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古城旧址位于今临沂城区东北隅。据史籍记载,明代临沂古城池的范围东到今兰山路东头路北遗址公园处,西到今兰山路西头路北,北到涑河南岸,南到青龙河北岸,面积约1.64平方公里。
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版的《沂州城郭之图》
建城时,古城墙都是夯土筑成的,形制和规模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证。有史可查的是,1368年(明洪武元年)沂州指挥周德首次主持建筑砖城。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沂州知州张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筑。明嘉靖年间,正值世界文化大变革时期,北京增修长城,曲阜增修孔府、孔庙等。受大气候影响,临沂也在古城周围开始了疏通河流工程,先在老城北挖了一条人工河,将西来向南流的涑河,在城西一分为二,一股沿原河道继续南流,继而西南流汇入沂河,另一股经城北新开挖的河道东去流入沂河,以后南流逐渐干涸消失,河道废弃,城北的人工河,便成为该河流入沂河的主渠道,至今犹存;又环城外开挖了一条青龙河,俗称“护城河”,这条河北起于城西门外的涑河,向南流折而东南汇入沂河,这样古城便四面环水,既加固了城防,又增添了秀丽景色。为便于行人通行,后四城门外陆续修筑桥梁,东门外沂河上为三百余孔的沂河木桥,南门外青龙河上为一孔的青桥,西门外涑河上为五孔的广济桥,北门外涑河上为十三孔的迎仙桥。
北门外涑河之十三孔桥(1936年)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知州谢志伊主持整修了古城的4个城门,在城门上全部添建城门楼,古城更加气势宏伟。在4个城门外,依附高大的城墙,分别增筑4座半圆形的瓮城。瓮城是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作为战时防御工事。东、北、西翁城门北开,均为二重门,而南翁城门南开,则是三道城门,这样古城愈加坚固。
19世纪末的东翁城门
1668年(清康熙七年),临沂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古城建筑毁坏严重。城墙多处倒塌,女墙俱毁,西、北、南3座城门楼倒坍,仅剩东门城楼。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知州邵士申请帑银8000余两,主持重筑,恢复了古城原貌。修复的古城呈椭圆形,东西略长,南北稍短,其规模据《沂州志·城池》记载:周围9里,高二丈五尺,阔一丈,垛口3782.5个,城堡五十座,炮台四座,城内马道阔八尺,城外壕深一丈,阔一丈六尺(《临沂县志》作一丈),城楼四座,除南门楼为大楼三层、又小楼两座外,其余三门均为二层大楼一座、又小楼一座。城楼名称:南曰望淮,东曰镇海,西曰瞻蒙,北曰宗岱。现在所说的临沂老城,也称旧城、古城,就是指的位于今城东北部的这个范围的古城。2008年,在旧城拆迁改造工程中,人们发现了东翁城门的遗址,并筑墙保护下来,政府在此处建一遗址公园,给后人提供了一个珍贵的老城历史见证。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旧城四关日渐形成。人们在四关周围皆筑土墙围之,并各留小门,在那时是非常安全坚固的。四关中南关面积最大,围墙不仅南开一个阁子门,东、西还各留一哨门。南关的住户在四关中也是最多的,住家大多经商,因而南关的主街——南关大街(今沂州路)两侧店铺林立,人声喧哗,成为繁华的商业区,与南门里的南大街(今沂州路)一起形成老城的商业一条街,是旧城区最热闹的路段。至今这段路依然是店铺鳞次栉比,商贸繁荣,古风犹存。东关面积就比南关小多了,它的住户多为菜农,以种菜为生。北关、西关面积较小,住户不是很多。
1945年9月11日,临沂城第一次解放,人们开始拆除大部分城墙。1948年10月10日,临沂城第二次解放,此时城墙已基本去掉了。建国以后,人们拆除剩余的城墙,利用城墙废料修建工厂、学校,这时古城四门尽辟,畅通无阻,所谓“城池”,只余点滴土城遗迹了。
21世纪初发现的古城墙遗址
古城墙没有了,但它却矗立在了老城居民的记忆里。很长一段时间,民间仍习惯地将城墙之内看作城里,这里街巷稠密,市声喧哗;城墙之外的四关厢,视为城乡结合部,那里田畴野地,阡陌纵横。1965年版的临沂县地图上,老城内和四关厢这一片皆标示为“城关区”。1982年、1986年版的《临沂市地名图》上,老城区已向四周延展了许多,原位于老城关外银雀山麓的临沂行署,此时其位置已处在城内。
近几年,临沂城区的发展突飞猛进,从老城区向四周辐射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按最新城市规划,临沂城区南到金雀山九路,北到北外环路,东到沂河,西到临西十一路,形成了东部老城区、西部商业区、北部新城区的大临沂、新临沂的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