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三中学学生校园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预案 | ||||||||||||||||||||||||
2023-07-06 点击数: | ||||||||||||||||||||||||
|
||||||||||||||||||||||||
|
||||||||||||||||||||||||
临沂第三中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二)领导小组 组长:杜传强 副组长:武甡传陈清泉 组员:各班班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安全员负责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组员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五)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六)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务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教务处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 政务处要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值班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 值班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各楼道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A、疏散应急方案: (1)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班教师应及时到达指定地方指挥和维护秩序,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课间操、集会及(中午、傍晚、晚上)三个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3)后勤主管应长期对各教学楼、宿舍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照明灯光的正常使用。 (4)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5)学校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值班教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安定工作。 B、依照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教务处、体育组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2)疏散时体育教师配合教务处的工作 (3)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四、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绩效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5.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临沂第三中学大型集会活动安全预案 学校的大型集会通常包括:校会、组织团活动、集体组织统一考试、运动会、组织学生外出活动、集体看演出、看电影等。 一、事故的预防 1.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每次大型集会活动都要有专人负责,并在活动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存档备查。 2.大型集会活动中的每项具体工作责任到人,并加强对教师责任意识教育。 3.建立大型集会安全保卫制度,确保制度有效落实。 4.学校应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次大型活动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并按要求去做。 5.教师应结合每项大型活动的特点认真讲清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在每项具体活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容易引发事故的因素和预防措施等。 6.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护自救、防范等知识教育。 7.学校组织大型集会时,狭窄地段要控制人员密度,要有专人负责疏导交通,防止拥挤;危险地段要有专人看护。 二、应急预案 学校成立“大型集会指挥小组”,并明确分工。发生事故后,相关人员要立即各就各位,完成好本职工作,把损失减少到最少。 组长:校长杜传强,负责指挥全体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事故。 副组长:副校长武甡传,负责同医院、急救中心、公安局等部门及时取得联系并组织车辆抢救伤员; 组员:高翔,负责组织学生及相关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李士学,负责组织现场医务人员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抢救; 陈清泉,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维护校内及事故现场的纪律; 吕金光,负责及时向区教体局报告; 班主任负责协助“大型集会指挥小组”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临沂第三中学体育活动事故处置预案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体操、田径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中。为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地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订如下预案: 一、组织机制 组长:杜传强 副组长:武甡传陈清泉 组员:各班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分,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5.加强保护措施。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6.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卫生室保健老师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或打120救护电话 2.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作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教体局。 5.事故发生在课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的,必须在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6.前往医院探视,随时掌握伤者身体康复情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