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柳青苑小学2025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
2025-04-30 点击数: | ||||||||||||||||||||||||
|
||||||||||||||||||||||||
|
||||||||||||||||||||||||
临沂柳青苑小学文件 临柳小教字【2025】1号
临沂柳青苑小学2025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025年,临沂柳青苑小学将紧密围绕区教体局确定的“持续突破年”,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工作,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创新教学教研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提升学校教学教研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 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业成绩稳步提高,在区级及以上的学业质量检测中,不断提升成绩排名。各学科的教学成果显著,在各类学科竞赛、展示活动中,学生获奖数量和质量能明显提升。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参与各类培训、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培养出一批在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3. 优化课程建设。完善“向美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4. 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确保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评价等环节的要求,提高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环节,激励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 2. 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计划,深入推进“雏雁起飞”“鸿雁高飞”“领雁远飞”的“三雁工程”。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新课程培训、学科教学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等,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校内培训,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3. 推进教师读写工程。鼓励教师广泛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术期刊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加强课题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4. 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建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示范、教研引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定期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5.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完善教育科研新机制,建立校级微课题,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育教学服务。 6.提升教师教育数字化水平。实施数字化赋能提质行动,加强智慧课堂、网络教研、个性化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推动数字化赋能提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数字化能力。 (二)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1. 完善“向美课程”体系。在现有“向美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完善课程结构和内容。加强“人文之美课程”“科学之美课程”“艺术之美课程”“生命之美课程”“行为之美课程”五大课程体系的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方式,提高课程的育人效果。 2. 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合理整合和优化。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使国家课程更符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 3.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教师的专业特长,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开设剪纸、扎染、拓印、戏曲、足球、儿童画等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4. 推进课程整合与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融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 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学校要加强对教学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优化备课环节。加强集体备课,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学科备课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质量。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备课,撰写详细的教案。教案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向美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4. 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严格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和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作业的设计。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5. 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教学经验,查找教学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增强教研实效 1. 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两个重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确定教研主题,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如“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作业设计与优化研究”“教学评价改革研究”等。通过主题式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2. 推进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开展课例研究活动。教师选择一节典型课例,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环节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活动,对课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3. 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与集团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校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拓宽教师的视野,促进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发展。 4.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建立学校教学教研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在线研讨、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案例分析等活动。通过网络教研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强化体育、艺术和劳动教育。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保证学生每天两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艺术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艺术爱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025.2.12
四、工作安排 一月: 1.总结2024年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制定2025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教师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二月: 1.开展“新教师亮相课”活动。 2.各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三月: 1.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2.组织各学科参加兰山区共学共研暨集体备课展示活动。 3.参加兰山区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 4.组织参加第七届兰山区中小学创意素养展活动。 四月: 1.组织参加第二届校园主题阅读节启动活动。 2.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3.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五月: 1.组织参加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大赛。 2.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六月: 1.开展一、二年级乐考工作。 2.组织参加兰山区第三节“小小英语朗读者”评选活动。 3.组织开展艺体信心理健康学科素养考查工作。 4.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七月: 1.组织期末考试工作。 2.进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3.组织参加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全员研修活动。 九月: 1.制定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教师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3.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十月: 1.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 2.各学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4.组织参加兰山区新上岗教师“专业+数字赋能”培训。 5.组织参加兰山区小学生数学素养、科学“三小”评比活动。 十一月: 1.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2.开学各学科素养展示活动。 3.参加兰山区各学科作业设计及命题设计展评活动。 4.组织参加第二节校园主题阅读节成果展示活动。 十二月: 1.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2.总结2025年教学教研工作。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