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方城镇新桥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 ||||||||||||||||||||||||
2023-05-10 点击数: | ||||||||||||||||||||||||
|
||||||||||||||||||||||||
|
||||||||||||||||||||||||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强质量、抓改革、创品牌、守底线、惠民生”为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新明德课堂”行动、“桥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和“新明德评价”引领、研修保障四个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教学教研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创佳绩。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精致管理,不断完善教学教研工作机制 1.进一步畅通教研渠道,理顺教研层级。继续强化教研队伍建设及学校教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各校、各教研组教学教研水平。加强教务处对各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及教师的专业引领,帮助学校提高课程改革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联研与互助互学,促进学校之间的特色交流。 2.强化教学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引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行教学精致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保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研等环节的落实。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引领他们潜心钻研教学。强化备课实效性研究,重视教师解读教材、运用教法、指导学法的实际教学能力。加强校本研究,关注集体研讨的效度,提倡多样化备课形式,推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强化课堂督查,建立课堂常规检查和巡课、听课、评课制度,做到“推门听课”常态化。加大作业质量监控力度,重视作业内容设置,强化布批与落实,力求做到有练必选、有做必批,有错必纠。重视作业书写和布局指导,加强书法教学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和难度,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6月组织全镇小学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览。 3.促进各类学校均衡发展。继续完善区域教研共同体,通过分片联研、集团化办学等活动,实现校际沟通和资源共享。加强对村级小学的管理,落实教干蹲点和结对帮扶制度。积极扶持薄弱学校发展,加大教学指导和项目支持的力度。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关注老教师理念更新,推动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二)高位引领,强力推进“新明德课堂”行动研究 4.继续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将课改重点放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重建上,最终实现“新课堂”催生“新教育”,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延伸,教学策略向教育策略升华。本年度主题式、问题式教研的主题内容,以“表达”和“质疑”能力培养为重点,将“核心素养”落细、落小、落实。利用网络资源,开好网络教研。 5.深入推进“新明德课堂”创建向纵深发展。各校要围绕“新明德课堂”创建,落实“新课堂”倡导的教学基本流程,使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彰显学校教学特色。5月和11月将组织新桥小学“新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6.以优化“新课堂”为突破口,大力提升教育质量。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抓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抓以“学课标、钻教材、研方法、习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三抓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四抓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研究;五抓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六抓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七抓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八抓教师师徒结对帮扶的有效实施。 7.以“新课堂”创建为突破口,进一步促进经验交流和推广。继续选派教干教师到省内外及周边地区进行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发现、培植富有创新精神和推广价值的“新课堂”教学典型。 8.进一步促进“新明德课堂”经验交流和推广。发现、培植富有创新精神和推广价值的“新课堂”教学典型,发挥课改典型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借助网络、媒体及其他宣传渠道,集中总结提炼我校课改经验和做法。 (三)积极探索,科学推动“桥文化”课程建设 9.充分认识“桥文化”课程体系的定位。“新课程”建设是“新课堂”行动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学校育人的核心环节。“新课程”建设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把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置于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兴趣调动、情感体验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新课程”建设要积极进行课程育人的方向性把握、整体性构建和校本化实践。 10.积极构建“桥文化”课程体系。各学校要在进一步明晰办学方向的基础上,主动探究“新课程”模式,努力完善“桥文化”课程体系,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社团活动课程化、隐性课程系统化”的良好局面。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认真执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进一步加强音、体、美、信、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教学。 11.努力推进“桥文化”课程实施。各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梳理、筛选、整合、提升,进一步打造独特优质、相对稳定、多元生态的特色课程。要在“新课程”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时间地点上科学规划,灵活安排,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要建立健全“新课程”相关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支撑系统,确保“新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与有效落实,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三级课程”网络结构。 (四)科学论证,完善系统的“新明德评价”体系 12.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继续完善和探索适合校情、师情和学情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继续完善“新评价”六条线:一是基于非智力因素指数的评价,二是基于课堂改革的评价,三是基于课程建设的评价,四是基于质量调研的评价,五是基于学科素养的评价,六是基于师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坚持评价的周期性和系统性,实现持续动态增值性评价。 13.加强质量监测的全面性、科学性。建立质量监测制度,保障对教学的有效管理和质量的及时监控,认真做好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发挥其诊断和矫正功能。依据《兰山区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指标》,用“绿色数据”来实施“绿色质量评价”。坚持语、数、英、科学、道法等学科的质量调研,继续加大音、体、美、信息技术在质量调研中的比重,更好地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14.保持教学质量高位优势。加大教学成绩在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能手新秀等各级各类名师评选活动中的权重。强化教学质量的学校主体责任,实行教学质量问责制,对每学年教学质量徘徊不前,达不到要求甚至下滑幅度较大、教学问题严重的学校,实行约谈问责。本学年将继续坚持月考和微调研等方式。 15.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依据《兰山区小学“新课堂”观测量表》,从学生、教师、课堂三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中要基于学情,注重因材施教,将学生表现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将课堂实效作为重要评价依据。今后区教研室组织课堂教学评估时,将采取随机抽取班级、学习小组的方式,现场考查学生独立自学、合作互学、当堂展学的各项能力,进行实时观测赋分,保证评价的科学有效。 16.重视学科素养的评价。语文评价侧重于识字写字、朗读说话、阅读写作、诗文诵读等;数学侧重过程性说理分析、操作应用、理解本质等;英语侧重听说、单词认读、情景对话、情景剧、儿歌演唱等;道德与法治侧重素质展示和实践操作;体育侧重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音乐侧重学生现场演唱、演奏、展示素质等;美术侧重学生基本技能和作品展示;信息技术侧重学生的基础技能和电子作品设计;科学侧重实验操作、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等。 (五)分层推进,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17.关注不同层级教师成长,扎实开展全员培训,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提升。着力加强临时聘任教师常规培训,重点关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结合学校教育实际,继续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研修培训模式。积极参加全区各学科教材培训。11月开展说课答辩活动。 18.加强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继续加强各级能手和新秀的培训与考核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名师讲坛、活动推进会等推动“名师工作室”建设,引领更多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型。 (六)精心培育,突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19.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落实的方式方法,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20.实施大阅读教学,创新阅读策略,积极推进语文、英语等学科“主题学习”实验项目研究,形成“大阅读”格局。大力实施蓓蕾读书工程和经典阅读推广工程,继续推进语文课内阅读拓展训练的研究,深入开展读书节活动。通过组织阅读与写作大赛、演讲与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和能力。 21.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完善科学防控体系,确保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逐年降低。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发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提升学生审美与人素养。 22.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等现代技术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积极用好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评选活动,开发名师微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充实优质课堂资源。建设使用好人工智能教学教研平台,开展专项培训培育活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三、具体工作安排 新桥小学教务处 2023年2月 说明:具体活动安排将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区教体局整体工作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