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 ||||||||||||||||||||||||
2024-05-21 点击数: | ||||||||||||||||||||||||
|
||||||||||||||||||||||||
|
||||||||||||||||||||||||
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群体,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目标任务 1.教师高质量发展。帮助教师坚定规范行为准则,掌握教学常规,提升育人能力,培育一批有教育情怀、有责任担当、有专业素养和较强执教能力的教师,服务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2.学生高质量发展。增强教师服务教育的责任意识,聚焦核心素养,全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3.学校高质量发展。通过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三、重要策略 (一)校本研修重要举措 1.读书学习打基础。精心组织教师全员读书和分享,提升教育理念和学科素养;认真组织业务学习,力争每次业务学习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成效。 2.坚守课堂主阵地。坚守好课堂这个主阵地,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优化建设,促进合作与分享;通过教研员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兴趣课堂展示课的观摩、研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承办各级教研活动,促课改,促成效。 3.丰富教研搭平台。校本研修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精心组织专题式教研,活动式教研,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教师对话、教师论坛为基本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以“问题----研讨---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加强教师与专家的对话。一方面聘请校外教学研究专业人员为本校进行专业指导,直接解决教师们思想和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从专业刊物或教育网上学习。引进先进教育思想,借此方式将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新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外出听课、培训的老师通过汇报课、汇报讲座、学习随感等方式与在其他老师分享。 4.课题研究助成长。学校依托校内微课题研究,鼓励教师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以研究的态度推进各项工作,把阅读、思考、实践、写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用研究助力教师实现全方位成长。 (二)校本研修的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倡导科学精神,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2.加强自我研修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修水平,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在研修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校区、各研修组必须做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三)校本研修促进措施 1.建立成长档案。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将教师成长的每个足迹都记录在案,确保每位教师每年校本培训完成规定的学分。 2.开展成长会诊。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师,学校积极组织教学技能评比活动,如:案例评比、论文评选、课堂竞赛等,采用“专家会诊”的形式来推动教师的工作与学习。 3.实行成长增值。学校将每一位教师培训的出勤、作业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评估,实行积分管理,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教师的积分,大到调研的成绩,小到教研活动参加次数,都为个人的成长增值,实现“日有所积,月有所累,年有所成”,形成半程小学幸福教师的成长公式,即:以共同成长为原点,以读写行走为半径,以多元教研为轨迹,打造出我们的精优团队,画出教育的圆满。 (四)校本研修的保障措施 1.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奖惩政策,激励教师与研修的积极性。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时间和档案管理人员。 3.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4.校本研修经费每学期落实,以保证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创新规划 教师成长是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着力点,学校努力通过制度建立、活动创新,让培训模式更有活力。 1.构建“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教师成长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采用“培训、考核、 竞赛三位一体”的形式,通过“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考促用、 以用促建”扎实开展教师能力素质培训、考核和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2.形成“1+7”教师管理模式 依托集团化办学,在集团总部的引领下,压实7个校区培训的主体责任,采用“全员培训+分散管理”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形成“1+7”教师培养体管理模式。 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教学观摩制度 教师相互观摩是加强学校教研的重要活动,也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扎实开展观摩活动,深化教研活动的开展,特定如下制度: 1.学校领导要认真组织全校教师深入课堂观摩学习。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教学观摩活动。 2.1一6年级教研组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组织开展先行课活动. 3.参加观摩的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坐好,在观摩途中不得进出走动,更不能当场交头接耳评论,要保持肃静,不得影响执教师的授课。 4.每位参加观摩教师要做好观摩记录,重点记下精彩片段以及存在问题,并附上具体的评价意见。 5.观摩结束后,由教研组长组织观摩教师与授课教师就课堂教学问题交换意见,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外出观摩学习的老师,回校后要上一节学习汇报课,供老师们观摩。 全校教师要通过观摩活动互相交流评课,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的新思路,讲求课堂教学的艺术与特色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中心小学骨干教师管理培养制度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教研的主力军、带头人,培养、使用、管理好学校各级各科骨干教师是科研兴校的需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让骨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辐射功能,全面提高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管理,特作如下规定: 1.建立健全骨干教师档案,对骨干教师实施教学科研跟踪培养和管 理。 2.学校将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班或座谈会,解决骨干教师在 业务学习进修方面的困难,通报全国教改的最新信息,研究自己的教学状况。 3.学校将上牵下联,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听课,写出学习体会或汇报材料。定期给开观摩课、研究课,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素质,为骨干教师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机遇。 4.学校为骨干教师订阅一些教学教研、报刊,为骨干教师的学习成长创造条件。 5.组织骨干教师为全体教师开课,扩大骨干教师的影响和辐射功能。 6.要求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勇于承担实验课题和教学研究, 积极完成市、区教研室交给的教学教研任务。 7.骨干教师要写好自己的教学教研总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现代教学思想的需要。 8.实行骨干教师包干教师制度。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