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涑河实验学校教学计划 | ||||||||||||||||||||||||||
2025-04-30 点击数: | ||||||||||||||||||||||||||
|
||||||||||||||||||||||||||
|
||||||||||||||||||||||||||
一、工作思路 2025年,临沂涑河实验学校锚定区教体局"持续突破年"战略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教学教研工作总体思路,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创新构建"三维四驱"教育教学发展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向深层次突破。通过实施系统性教学架构重构、精准化质量提升策略和创新型育人实践路径,重点打造"学生素养全面出彩、教师队伍专业卓越、课程体系特色多元、课堂教学质效双增"的高质量育人新样态,推动学校教育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提升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课程体系建构,赋能育人模式创新。 1.立足全局,科学规划学校课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特色,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把握课程实施方向。 2.多元开发,构建丰富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学科校本课程、跨领域跨学科课程、特色艺体课程和科技创新课程,构建课后服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精心打造品类丰富的“课程超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依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心仪的课程,实现个性化成长。 3.精细编制,夯实课程实施基础。每学期伊始,组织各学科教师全面启动学科学期课程纲要的编制工作。课程纲要要求明确学科课程在本学期的具体目标,系统梳理教学内容框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与优化整合;科学规划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各教学单元的教学时间;详细阐述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项目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明确评价方式,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也将组建专业的审核团队,对各学科课程纲要进行严格审核,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二)夯实教学常规管理,构建质量保障闭环。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1)加强课程实施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省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上课接打手机等现象。 (2)加强课堂巡查力度。学校成立由教研员及教研组长组成的教学常规检评团队对教师早读、午写的到位到岗及组织学习的情况、课前2分钟教师到位情况及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时巡查并公示。 (3)严格请假调课手续,如需请假调课需提前到学生发展中心领取调课单填写,由教务主任签字后拍照上传钉钉方可进行请假。坚决杜绝不假外出、私自调课、旷课等现象。 2.坚持常规月查制度。 严抓教学监控管理的落实,坚持每月由教研员与教研组长组成检查团队对教师的常规业务进行检查,检查时坚持做到两覆盖一整改,即全体教师和所有学科全覆盖,对于检查中出现问题的老师,教务处会在检查后第一时间整理好在群内公示,限定其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整改后再次检查公示得分计入教师综合量化。通过制度制约、机制激励、量化管理、全程跟踪考核,实现过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落实“双减”举措,实现“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作业布批研究。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实施“一主双线三级管理”。“一主”是教师个人主要负责,“双线”指班主任、年级主任两条线,主要负责调控本班及本年级作业总量。“三级”指教研组一年级组一教务处”三级管理。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设计布置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建立优秀作业展评活动。严格落实作业批改制度,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 二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开展培优补差、拓展学习、社团活动等,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抓好质量评价。 加强质量监测,一是做好学科质量监测,构建系统、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增强监测结果的针对性运用,提高实效性;二是继续探索一二年级“乐考”内容、形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研究,发挥评价作用,构建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学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教师成长“青蓝工程”,锻造卓越教师团队。 1.组织新教师、临时代课教师培训。加大新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促进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和专业能力提升。通过区里定点培训和学校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借助青蓝工程和一对一结对帮扶,促进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学初继续组织临时代课教师专项培训,利用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为代课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开学初举行新上岗教师、临时代课教师专项培训。 2.加强骨干名师培训。通过读书成长、项目研修、外出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骨干、名师基本技能和教学能力,促使他们成为我校教学教研的中坚力量。 (四)深耕校本教研实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抓实集体备课。 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下午各学科集体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或问题教研。教研组长根据学科集备计划,安排到人,组织到位,学校中层教干深入各教研组跟进管理,深度落实单元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1)推门听课常态化。继续实行推门听课活动,把推门听课作为一种常态性的教学监控手段。校长、业务教干深入课堂听课,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标、教师用书、教材和学生,提高教材解读能力;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学为中心,学生出彩”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2)加强教研员引领作用。教研员是学科领头雁,带头人,因此要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各学科校本教研水平,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开学初各学科教研员要制定学科教学教研计划,明确目标。3月份组织开展教研员引领课、示范课活动,指导引领课堂教学。 (3)开展“达标课堂”活动。以推进溯源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为载体,深入实施强课提质行动。对照新课标及《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制定溯源课堂达标标准,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场。4月份开展人人达标课活动,检验溯源课堂推进效果,让溯源课堂理念在真实课堂中落地生根。 3.开展课题研究。 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定期开展问题导向的微课题研究,激发教师科研激情,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打造学校科研研究团队。通过示范课、展示课、典型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五)创新素养培育路径,构建五育融合新生态。 1.提升全学科阅读素养。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做好书院建设。加强整本书阅读与研究,上好阅读课,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阅读汇报,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推进全学科全员阅读,建立师生阅读资源库,共享优秀成果。4月份组织读书节启动仪式及第二届校园主题阅读节活动。 2.提高书写水平。 落实全学科练字、全作业管理、全过程管理,把练字与学科日常书写结合起来。将写字课纳入学校课程,同时利用午饭后、课后托管等时间安排学生的写字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训练时间。 3.培养演讲能力。 利用 “新课堂”课前两分钟演讲这一规定动作,给每个孩子上台展示的机会;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专题研讨会,引领教师关注学生表达素养,加强表达技巧和方式方法的指导;通过“数学讲题小名师”评选和英语口语比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清晰表达;通过学科素养测评,鼓励学生自信、流畅、大方地与人交流。 4.组织素养展示。 认真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科学设计素养展示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必备品格,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形式,采取问卷调查、现场答辩、即兴表演、实验操作等方法,对绿色评价指数、学习习惯、学科基础知识、学科素养与能力展示等方面进行考查。 采取综合性、多角度、特色化的学生综合素养展示形式,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张扬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活力发展。 临沂涑河实验学校 2025年3月18日 2025年教学教研具体月份工作安排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