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践行新课标理念 实现教研规范化——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集体备课展示活动
2025-05-30    点击数:  
 索引号  lsqlydssszx/2025-0000035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  发布日期  2025-05-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践行新课标理念 实现教研规范化——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集体备课展示活动
索引号: lsqlydssszx/2025-0000035
发布机构: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
公开目录: 教学信息
发布日期: 2025-05-30

践行新课标理念 实现教研规范化——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集体备课展示活动

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实现教研规范化,5月30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组织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学校党总支书记洪善理,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邵常建,孙廷志副校长及包组教干和七八年级所有任课教师。

上午集备展示的是七年级历史备课组,黄咏莉主任带领七年级历史组展示集备活动,会议流程如图所示。

七年级历史组以教而有思、行之有向为题开始集备展示。

第一环节:课标领学。黄咏莉带领七年级历史教师进行课标的学习。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发展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统治者仍旧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环节:教材解读,郑栋梁老师作为主备人,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历史组老师串讲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以台湾问题为例,详略得当的讲解了清朝对于边疆管辖的一系列措施,做到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时空观念,塑造家国情怀。

在串讲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面对教学中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并完成对于此单元的实践性作业设计。

第三环节:由组长苏宏老师为老师们介绍七年级历史组集备模式。苏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历史组集备的初步设想与一直践行的“六五三”教研模式。

第四环节:先周备课。由周誉霏老师讲授下周学习内容,在听课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改正教法。

下午集备展示的是七年级英语备课组,会议流程如图所示。

第一环节:课标领学

本次课标领学内容为“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领读过后,姜敏老师就这个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与在单元内容上的教学实践设计。

第二环节:课标解读

苑红老师凭借自身对于新课标专业且透彻的理解,就本部分课标内容展开解读,“何为单元教学?”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育素养的转型。素养与知识有本质不同,这决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素养的培育。想要培育素养,关键是使知识结构化。没有知识的结构化,素养是无法得到生长的,而单元教学正是实现知识结构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第三环节:教学中的问题、难题及解答

直击痛点,共商对策。来自备课一线的深度碰撞,在本次集体备课的“问题与难题”研讨环节,七年级英语组的老师们基于日常教学实践,坦诚交流了本单元推进过程中的核心挑战,并共同探寻未来解决之道。年轻教师提出问题,资深教师慷慨解答。集体智慧的价值,正是在于将个体经验转化为团队应对复杂教学挑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第四环节:七年级下册Unit7 SectionB教材分析及课时备课

本环节,陆晗老师针对第七单元B部分内容进行先行扎实的备课,让整个团体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先行备课是“用一个人的深度思考,激发一群人的智慧火花”。为素养导向的大单元集体备课铺设了“专业轨道”,确保后续的“众筹研讨”、“共案生成”、“个性实施”有的放矢、高效高质。

第五环节:作业设计

当周末遇到端午节假期,七年级英语“粽”情学习实践单。本着“轻负担、重实践、链素养、乐参与”的作业原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以下项目式作业以供选择。

①“端午印象”词汇图(Dragon Boat Vocabulary Mind Map)——一张图文并茂的词汇思维导图。

②“粽”点句型微配音(Mini Dubbing)

观看一段简短的、介绍端午节习俗的英文动画或视频片段,模仿其语音语调,为其中最喜欢的1~2句英文解说词配音,并录制下来。

③我家端午“英”记(My Family’s Dragon Boat Festival)

用英文简单记录你家是如何过端午节的。一段简短、真实的英文小记录,可配一张家庭过节或手绘图。

孙廷志校长在会后发言,他表达了对本次集体备课展示的充分肯定,激励每一位教师夯实基础为认真备课创造必要条件,点燃动力让认真备课成为价值追求,强化认同,让认真备课获得可见回报。鼓励教师认真备课绝非一直命令或单一措施可达成,它需要领导层在时间保障、资源支持、制度优化、专业引领、价值认同、文化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持续的、真诚的投入和建设,其本质是尊重教师的专业性,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备课成为教师实现教育理想、收获职业幸福的有效途径。

邵常建校长会后总结:

1.明确目标,锚定航向

(1)主备人先行:指定单元负责人,提前深入研读教材、教参、课标,初步梳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2)聚焦关键问题:明确单元重难点、学生易错点、及突破策略。

2.智慧众筹,思维碰撞

基于初备深度研讨,集体审议主备人提出的目标是否精准、全面、可测?是否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针对主备人提出的重难点,分享各自经验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活动设计(如:情景模拟练过去时、思维导图梳理词汇)、分层教学建议(如何兼顾基础薄弱与学有余力学生?)。精雕细琢,形成共案

3.优化迭代,共享提升,坚持四个导向

(1)问题导向:做问题的提出者,更做问题的解决者

(2)目标导向:单元、课时的目标步步到位。缺一不可,目标续写要可观测、可评价。

(3)结果导向:成果预设

(4)创新导向:教、学、情境、资源多方面创新。

本次活动让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集体备课的本质,让每位老师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创新。融合团队的智慧,以最高效的方式打造最有效的课堂。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