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精三化”模式引领作业管理创新,
推动“双减”落地生花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我校精心打造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作业管理创新方案。该方案以“三精三化”管理模式为核心,聚焦作业评价,体现“四有”环节,成功实现了减负与增效的双赢目标,充分展现了我校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成果。
一、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实现作业提质增效
(一)精细的管理体系
学校建立了由教研组统筹—年级组协调—班主任统筹—学科教师的管理体系,层层把关、协同推进,确保作业管理的有效实施。
精准的作业梯度
各学科教研组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和自选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完成不同梯度的作业。其中,实践性作业占比提升至35%,探究性作业达20%,构建起“基础巩固 + 能力提升 + 创新拓展”的作业体系,让作业不仅巩固知识,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精深的作业效度
作业设计的效度体现在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测研究和巩固作业的诊断。学校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学情前测,学后通过大单元巩固作业诊断建立知识点档案,以提升作业对学生学习诊断与改进的效果,降低教学时间成本,提升教学质量。
二、创新监管机制 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作业管理精细化
学校实施“三公示”制度:每日班级公示、每周年级汇总、每月学校通报,让作业管理透明化、可视化,确保作业管理的精细化。
作业管理科学化
建立作业时长预警机制,借助问卷调查监控作业完成时长,确保学生作业负担合理可控,实现作业管理的科学化。
作业管理公开化
引入家长和学生监督员制度,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形成家校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为作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聚焦作业评价,体现“四有”环节
聚焦作业评价的结果、订正、展示和交流等环节,是系统开展复盘与反思、理顺学生知识掌握细节、解决重点问题的关键。
(一)有等级。教师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杜绝“一勾到底”的现象,批改采用A、B、C、D等级制或分数形式,逐词、逐句、逐题及时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有订正。学校把作业错题订正纳入教学常规考核,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作业订正规范分三步走:一是找出错题原因,二是规范订正,三是教师二次批改,对学习力较强的学生能找类似题目进一步巩固强化。
(三)有展示。作业展示形式多样,学科有作业课堂点评,班级每周有优秀作业展示,学校每月在宣传栏和微信公众号对优秀作业进行推介,并在大会上进行表彰。
(四)有交流。学校尝试设立每月第三周的周二为“作业交换日”,通过优生和成绩相对滞后学生作业本的交换,传递榜样力量;同时通过学习方法介绍,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四、优秀成果集中展示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优秀学生作业展示环节,六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作业工整、思维独特的优秀学生。他们的作业不仅书写规范,而且解题思路清晰,充分展现了六中学子扎实的学习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特地将这些优秀作业进行展出,供全校师生学习借鉴。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激励着更多学生追求卓越。
作业的优化行动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与精准教学密切相关,我校将继续通过“三精三化”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学习意志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养。
临沂第六中学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