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 ||||||||||||||||||||||||
2025-05-26 点击数: | ||||||||||||||||||||||||
|
||||||||||||||||||||||||
|
||||||||||||||||||||||||
一、教学计划管理 1. 学期教学计划制定:学期开始前,各教研组、年级组以及学科教师需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计划涵盖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安排、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措施、教学资源利用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内容。教学计划需在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并提交至教导处审核备案。 2. 计划执行与调整: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教学任务有序推进。若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需提前向教导处提出申请,说明调整原因和调整内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 二、备课管理 1. 备课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资源(教具、学具、多媒体素材等)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和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明确知识体系和重难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便因材施教;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 2. 教案撰写:教案应包含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教学过程要详细具体,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案书写要规范、工整,条理清晰 。 3. 集体备课:各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 。中心发言人提前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教学设想和建议;其他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发表意见和看法,共同完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要做好记录,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修改,形成自己的教案 。 4. 教案检查:教导处定期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检查内容包括教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及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等 。对优秀教案进行表彰和展示,对存在问题的教案及时反馈给教师,要求限期整改。同时,不定期进行教案抽查,了解教师备课的真实情况 。 三、上课管理 1. 教学规范: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停课。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课,需提前办理调课手续 。上课铃响前,教师应到达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接打电话、玩手机、聊天等;下课铃响后,应按时下课,不得拖堂 。教师要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教态亲切自然,举止端庄大方;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工整 。 2. 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 3. 课堂管理: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如迟到、早退、旷课、交头接耳、玩手机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4. 教学评价: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语言要客观、公正、鼓励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 四、作业管理 1.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探究作业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 2. 作业批改: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 。批改作业要规范、认真,使用统一的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 。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全面评价,不仅要关注作业的对错,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解题思路、学习态度等 。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中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作文批改要有眉批、总批,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 3. 作业检查:教导处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检查内容包括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作业批改的规范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班级和教师及时进行反馈,要求整改 。同时,不定期进行作业抽查,了解学生作业的真实情况 。 五、辅导管理 1. 辅导原则:辅导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 辅导内容:辅导内容包括学业辅导和心理辅导 。学业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知识难点的讲解、作业的辅导、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心理辅导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克服学习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 3. 辅导方式:辅导方式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集体辅导主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个别辅导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学习优秀学生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习课等时间,为学生提供辅导服务 。 六、教学评价管理 1. 评价原则:教学评价要遵循发展性、多元化、过程性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 2. 学生评价: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 。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呈现,避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 。 3. 教师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态度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方面的表现;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来体现;教学研究包括参与教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情况 。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 七、教学研究管理 1. 教研活动:学校建立健全教研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 。教研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交流教学经验、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等 。每次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 2.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开展教学研究 。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研究支持和指导,帮助教师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要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成果 。 3. 教师培训:学校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包括新课程培训、学科专业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等 。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活动,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