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北园路小学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 ||||||||||||||||||||||||
2025-05-15 点击数: | ||||||||||||||||||||||||
|
||||||||||||||||||||||||
|
||||||||||||||||||||||||
第一章总则 一、工作目标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和省委、市委统筹卫生防疫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范、指挥、处置工作机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有备无患,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编制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省指发【2022】1号)》及市区两级会议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指挥。学校成立学校卫生防疫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处室、年级、班级和个人。一旦发生发现,做到预案启动,统一指挥,全员参与。 (二)立足预防。做好发生卫生防疫的应对准备,但首先是立足预防,保障校园不发生卫生事故。做好预防,一是宣传教育,二是落实措施,三是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三)生命为本。以师生生命为本,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安全优先于学业成绩和集体活动;不隐瞒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部署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在校师生无症状,感染师生不入校,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 (四)科学应对。做好预警研判和预先推演,学习预防专业知识,做到科学应对,正确应对,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沉稳不乱,细致周密,有序有效。 (五)依靠属地。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内部协同机制,立足自救自助,同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及部门,协调社会资源,主动汇报沟通,主动参与所在区域工作,全面做好校园卫生防疫。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四、组织机构 (一)卫生防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孟 雷 副组长:左爱娟 张大魁 李洪杰 唐学成 赵玉娟 成 员:陈广君杜文峰 王春晓 宋 红闫 升 马艺甜 亓红伟 杜 鹏 王洪海 秦鹏飞 闫 美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学校卫生防疫处置工作;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职能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对其负责;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二)卫生防疫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孟 雷 成员:左爱娟 张大魁 李洪杰 唐学成 赵玉娟 主要职责:负责具体指挥、组织疫情处置工作,督促、指导、协助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最快时间协调全员核酸检测。 (责任领导:孟 雷;责任人:左爱娟张大魁 李洪杰唐学成 赵玉娟) 2.卫生防疫处置组 组长:唐学成 成员:杜鹏 王春晓全体班主任 (责任领导:唐学成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织工作;责任人:杜鹏、王春晓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具体工作) 3.卫生防疫报告组 组长:唐学成 全面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成员:杜鹏 范海友全体教师 负责疫情上报工作,并做好突发疫情具体情况记录。报告实行快报制,不得瞒报、缓报、漏报、谎报。同时配合疾控部门进行病学调查。 (责任领导:唐学成责任人:杜鹏) 4.紧急救护组 组长:王洪海 成员:杜文峰宋红 主要职责:协助将疑似症状师生员工安全护送到定点医院(兰山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5.舆情引导组 组 长:孟 雷 成 员:亓红伟 杜 鹏 主要职责:主要负责与媒体沟通协调,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及防控识普及工作;加强舆情应对,做好舆论引导;做好文字材料工作。负责发布信息通讯稿,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责任领导:孟 雷;责任人:亓红伟 杜鹏) 6.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洪海 成员:姜峻严姜文武 主要职责:提前备好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突发疫情时为师生员工提供疫情防控物资,确保各类防控物资及时送达到相关人员、相关地点。 7.应急防控消杀组 组长:亓红伟 成员:刘君勇科室负责人全体班主任 主要职责:建立健全校园消毒管理制度,指导、督促消杀人员正确掌握消毒液配制及消毒部位和方法;负责消毒物资和消毒设备的储存和调度使用,校园外环境等室外体育健身器材的消杀工作,以及口罩等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 8.卫生防疫安全保卫组 组长:唐学成 副组长:亓红伟 成员:刘君勇、张朔维及全体保安人员 主要职责: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责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出入登记审批、核验、体测等制度配合;协同做好应急处置;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责任领导:唐学成;责任人:亓红伟) 9.卫生防疫家长接待组 组长:左爱娟 副组长:闫升陈广君 成 员:全体班主任 主要职责:做好对发病学生家长的接待、指导、思想和跟踪服务工作。 (责任领导:左爱娟;责任人:陈广君闫升) (三)建立防控工作联系网络 1.构筑四级防控网络 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联系网络,各级联系网络畅通,确保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 组长:唐学成 副组长:杜鹏 成员:寇晓辉全体教师 (责任领导:唐学成责任人:杜鹏) 政务处负责人:杜鹏13791579788(疫情联络员) 学校疫情上报人:杜鹏13791579788 2.加强联防联控 及时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公安机关和教体局的联络,跟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组长:唐学成 成员:亓红伟杜鹏 联防联控各部门联系方式: 区教体局值班电话:基教科0539-8184032; 联系人:侯振15153977792 定点医院(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电话:0539-8199081 联系人:刘春15963991808 兰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电话:865813 联系人:张艳13864959521 北园路派出所值班电话:0539-2803110 联系人:李艳:13562973916 兰山街道市场监管所联系电话:靳洪斌16653962325 第三章预防工作措施 五、预防工作措施 既要扎实履行好学校防控传染病的“发现、报告、协助处置”的职责,又要立足长远,完善防疫制度和卫生健康教育机制。 (一)明确责任分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应对突发疫情的预案。各工作小组根据应急预按,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每项工作、每个层面、每个环节,制定落实各项具体措施,确保沟通顺畅,协调配合。 (二)专题专业培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相关的防控知识等,加强对教师、保安、物业等人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实操(应急)演练。 (三)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师生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积极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四)日常健康监测。严把校门关,谢绝一切与学校教学活动、卫生防疫等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师生员工入校一律检测体温。体温≥37.3°C的一律不准入校。 每日对师生校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身份确认。学生实行错峰有序入校,入校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午检”,并做好体温记录。禁止家长在学校门口停留聚集。加强因病缺勤师生的追踪与管理,由指定人员报告学校和教体局。错峰放学,由教师按照本年级放学时间护送学生到学校划定的本班级家长接送点,确保将学生安全交接给家长。 (五)规范清洁消杀。确保师生的饮水安全,避免人员密集。为师生员工提供检测合格的饮用水,饮水机要定期消毒换滤芯使用。保持室内场所通风换气每天三次。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时消毒(两次)并做好记录;对于门窗把手等学生易接触部位,每节课上下课期间均进行消毒。清洁消毒用具应分级管理,分类存放,分区使用,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清洁消毒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并做好个人防护。 (六)做好值班值守。要加强学校出入管理,严把校门关。值班领导教师和保安进入校园要做好防护和体温监测。外来人员入校要查验身份、实名登记,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准入校。 所有负责人、班主任、值班人员确保24小时电话畅通。要掌握公安、卫健、医院、社区等办公电话、负责人电话。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要通过班级钉钉群实行每日体温两(早晚)报告制度,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年级主任,由年级主任及时上报学校。 (七)调整规范管理。倡导师生员工尽量相对固定学习、生活空间,实现师生活动轨迹全过程可追溯。在校园内部加强不同功能区域或者楼层间管理,避免楼间无关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接触。加强测温设备配备维护。学校在校门、教室等重点场所设置自动测温仪和手动测温仪器,加强设备检修维护,确保测温结果精确。 (八)参与联防联控。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情况,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积极获取专业指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配合卫生健康等部门,规范有效处置,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 (九)注意言行规范。教育师生不转发未经确认的疫情信息,不谈论小道消息,不传播逻辑不严密、带情绪、标题的文章。应该传播的是官方权威媒体的信息,关注卫健部门、专家发布的信息,积极传播防治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有关知识。 (十)落实工作职责。各年级主任、班主任及相关人员要及时了解师生健康及重点人员追踪随访,及时掌握了解师生健康状况,做好追踪随访。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做好晨午检、情况汇总和“零报告”、“日报告”工作,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及汇总。发现学生中出现可疑症状,先校内隔离,同时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第四章应急处置 六、预案启动 1.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工作。准确掌握每名师生的健康状况和出行情况,实行教职员工体温“一日三检两报告”制度,建立完善台账,实行“一人一档”管理。特别重视保安、保洁等教职员工及进入校园提供服务的人员,加强摸排管控和教育培训,彻底杜绝输入性风险。严格防止学生带病返学上学,严禁教职员工带病返岗返校。 2.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班主任每日对全体学生认真做好晨午检,通过测量、观察、询问、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认真填写台账。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干咳、乏力、腹泻、呕吐、嗅(味)觉减退等症状;或询问学生曾接触过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人,应立即报告隔离室工作人员和政务处负责人,政务处负责人及时向属地疾控中心(或区疾控中心)及区教体局进行报告。 任何班级和个人都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做好师生防护教育。让师生熟知《中小学疫情防控学习工作生活一日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好防护。 4.做实做细错峰返校、错时上下学工作。教育学生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入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测,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家长及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入校者,要查验身份、实名登记,实行“测温+核验健康绿码+出示行程码”,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准入校。 5.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疫情报告、晨午检体温监测、卫生消毒、学生错峰入离校、学生课间分区分散活动、健康教育等各项制度。 6.做好应急处置。如果发现师生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7.完善应急上报程序。疫情上报程序为:第一发现人报告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报告政务处负责人,政务处负责人报告校长、兰山街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教体局。 七、应急处置办法 师生员工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或多个个体出现乏力、咽痛等症状,由学校启动本校应急处置机制后,一律由学校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组织核酸检测,不得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一律在就诊医院留观,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保持相对隔离;根据专业机构工作安排,配合做好处置工作。 (一)一般情况处置 通过体温监测、学生即时报告、老师(值班)日常观察等办法,发现师生出现发热、干咳等类似症状。具体处置办法如下: 1.入校环节发现体温异常处置办法 (1)隔离处置 第一发现人电话报告留观室工作人员(寇晓辉:18754966015),寇晓辉戴双层口罩着防护服迅速到达,给发热学生带双层口罩,把发热学生带至校门口留观室。校门口留观室工作人员(寇晓辉)对学生进行手部消毒、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询问了解学生身体及其他情况(近期是否有接触外来人员或到过外地)并进行登记。确定体温≥37.3℃的,立即报告学校疫情联络员(赵玉娟),疫情联络员(赵玉娟)迅速赶至隔离室了解情况并报告校长。学校启动疫情应急预案,疫情联络员联系疾控中心或兰山区人民医院联系人,疾控中心或兰山区人民医院联系人,疾控中心或兰山区人民医院派车将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送往指定医院(兰山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疫情联络员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告知学生情况并做好安抚。 (2)即时消毒 学校消杀人员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该生教室和途经场所进行消毒。 (3)登记追踪及病愈返校 学校主动追踪学生的就医情况,及时排除疫情。疫情排除后,学生根据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材料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2.上课环节发现体温异常处置办法 (1)隔离处置 上课教师用额温枪对学生进行测温确认体温异常,立即报告班主任。班主任询问了解病情,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确认体温异常后联系隔离室工作人员(寇晓辉),寇晓辉戴双层口罩、穿防护服迅速到达教室外,给学生加戴一层口罩把学生带到隔离室。到达隔离室对该生手部消毒、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询问了解学生身体及其他情况(近期是否有接触外来人员或到过外地)并进行登记。确定体温≥37.3℃的,立即报告学校疫情联络员(杜鹏),疫情联络员(杜鹏)迅速赶至隔离室了解情况并报告校长。学校启动疫情应急预案,疫情联络员联系疾控中心和兰山区人民医院联系人,疾控中心派车(疾控中心不出车时,由紧急救护组组织车辆)将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送往指定医院(兰山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疫情联络员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告知学生情况并做好安抚。 (2)转移学生 班主任老师组织全体学生戴双层口罩,列队转移到应急教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抚。 (3)即时消毒 学校消杀人员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对该生教室和途经场所进行消毒。 (4)排除疫情 学校主动追踪学生的就医情况,及时排除疫情。疫情排除后,学生根据医院出具证明材料。复查确认症状的学校根据区疾控中心和区教体局的指导意见做好后续工作。 教职员工出现以上情况,参照学生处置办法执行。 3.特殊情况处置 (1)摸排观察。由专业机构对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和研判。对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学生的班级,在未查明原因时,应与其他班级错时上下课,任课教师和所在班级学生暂停与其他人员接触,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问询,做好情况记录。 (2)教学调整。根据疾控部门的检查评估建议和学生发生症状人数、程度等情况,研究确定是否停课,是全部停课或部分停课,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 (3)信息沟通。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不经允许,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经上级同意,由学校统一向家长、媒体和社会发布信息。 (4)后勤保障。学校环境清洁消毒要及时并增加频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 (5)校园安保。组织保安人员、值班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4.教职员工出现以上情况,参照学生处置办法执行。 第五章后续处置 八、后续处置 疫情应急处置完毕后,学校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登记追踪及病愈返校 学校主动追踪学生的就医情况,及时排除疫情。疫情排除后,学生根据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材料方可返校。 2.整档备查。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情况;准备好相应材料备查。 3.责任追究。各处室、各年级、各班主任为本部门第一责任人,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对疫情大面积爆发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对违反本预案、执行不力、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总结提升。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提升,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 临沂北园路小学 2025年4月14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