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是临沂市中心城区,八水绕城、六河贯通,经济发展迅速,连续8年入围全国百强,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区第14位、山东省第1位。近年来,兰山区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遵循,以打造“河河相通、库河相连、连片打造、河塘同治”的“兰山样板”为目标,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科学谋划综合施策,探索实施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项目实施优势明显、基础牢固
(一)得天独厚的基底现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优越条件。境内水系发达、水量丰沛,72条河流呈脉状分布,河道总长度583公里,沂河、祊河、蒙河、柳青河、涑河等10条河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惠及沿河村庄280余个,人口达20余万人,全区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的生态河湖体系基本成型。近年来,兰山区积极创建水生态文明区,投资近10亿元,先后开展了水域环境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拦河闸坝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汪塘整治等水利工程,改善了兰山区水系现状,提升了水域环境质量,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已建将建的水利工程,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水源保障。兰山区内已建蓄水工程众多,共有水库37座,总库容3744万立方米,塘坝321座,总库容850万立方米,河道主要拦河闸坝25座,拦蓄水量约1.9亿立方米,蓄水规模可观;规划新建的祊河华夏橡胶坝、屠苏拦河闸、涑河兴业路橡胶坝、柳青河西外环、汪沟南环线、文泗路3座橡胶坝,改建的涑河小芝房拦河闸、方城河安庆庄、西东蒋2座拦河闸,共增加一次性蓄水量约4000万立方米,能够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提供充沛的水源保障。
(三)水域治理的兰山模式,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效补充。兰山区聚焦城乡水域环境防治的难点、痛点、堵点,探索形成了“点源治理、支流净化、面源控制、全时监控”的“兰山模式”;依托金锣污水处理设备,创新实施“企业河长”,在村居(社区)安装净水系统,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完善水域环境保护生态补偿考核机制,开展“清河行动”,推进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多污同治”,把支流净化、生态补水、保育生态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对小河小溪等“毛细血管”进行源头治理,探索形成了“小型污水处理+河流+湿地”的城乡污水治理模式。农村治污“兰山模式”作为典型实例在全省得到经验推广,今年将推广安装金锣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继续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全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四)河湖管护的的完善机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平台。兰山区72条河流,37座中小型水库分别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设立了994名河管员,实现了河湖组织体系全覆盖,形成了行政河长、企业河长、义务河长、河道警长、河管员等全方位的河湖组织体系。以“清违”为要,开展“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完成了300余项河湖清违清障任务,清违清障面积达20万余平方米,河湖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以“护岸”为本,紧扣岸线管控强化水域管理,完成了方城河、陶家庄河、孝河等9条区级河流及全区37座水库的划界工作,为河湖管护和确权提供了依据。
二、项目实施思路创新、谋划超前
(一)着眼长远,提前谋篇布局。兰山区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通过调研、查勘,邀请专家指导,科学编制了《兰山区水系连通规划》和《兰山区2019-2035年水利发展规划》,在全市率先谋划实施全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规划工作,提出了修复治理“水生态”,联动开发“水、岸、滩”,一体打造“堤、路、景”的水系治理模式,形成了“三片三网”水系连通基础框架。
(二)立足当下,构建三片三网。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设雨洪资源利用、水系连通、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建立河河相通、河库相连,调配自如、高效利用的水网配置体系。在西部片区,实施“搬出一座岛、整治三条河、修建两座闸、疏通三条溪”建设任务,在祊河新建屠苏拦河闸和华夏橡胶坝2座水源工程;在涑河新建兴业路橡胶坝、改建小芝房拦河闸;在柳青河新建西外环、汪沟南环线、文泗路3座橡胶坝;在方城河改建安庆庄和西东蒋2座拦河闸;对柳青河上游和方城河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新改建9座拦河水源工程,实施水系6处连通工程,将祊河与区域内的涑河、南涑河、玉兰沟、吴屯河、青龙河、陷泥河、朱汪河、高庄河、花园干渠、石汪河、芦沟河、柳青河贯通,实现祊河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对内河水量的丰枯调剂。在东部片区,依托沂河茶山拦河闸拦蓄水,对茶山北干渠进行整治,自东向西依次连通陶庄河、东哨河、韩村河、郝埠河和龙王河后入柳青河,对茶山南干渠整治,自北向南依次贯通鸭蛋沟、孝河,通过以上工程,可引沂河水补源柳青河、孝河及区域小型河流,保证河道基本生态用水,明显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在北部片区,依托沂河河湾水源工程,规划沿新规划李官北部道路南侧布设涵管横贯东西,长26公里,引沂河水补给刘庄水库,为汪沟、方城提供工业及生态用水,沿线分别连通韩村河、郝埠河、龙王河、永太河、后楼河;依托河湾水源工程,由河湾水源引水闸引调水,连通云泊河后引水至茶山,总长度5.35km,可为茶山片区提供灌溉及生态供水,也可为小李官水库和石屯水库提供应急补水。
(三)治水先行,助力乡村振兴。近两年计划投资4.4亿元,实施涑河景观水系工程,疏浚河道11公里,新建橡胶坝1座,提升改造滨水绿化景观带83万平方米,打造宜居的滨水生态长廊;投资1亿元,新建祊河华夏橡胶坝工程,一次拦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实施祊河与涑河水系连通工程,为义堂镇提供产业和生态供水;投资1.5亿元,实施方城河、柳青河上游治理工程,进行疏浚清理、堤防加固,提高河道防洪减灾能力;投资2200万元,实施沂河茶山拦河闸至孝河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河河相连”,保障孝河水生态,彰显孝河水文化;投资2500万元,实施沂河河湾水源向茶山片区供水工程,通过“河库相连”,实现沂河向小李官和石屯水库生态补水,为茶芽山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可靠的水支撑、水保障。目前兰山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正在进行研究优化;涑河景观治理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华夏橡胶坝、祊河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积极推进,方城河、柳青河上游段治理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河湾水源至茶山片区供水工程以及茶山拦河闸至孝河连通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三、项目实施保障到位,措施得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区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最大限度发挥领导、调度、协调、督导职责,夯实财政、水利、审计、发改、园林等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形成工作推进合力,加快落实占迁、清障等工作任务,确保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
(二)科学规划引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突出方案时间跨度和分步实施的延续性;在《兰山区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兰山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思路》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系统性的有机统一,高起点编制实施方案,确保在按照实施方案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项目推进时,既能关注当前,又能着眼长远。
(三)多方筹措资金。采取边施工、边压茬筹措资金方式,以“财政出一笔、乡镇拿一笔、城投投一笔”为资金筹措主要模式,确保资金快速到位,迅速启动项目实施,目前已筹措资金5.87亿元(涑河4.4亿元,华夏橡胶坝1亿元,河湾水源至茶山片区供水工程以及茶山拦河闸至孝河连通工程0.47亿元);以“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为资金筹措补充模式,组织发动企业河长发挥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弥补工程建设资金缺口,确保工程建设推进顺利、成效显著。
(四)创新建管机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领导、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积极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鼓励小型水利工程集中打捆招标,确保建筑材料充分供给。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项目法人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全过程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设置基层河湖管理人员,建立考评机制,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资待遇;把水系监管职责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形成“大河湖多网格、小河流一网格”的管理格局,确保连通的水系长流水、流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