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山区人民政府
简体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公共数据开放 智能问答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临沂金盾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
2023-10-01    点击数:  
 索引号  lsqlyjdxx/2022-0000059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沂金盾小学  发布日期  2023-10-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沂金盾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
索引号: lsqlyjdxx/2022-0000059
发布机构: 临沂金盾小学
公开目录: 安全制度
发布日期: 2023-10-01

学校安全事大于天,责重于山,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提高学校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治久安之策。学校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源头遏制、过程监管”的方针,强化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我校特制订本创建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职责,安全无小事,职责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用心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用心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用心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对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安全责任意识。

2、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四、组织管理

1、成立校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校园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

组 长:高排吉

副组长:朱孟起 贺方秀 王兆同

组 员: 姚宗宣 张秀娟 王英剑 罗真 王丽丽 张美娟 范尊鹏

2、主要职责

(1)召集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安全事故。

(3)负责指导、协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

五、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制度建设及设施设备安全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安全制度与学校的安全队伍建设,构建“依法、科学、规范、长效”的学校安全防范体系。

2、将安全防范体系作为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3、将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列入学校各部门年度考核中。

4、制订各项安全制度,并将贵任落实到人,重点场所、关键部门都有专人负责。

5、学校保证所提供和使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并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体育活动场所、实验室、食堂、教室门口、走廊、扶梯等部门设施、设备的安全。及时维修破损的门窗玻璃,教室、走廊等部位不设齐眉钉。

6、不出租校园内学生活动场地,如出租闲置场所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和备案,并与租赁者签定安全责任书,出租场所应严格与学生活动空间隔离。

7、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履行监护人的职贵及避免伤害的常用方法,倡导家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二)教学安全

1、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做到:

(1)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履行课前告知、课中指导、监督等职责。

(2)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操作规范。

(3)及时制止学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4)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不能随意安排超出学生般生理承受能 力的活动。

(5)班主任、课任老师及时沟通信息,对行为异常、体质特异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关心,并与监护人沟通,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6)布置体锻活动或实验类作业时,应对学生进行注意事项或实验操作步骤的教育和指导。

(7)发现学生擅自离开学校或携带危险品等情况,应及时制止并告知学校负责人及学生的监护人。

(8)遵守《教师法》,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2、教育指导学生在参加教育教学中应做到:

(1)患慢性病、先天性体质特异的学生应主动报告。

(2)学生在参加教育教学中遵守各类活动的规章制度。

(三)卫生及安全

1、认真学习国家和本市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教育部、卫生部并及认真履行《教育局善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2、向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3、严格监测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在疫情发生时期工作人员必须每天早晨接受体温测试。

4、卫生教师重视学校卫生工作,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做好教师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5、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对于发热、腹泻、过敏等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群体交叉感染。

6、严格“手足口病”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发生疫情,要随时启动“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四)校外活动安全

1、事先对活动场地进行勘察。

2、制订详细活动方案(行程、集散时间及地点、食品供应、安全防护措施、带队方式、活动内容等)。

3、活动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告知家长。

(五)交通安全

1、要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

2、接送时间及站点设置必须科学、合理;严禁超载、超速行驶。

(六)学生事故处理及报告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应及时处理和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1、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同时以最快方式将伤者紧急送至附近医院救治,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2、迅速收集有关事故信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注意做好事故现场有关证据的保存工作。

3、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区教育局及事故相关的部门报告,同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接到报告的区教育局应在2小时内书面向市教委和区人民政府报告。

4、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主要症状等。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首例发病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安全事故及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主要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处理情况等。

5、报告的信息必须是真实记录,经确认可公布发表的信息,公布事实时间、数字必须准确;事故原因要根据有关权威部门认定的信息公布。

6、如实向家长阐述事故经过,确属校方责任的不推卸。

7、公布的受伤情况以医院诊断为准,伤残等级以司法鉴定部门为准。

8、不清楚的事实,待有关方面调查后再公布;涉及学生及家庭隐私的,必须依法予以保护。

9、做好伤害事故及处理工作的分析、总结、存档工作。

(七)应急措施

如发生用火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教室课间活动安全等事故时,学校风险防范及重大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开展事故处理工作,落实各项防范应急措施。

1、出现火警应急措施

(1)立即组织有效补救,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势蔓延。

(2)迅速组织学生从最靠近的安全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学生补救)。

(3)在实施第一、第二条款同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必要时拨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助(火警电话务必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

(4)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并上报。

2、用电安全应急措施

(1)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2)遇有紧急状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3)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

(4)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5)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3、食品卫生安全应急措施

(1)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送往医院诊疗。

(2)一旦发生三人以上同时出现腹胀、腹泻、出疹等症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3)发生上述第二条款状况,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研究对策。

(4)调查事故原因,追究职责。

4、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应急措施

(1)遇有学生发生晕例、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卫生院救治。

(2)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并给予补充水份。

(3)发生上述第一、第二条款状况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4)分析原因,及时作来源理意见。

5、教室课间活动安全应急措施

(1)遇有发生安全伤害事故,伤情严重的立即送往卫生院诊治。

(2)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严重伤害事故,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6、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1)学校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拨打“110”、“120”紧急求救,将重病员送往医院。

(3)封锁现场,派出警戒小组。

(4)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5)摸排查人员,并通知家长。

(6)学校各相关部门要安排人员,安善做好善后工作。

(7)查清事故源头,构成书面材料上报。

(8)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做好当事人工作,稳定思想。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划清职责,并给予适当补偿、救助。

(八)保障措施

1、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1)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

(2)将安全工作有机地纳入学校自主发展规划之中。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当事人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处罚或行政处分。

(3)对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2、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

(1)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学习《教育系统安全责任风险预警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学校安全责任和防范方面的知识。

3、确保安全防范经费投入和使用

教育局下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用于学校的安全、防病及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用于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保证安全工作经费的使用。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