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临沂城悠久的历史,城市名称几经改变。临沂城建城伊始名启阳。《春秋》载:“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当时鲁国为了抵御强大的晋国,16年内修建了8座城池,启阳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作为鲁国东南方的屏障。多年来,从古城地下出土了大量文物,经史学家考证确认,启阳城旧址位于现在的临沂老城内(今临沂城的东北隅)启阳城就是现在的临沂城。此后启阳之名一直用了335年。
公元前157年,西汉景帝刘启即位,为避其名讳,把启阳改为开阳,设开阳县于此。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载:“治水(祊河),又东南流,注于沂;沂水又南,经开阳县故城东”,这段文字明确指出开阳故城的地理位置为今临沂老城址。开阳这个称谓沿用了236年。
东汉时,临沂城称为琅琊。因为公元80年(东汉章帝建初五年),琅琊国国王刘京,把国都由莒县迁到了开阳城,自此开阳始称琅琊。魏晋时期历代均封有琅琊王,开阳城也一直作为琅琊国都,直到西晋末年,这里仍是琅琊王司马睿的潜邸(即帝王未即位前居住的地方)。因而古城在作为琅琊国都的340年间,便以开阳、琅琊之名混称之。尔后改为琅琊郡,琅琊郡撤销后,琅琊作为古城称谓仍长期沿用。
北周时,临沂城也称为沂州。据《北周地理志》载:“沂州,后魏置北徐州,北周改为沂州。”又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武王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此后,历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代,沂州名称一直沿用。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升为沂州府,至1913年(民国二年)撤销沂州府建制,使用沂州之名长达1335年。
临沂之名,始于隋朝。在此之前,临沂作为县城名,曾先后出现过两次,一是汉代时治所设于今城北白沙埠镇诸葛城村的临沂县,一是北魏时治所设在今城南的郯城县新城的临沂县,两者旧址都不在今临沂城里,所以那时的“临沂”都不能算作今临沂县城的名字。据《临沂县志》记载: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从即丘县“分置临沂”,即隋代临沂县是从即丘县析置出来的。
即丘县,也写作即邱县,建于2700余年前,春秋时为祝邱邑,汉为即丘县。据史籍记载,祝丘古城原位于今河东区汤河镇的故县村,今故县村北仍存有古城遗址及石碑一通,1983年8月被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临沂的重要古迹之一。如今临沂城内有一条即丘路,其名字就是来源于祝丘城这座历史古城。
隋代从即邱县“分置临沂”县几年后,就把即丘县并入到了临沂县。志书载:“大业初(公元605年)并即丘入焉”,记载了撤销即邱县的具体时间。606年,临沂县治所从今汤河镇的故县村迁移到现在的临沂城内,于是老城始用“临沂”的名字。
以后历代均有临沂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省临沂入州”,把临沂县取消了,实行“以州代县”。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改沂州为沂州府,设附郭兰山县。1913年(民国二年)撤销沂州府建制后,兰山县复改为临沂县。尔后临沂之名沿用至今。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如今,临沂古城的面貌已难以想见,但是“启阳”、“开阳”、“琅琊”、“沂州”、“兰山”这些独具古城特色的个性化符号,已成为城区一些街道的名称而留存下来,化作衔接古今的无形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