科均可布置课内书面作业,但必须在课内完成。

(2)批改要有记录、有讲评、有等级评价、批改日期和补教补学措施。

研教会、教务处和年级组从作业布置数量、质量和记录等方面进行检评期中期末各一次,量化记分。每次抽查任课教师所任班级的所有作业,作业本数要与班级人数一致,作业次数与规定次数要一致,批改次数与规定批改次数要一致,有批改符号和质量评价等级批改记录与批改内容、次数要一致,每缺一项扣1分。

5、单元检测30分

备课组制定单元检测计划,一个学期每班语数英8次、理化6次、政史生地4次,期中考试前完成一半。单元检测可以用区发单元检测题,也可以由备课组老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主命题。单元检测要落实及时检测、及时全批全改、及时讲评和纠错、及时补教补学补测。单元检测实行分数评价,考试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教情、学情,发现和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做到“错题重做,空题补做”,还要进行“规范答题,补偿训练”,通过考试的讲评,达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题归一,实现“温故”而“知新”。

每本数量不足90%扣2分;次数不足每次扣3分,学生无纠错扣1分。

因学科特点,考查学科作业质量和单元检测使用过程性评价赋分50分。要求:授课节数,实行上下课双点名,学期末向教务处提供点名册,统计学生出勤率10分;期末按照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艺术教育标准等对学生课程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校外学习、艺术特长等做出过程性评价,并按时向教务处、班主任提供等级评价成绩30分;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无在任课教师监控之外游离学生10分,否则每人次扣1分。

6、教育博客20分

每位教师以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故事等总结,每学期5篇以上,每篇4分,每篇600-800字等上传博客,检查教师博客或笔记等。

7、听评课20分

听评课是同伴互助的有效渠道,每位教师都应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学期不少于20节,30岁以下教师不少于30节,新上岗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听课记录有印象随记,课后评价,评价要有优点及建议,并积极参加评课。计分办法:教务处及年级组每月通过检查听课记录来考评听课情况,少听一次扣2分。课堂检查及听课记录分别计10分,每少1节扣0.5分。坚决反对补听课记录的现象,自觉接受检查与监督,弄虚作假的此项不得分。

8、公开课10分

每人每学期至少举行一节公开课,认真研究,精心准备,体现新理念,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上出自己最高水平。同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按学校要求认真开课的计5分,教研组认真组织听课评课的计5分。

9、教科研10分

教科研立项、档案及过程5分:有立项的课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有完整的教科研档案,有规范的过程材料,确实进行课题研究的,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及以上分别计2分、3分、4分、5分。

教科研成果5分:教科室(所)评选认定的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省级及以上5分、4分,市级4分、3分,区级3分、2分,校级2分、1分。

五、工作质量400分

(一)以分数为呈现形式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1、期中抽测100分

考评特优目标和学优目标:实现目标赋50分,特优每多(少)1人加(减)3分、学优每多(少)1人加(减)2分。

2、期末考试300分

(1)学科集体创优100分

实行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团队创优,强化备课组的团结合作,以对比学校为参照,考评备课组的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千人进线率、三千人进线率,居首位赋20分,每下降一名少赋5分,以五个指标赋分之和计分。

(2)班级集体创优50分

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团队创优,强化任课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考评学科有效特优、有效学优。赋分公式:25+30×(有效进线率-0.75)。

(3)个人成绩150分

在抓好团队创优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冒尖,突出个人教学风格,重点考评特优、学优、达成,实现目标赋50分,特优每多(少)1人加(减)3分,学优、达成每多(少)1人加(减)2分。

(二)中考以等级为呈现形式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1、学科集体创优150分

实行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团队创优,强化备课组的团结合作,重点考查备课组A率、B及以上率、C及以上率,居对比学校第一名赋50分,每下降一名少赋10分,以三个指标赋分之和计分。

2、班级团队创优50分

实行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团队创优,强化任课教师间的团结协作,班级实现目标根据贡献大小赋10-50分,班级没完成目标的不赋分。

3、个人成绩200分

在搞好团队创优的前提下,鼓励个人冒尖,突出个人教学风格,重点考查个人A率、B及以上率、C及以上率、D以上率:居对比校首位赋50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少赋1分,以四个指标赋分之和计分。

(三)艺术学科、体育、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艺术学科(音美)、体信、信息、校本课程教学质量赋分办法适用于平时的学期评价,有中考成绩的、按照中考成绩或以等级为呈现形式的教学质量赋分评价办法执行。

1、学科创优100分

积极组织参加学校、区教体局艺术节,体育节竞赛比赛,教研组主要负责、策划方案并认真实施,参加50分;代表学校获得表彰,区一等奖50分,二等40分,校30分,最高50分。

学科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校比赛活动、调研等,学生个人获省、市、区一等50分,二等25分,校15分,最高50分。

2、专项测试150分

(1)笔试50分,学生参加学期课程学习、基础知识的笔试成绩赋分。

(2)学校抽测100分

学期结束前第三周,组织联校或三校区教干、教师组成评委,组织技能抽考,根据抽考成绩赋分。

3、评议质量100分:由所带班级学生就上课情况、课堂管理、责任态度进行测评。学生测评30分,班主任测评30分,述职测评40分。

4、特长培养50分

兴趣班,选修课: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安排,组建不少于20人的兴趣班,每活动一次赋3分。

成果证件:学生比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赋10分、8分、5分,市级一二等奖分别赋5分、3分,区级一二等奖分别赋3分、2分。最高赋50分。

六、几点说明

1、鼓励教师多带课、带好课,周授课时数12节及以上的,教学质量赋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中途接班的教师,班级教学质量在原来基础上有提高,第一个学期赋分不低于备课组平均分,没有提高的按实得分计。

2、按照鲁政办发[1999]46号文件规定,教师周标准授课节数为:初中学校12-16节。周授课时数语数英理化不足12节、其他学科不足14节的,教学质量赋分按(100%-n%)折算(n为不足的周课时数),周授课时数不足12节的最高赋分不超过430分。年满48周岁及以上的教师,周授课时数8节视为满工作量,教学成绩不折算,成绩赋分不封顶。跨年级任课的教师,每周加一节工作量,教学质量取两个年级赋分的平均数,不再折算。

3、校级教学奖分类设立,学期末评选,根据质量赋分由高到低确定,一等奖、二等奖各占1/3,在职称评聘中赋0.5分和0.35分;剩余1/3,学期出勤率达95%以上,工作量前2/3,教学质量前70%,发激励奖,职聘0.2分。中考备课组成绩特别突出(集体创优赋分为150分),每个成员均获校级教学奖。

4、特殊岗位专任教师或特色社团辅导教师,依据上级文件精神,教学效果显著,经本人申请,教代会评议通过,自通过之日起,可认定班主任情形。

(1)教学常规符合要求,周工作量达到12-14节;所承担课题或项目获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以上;在区域内有较大正面影响,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2)根据学科或项目特点,学校教务部门制定具体考核方案,考核成绩合格以上。(3)学生、家长、相关人员测评教学效果满意度、认可度80%以上。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