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处于完成汉字书体转变的晋代,在我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影响巨大,号为“书圣”。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善隶书。堂伯王导,东晋丞相,“行、草兼妙”,“见贵当世”(张怀瓘《书断》,下引同)。叔父王廙,“工于草、隶、飞白”。他的堂兄弟王恬、王洽、王劭、王荟,儿子王献之、王操之、王徽之,侄子王珣、王珉等,都善书法。其妻郗夫人,儿媳谢道韫以及女儿,也是当时有名的女书法家。王羲之少有美誉,胸怀旷达,虽有安邦济世之才,但却淡泊于功名利禄。南渡后,会稽郡的山水名胜,地理环境吸引着他,使他便有“终焉之志”。当时的一些名士,与他多有来往,他后来因与王述(扬州刺史)不和,于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去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遍游诸郡,穷诸名山。史载少年时代的王羲之,经父亲王旷传授笔法论,“不盈期月,书便大进”,使他对书法艺术有所领悟。加上从伯王导、叔父王廙的教导,进步很快。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见到他的笔迹,十分惊叹,说:“此子必蔽吾名。”他先是从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加上他于从兄王洽处见到张昶《华岳碑》,才知道学习卫夫人是“徒费年月”。于是,他改变初学,草书学习张芝,正书学习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观摩实践,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古拙的书风,成为妍美流便的新书体,开一代之风。因为他“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庾肩吾《书品论》,下引同),因此,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书法虽备精诸体,但尤擅正、行,字势雄强多变化,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对于楷书,钟繇的作品和艺术经验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羲之的蒙师卫夫人,也是从钟繇那里学得笔法的。当时,王、谢大族都学习钟繇的书法。王羲之也是如此。但他首先学习其创造精神,而不是单纯地摹仿。钟繇变八分为楷,其楷书“左右波挑”,仍存隶意。王羲之学习钟繇,应波挑之处往往剑锋不发。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而他的创造精神,着重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汉兴有草书”(许慎《说文解字·叙》),到了王羲之的时代,随着草书应用范围的扩大,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也走向了书坛。王羲之把前代的和当代的书法作品在用笔、结字方面的优点融为一体,产生出自己的书法作品。其笔法含篆、隶而不露痕迹,自然安祥而又多具含蓄的回锋以敛其气。笔画的精细变化与用笔的藏露互见、侧笔取势、顿提波磔使转的运用,结字的疏密斜正变化、字形的大小参差,都配合得当,形成了书法艺术的鲜明节奏和韵律,和谐而富于变化,表现了他的思想、人品、风度、情操和广阔襟怀。王羲之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享年59岁。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历来评价很高。梁武帝萧衍说他的“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李嗣真《书后品》说他是“书之圣”,而“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是“草之圣”。《唐人书断》赞扬他的书法“如壮士拔剑,雍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作一横画,如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竿,若虎卧凤阁;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书小史》更是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书议》说他“笔迹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资自然,丰神盖代。”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亲自在《晋书》上为他撰作《王羲之传论》,赞赏说:“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李世民的皇宫收藏王羲之真迹达3600纸,他对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简直达到了着魔的程度,并且影响到后人,称《兰亭序》至善至美。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修禊时的得意之作。当时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暮春(即农历 三月三日 ),王羲之宦游会稽山阴,与太原孙统、孙绰,广汉王彬之,陈郡谢安,高平郗昙、太原王蕴仁、释支遁并逸少、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等41人,修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至而书。他们临流畅饮,赋诗言志。王羲之一反魏、晋的谈玄之风,批判了庄周的虚无主义思想。在写作技巧方面,不事雕琢,独创一格,以清新朴素的语言,反映了现实,剖析了心态。这篇诗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全篇共28行,324字,其章法布白,浑然一体。就其中“之”字最多,至20余字,变转悉异,全无雷同。当时如有神助,待酒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次,终于不及。王羲之也自珍重,遂留于子孙后世,为传世之宝。据说,《兰亭序》的真迹,已入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后分为两支:一为褚遂良“神龙本”;一为欧阳询“定武本”。均为临摹本。桑世昌《兰亭考》所载摹本60种以上。
此外,王羲之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他的书法理论,结合了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了前人和当代的经验,切合实际。他的书论散见于张彦远《法书要录》、汪挺《书法粹言》、韦续《墨数》、冯武《书法正传》等著作中。
王羲之的书迹刻本甚多,散见于宋代以来所刊丛帖中。行书保存在唐释怀仁集书《圣教序》内最多。草书有《十七帖》等。真迹无存,唯有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姨母》、《奉橘》、《丧乱》、《孔侍中》及草书《初月》等帖。
王羲之不仅书法艺术承上启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他还是一个画家。可惜,他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真假难辨。因此,难以窥见其真面目。但是历史却记载了他青少年时期就跟着叔父王廙学习过绘画艺术,下了很大功夫,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只是,他在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被书法方面的艺术成就所掩盖罢了。
王羲之的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0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
12、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因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其族弟王珉继为中书令,也以书法著闻,因称王珉为“小令”。
王献之初娶郗昙女,后尚新安公主,其女被立为安僖皇后,“后亦善书”(张怀瓘《书断》,下引同)。王献之历官秘书郎丞、卫将军长史、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
在书法艺术上,王献之的成就仅次于他的父亲王羲之,并有独特之处。他兼精诸体,“尤善草、隶”,他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等前人和当代书法艺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豪迈奔放的一面,改变了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之势。风格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
对于王献之的人品和书品,历来评价很高。《书小史》称他清峻有美誉,尤善草、隶,兼妙丹青。他7岁开始学习书法,主要学习他父亲王羲之的书法,又兼学他人,各种书体都很擅长。他的书法艺术,骨力虽然远不如其父,但颇有媚趣。他能够综合诸家之长,而成一家之法,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很大。有人评价他的“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回出天外,其峻峭不可量也。尔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若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神气,惜其阳秋尚富,纵逸不羁,天骨未全,有时而琐”(张怀瓘《书断》)。十分中肯。王献之于太元十一年(386年)卒于官,享年43岁。
王献之学习家法而用笔“外拓”,是颇为时人所赞许的。在笔势飞动、雄武、神纵上,的确超过他父亲。他曾观他父亲王羲之在书法上“改其体”,大胆革新。他自己就是在书法艺术上有新突破的。这主要表现在他草书中的“一笔书”狂草上。他的字,结构端劲,清朗多姿,骨肉匀称,严整秀丽,用笔如法而飘逸,锋颖纵放而有度,颇能开端谨秀逸之先河,后人欲媚其趣者多所从之。
王献之有行书《鸭头丸帖》、《中秋帖》、《地黄汤帖》和楷书《洛神赋》等作品传世。行书《鸭头丸帖》最为有名。此帖虽无落款,但传为王献之新作,却是可信的。此帖绢本,2行,15字。“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墨似稍枯,或者是纸质的原因;墨浮其上,好似未得浸入,或者因为纸面已陈旧,久经磨损所致。通观全篇,一气呵成,起笔落笔,不留痕迹,真有天衣无缝的巧弥之趣。此帖笔意恣肆,全无所逆。后来明人草书似乎多从此帖得法。行书《中秋帖》,也无落款,传为王献之所书。此帖有人怀疑为宋人米芾临摹本,但并无确凿证据。因此,仍算作王献之所书。原为5行,32字,后来割去2行,现为3行,还有22个字。此帖不同于《鸭头丸帖》,而是酷似草书。其行笔如火箸画灰,连续无间,无端无末,首尾连绵,有“一笔书”之说。有人称此为草书,这是不确切的。仔细观察其结字,省略之处较少,并没有超出行书之说的范畴。因此,仍可作为行书看待。此帖笔墨酣畅,笔势雄强,颇足取法,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地黄汤帖》,全名为《新妇服地黄汤帖》,似系书写的药方。6行,计44个字,是比较规范化了的行书,其字比王羲之的字更规矩,更拘谨,其使转法度,行笔萦足为训法。楷书《洛神赋十三行》,也是比较有名的法帖。此帖写了曹植《洛神赋》中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传为王献之所书写。此帖真迹在宋代仅存九行,南宋的贾似道又得后4行,合成13行,刻以玉石。因此世称《玉版十三行》。后来下落不明。清代康熙中为翁嵩年所得,贡入内府。《戏鸿堂帖》,刻有4种,然而均不甚佳。《秋雪堂》本颇喧称于世。所谓《玉版十三行》,便又有《青玉版》、《白玉版》两本之分。
王献之存世墨迹除了正、行、草书帖、札外,还有小楷刻本《十三行》等,这些作品,大多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中。
如同王羲之一样,王献之除了书法艺术上的高度造诣外,他还善画,工诗、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0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大令集》。
13、孙恩(?—402年),字灵秀,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琅琊临沂人。隆安三年(399年),司马氏皇室强征江苏、浙江、福建一带的为奴、为佃客的农民当兵,激起了佃客们的强烈不满。孙恩乘势率众登陆,攻克上虞,杀死县令。接着进攻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杀死地方长官王凝之,有众数万人,给世族大地主严重地打击。攻占会稽后,孙恩自号征东大将军。
隆安五年(401年),孙恩率部攻下扈渎(今上海市),接着扬帆逆江,直抵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进逼建康(今南京)。继而移军北上,袭占广陵(今扬州)、郁洲(今连云港),军锋非常锐利。在郁洲起义军与刘牢之所部刘裕、刘敬宣等开展了多次血战,于是退出郁洲,浮海南下,退入海岛。
元兴元年(402年),孙恩率起义军第四次登陆,进攻临海,临海太守辛景打败,孙恩投海牲牺牲。余部由他的妹夫芦循率领,泛海到达广州,建立新的根据地,经过休整的起义军,阵容十分严整,拥有兵士10万余人,舳舻千计,直逼东晋都城建康。统治阶级惊慌万分,大臣中有人提出保护皇帝逃到江北去避难。
孙恩领导的起义,前后持续了12年,活动的地区遍及江南各地,活跃于江、汀、赣诸水流域,是长江以南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捣毁了世族大地主的老巢,打击了北府军统治集团,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随着起义军的失败,在不到10年时间里,东晋政权就垮台了。
14、颜含 生卒年不详,字弘都。晋官吏。琅琊临沂(今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城)人。祖父颜钦,曾任给事中。父颜默,官至汝阴太守。颜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初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305年(永兴二年),琅琊王司马睿镇下邳,复以他为参军。永嘉元年,司马睿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业,颜含相随过江,为上虞令,累迁至东阳太守。318年(太兴元年),司马睿即帝位,颜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后任散骑常侍、大司农。327年(咸和二年),又因参与平定历阳太守苏峻、豫州刺史祖约的叛乱有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吴郡太守。王导问他:“你今莅名郡,施政将以何为先?”颜含说:“我到郡将从权势之家把游食之民召回,使其从事田桑,数年之间,做到户给人足。”然颜含并未到吴郡,仍任侍中,后任光禄勋,以年老致仕。晋成帝嘉美他的德行,加右光禄大夫,他坚辞不受。颜含离官二十余年卒,享年93岁,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
颜含做地方官时,简政而施恩于百姓,对事明察而决断,并能以威御下。主张修己、守道而不信卜筮。有一次郭璞遇到他,要为他占卜,被他拒绝。他说:“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筮龟。”
15、颜之推(529—595年),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北齐文学家。出身于官僚世家,学有家传。其父颜协、兄颜之仪并为知名文学家,有诗文传世。所著《颜氏家训》一书,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
颜之推少遭丧乱,苦辛备至。19岁时,仕梁湘东王府,为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同年,发生侯景之乱。坐镇荆州的湘东王萧绎残忍、自私,京都被侯景攻陷,他坐观待变,企图在侯景杀掉其父梁武帝、兄萧纲之后,谋夺帝位。后迫于舆论,派出年仅15岁的儿子萧方诸以中抚军衔,领郢州刺史,率1万人出镇郢州,对京都建康表示声援。颜之推被任命为中抚军府外兵参军,掌书记。侯景攻陷郢州,与萧方诸同时被俘,依例当处死,为侯景行台郎中王则所救,获免。从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至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颜之推在建康度过了3年的囚虏生活。元帝即位,颜之推至江陵,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奏事舍人,倍受信用。承圣三年(554年),颜之推25岁时,西魏大举入侵,攻占梁都江陵,元帝被杀,颜氏一家便成为西魏的俘虏,被驱入关中。在听说梁元帝之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他便冒死率妻子逃离长安,企图转道北齐重返故国。途中又听说梁将陈霜先已代梁自立,谋返故国无望,滞留于北齐。
在北齐,颜之推受到齐文宣帝高洋的礼遇,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侍从左右,而之推抱亡国之痛,只是残喘苟生而已。后待诏文林馆,除司徒隶事参军,迁通直散骑常侍,领中书舍人,恩宠有加。出为平原太守,逢北齐败亡,又再次沦为亡国之人。失国丧家,辗转流离,事梁梁灭,事齐齐亡,如焚林铩翮之鸟,夺水暴鳞之鱼,痛定思痛,写了《观我生赋》,倾诉自己的苦难经历及屈仕北朝、有国难奔的痛苦心情。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赋中不少可瑕庇之处,如对自身某些错误的辩解,以及宣扬“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思想等,但赋中自始至终洋溢着身世故国之情,极为凄恻动人。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入周,于周静帝宇文阐大象末年(约580年)为御史上士。翌年,杨坚取周自代,建立隋朝。隋文帝开皇中,太子杨广召为学士,对他十分尊重。大约在入隋之后,他便沉思积虑,全力进行著述。据《北齐书·文苑传》,传世有文集30卷,《颜氏家训》20篇。文集已佚,《颜氏家训》经清人赵曦明整理注释,卢文沼补注,流传至今。
颜之推著《颜氏家训》的本意,在于留教训于儿孙,作为为人处世之戒,故谓之“家训”。从其内容看,写作时间并不一致,而其结集应在颜之推垂暮之年。因此,这部书实际上是颜之推一生历世经验的总结。
《颜氏家训》内容驳杂,从琐琐家事,谈及社会人生;从修身治家,讲到音韵、训诂。《归心篇》劝儿辈信佛,《勉学篇》则让儿辈读经,思想也并不纯一。但正如前人所云,其思想“本之孝弟”,“其归要不悖六经”(《颜氏家训》宋本沈揆跋)。总之,《家训》因叙其亲历,可补史料之不足。至其思想,封建忠孝节义等伦理观念,随处有之,是其糟粕。封建时代文人推重其书,看作是士子立身处世的教科书,固不足为训,而其文笔朴实无华,说理恳切周详,叙事婉曲生动,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自应有其一定的地位。
颜之推的论文观点,对后世颇有影响,一向为文学理论者所重视。其实,颜之推不是文学理论批评家,他只是从为人处世角度论及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方面的问题,其关于文章本原、文章的社会功用,以及文学批评标准的观点,大多是较为迂腐的。但在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上,他主张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式;在创作论上,他对文学“陶冶性灵”的特点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而对诗歌这类缘情作品,重视意境独创、清新自然之作,尤为可取。
颜之推诗文,除《颜氏家训》、《观我生赋》之外,尚著有《冤魂志》(一名《还冤记》)三卷,儒释混杂,采摭经史,宣扬鬼神报应,无甚可取。还有《集灵记》20卷,已佚。又曾与陆法言等讨论音韵学,参与《切韵》的编撰。此外诗文均散佚,仅存诗五首,散见于《文苑英华》、《艺文类聚》等书,清人丁福保辑入《全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诗》。
总之,颜之推在南北朝时期,不是重要作家。其作品的思想内容,消极成分较多,而其文学价值也很有限。但是,在南北朝后期的散文家中,还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有人因《颜氏家训》中宣扬封建伦理观念,而忽略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未免失之片面。其文学思想,扬弃其征圣宗经的腐朽观点,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从文学发展趋势来看,颜之推融汇南北文学之长的主张及其创作实践,正反映着文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也曾产生一定的影响。
16、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家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继钟繇、王羲之以后出现的又一个伟大的书法家。
颜真卿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他的五世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候北齐有名的学者。他的曾祖父、祖父等,也善书法。颜真卿深受家庭熏陶,形成了他的品德、文章和书风。
颜真卿自幼丧父,靠其母殷氏培养“训导”成人。他“博学,工辞章,事亲孝”(《新唐书》本传,下引同)。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又擢制科”。他始“调礼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因他疾恶如仇,刚直不阿,被奸相杨国忠排斥打击,先“奏为东都采访判官,再转武部员外郎”,后“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后,他与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推他为盟主,合兵20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他历任户部侍郎、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招讨使、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封鲁郡公,故称“颜鲁公”。唐肃宗时,他因反对宰相专权,受到排斥打击,出任地方官。唐德宗时,官至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唐德宗听信了怀恨他的奸相卢杞的调唆,派颜真卿去宣州镇抚李希烈,有人劝他不要去,他说“君命可乎?”于是,毅然到了李希烈营盘。李希烈对他多方胁迫诱降,他忠烈不屈,大声斥责说:“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慷慨激昂,大气凛然,被李希烈拘禁。此时,他自作遗表、墓志、祭文,随时准备殉国。至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 八月三日 ,他被李希烈缢死狱中,享年76岁。他死后,唐德宗痛悔异常,罢朝5日,赠司徒,谥文忠,并在诏书中称赞他“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老。”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他早年楷书受褚遂良、徐诰等人的影响。后来他才开始向张旭学习书法。所传《张长史笔体十二意》,反映了他与张旭对笔法的见解。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一代书风,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能博采众长,融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以至南北朝的碑帖等众法为一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表现出了一种新意。颜真卿的书法雄强茂密,深得厚劲,既有时代风貌,又有个性特点;在笔法上,他把篆、隶书法运用于楷、行、草书;他的楷书有意识地把横划写得细、瘦,点、竖、撇、捺写得肥壮,对称之数有向内环抱之势,而且蚕头磔尾的隶法于捺笔的首尾。他学习前人的书法而有所选择和取舍,而不是盲目从事,全部包容。他学习褚遂良,却避免了褚遂良的佻巧;他学习王羲之、王献之,重在用笔,而不是拘泥于简单化地摹仿。总之,他学习别人在于推陈出新。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显著特点是,笔兼篆、籀,雄伟自然。字体多姿多样,大小参差,使内容与形式统一,形与神相结合。颜真卿说:“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及至子孙,斯道大丧。”颜真卿以自己的恢宏气势和深厚的功力,融草、隶、篆、籀于一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他继魏、晋的钟繇、王羲之以后所开辟的又一个新的书法时代。从书法发展的源流考察,楷书包括章草,是从隶书直接演化而来的,而楷、草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是王羲之直到唐初诸家书法的共同特点。颜真卿之所以能够广采博收众长,特别是以篆、籀入楷,也是从早于隶书的书体入手,才做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创造了所谓“屋漏痕”的笔法效果。这是他不同于钟繇、王羲之等前辈书法家的地方。在结字、运笔方面,也都体现了大唐帝国一统江山的时代风尚和时代特点。欧阳修说:“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颜真卿是一个善于集百家之长的多产书法艺术家。
颜真卿的楷书也有粗露之处。其钩挑锋颖太露,横画有时过细,甚至犯“柴担”之忌,有些怪诞之味,与过粗之竖画不十分协调,有失比例,结体有时犯缩头之病。但这不是主要的。
颜真卿的传世之作,约有171件。他又特别喜欢书石,大几咫尺,小亦方寸,碑刻遗迹,存者最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一、楷书《多宝塔感应碑帖》。此碑为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他43岁时所书。南阳岭勋撰文,叙述千福寺僧楚金发愿建多宝塔之事,徐浩隶书题额,是现存颜真卿书法的最早碑刻者。此碑原在陕西兴干县千福寺,明代移立西安府学(今西安碑林)。此书风格接近徐浩,方整严谨,结构缜密,力足锋中,笔划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作品,表现了个性特点。《书画题跋》说: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二、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他46岁时所书楷书《东方朔画赞碑》)。此碑原在山东德州署(今山东陵县)。四面刻字,为颜真卿盛年之作。字经3寸,平整峻峭,深厚雄健,仅晚于《多宝塔》两年。据说是临摹王羲之书,个人面貌不十分显著。三、《大唐中兴颂》。此系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书。元结于上元二年(761年)撰文,记述平定安禄山之乱的经过,返都长安、洛阳二地,颂扬唐帝国中兴之业。书风奇伟,直书左起,该石刻在湖南祁阳县浯溪摩崖。四、楷书《大字麻姑山仙坛记》。此系大历六年(771年)书。当时颜真卿出任杭州刺史,路过江西南城游麻姑山后自撰自书。五、楷书《颜勤礼碑》。此系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撰书。1922年10月在长安出土,现藏西安碑林。此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所立。六、楷书《颜真卿自书告身》。墨迹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得授太子少保时之告身。原迹藏清内府,后赐恭亲王奕沂,现藏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作品用笔刚健,结体疏密相间,为不可多得之珍品。七、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致定襄王郭英义之尺牍稿本《争座位稿》。此帖表现了他对越礼行为的愤怒与斥责,后世人说字里行间微露出忠烈之气。八、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为其侄季明因安禄山叛乱而殉国所作行书《祭侄文稿》。此帖是他以极度悲愤的心情迅笔疾书的。这幅作品进入极高的艺术境界,是一幅抒发爱憎之情的书法代表作。这幅草稿,迅疾中写得笔笔有来历,矩度不失,更能体现出他在书法上深厚的修养与精湛的技法,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他《刘中使帖》,写得更加舒放自如,纵横飘逸;《裴将军诗》,于楷书中杂以行草,在笔法上综合运用篆、隶、楷法,章法也特殊,当是颜真卿在书法上革新的尝试。此外,还有《忠义堂帖》、《李元靖碑》、《颜家庙碑》、《行书联系》、《宝颜堂秘藏鲁公墨迹4种》、《蔡明远帖》、《文殊帖》、《春田诗帖》等,也很著名。其他作品著录多已散佚。今传宋末《颜鲁公集》15卷,收录了《象魏赋》、《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元次山表墓碑铭》等文80余篇,以及《赠僧皎然》、《咏陶渊明》等诗10余首。
后世对于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成就,赞誉颇高。说他“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他善正、行书,“结笔浓秀,尤尚字学,可谓书之大雅”。《经室集》说他的楷法“亦以欧阳北派而来,其源皆出于北朝,而非南朝二王派”,并说“《争座位稿》,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致。”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学习古人而未被古人所拘束,他未走过去书法家的老路,而是参用篆、籀笔法,使之刚健遒实,结构宽博,气度恢宏,使初唐瘦劲书风转变为雄强书风,体现了大唐帝国的兴盛和统一,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到了后期,颜真卿书法艺术更臻老辣成熟,浑然天成。其晚年的书法“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弋如发弩,纵横奇象,低昂有态。”他的书法如同他的人格一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得正直、忠烈、朴实、倔强、刚胜于柔,内美外溢。他的楷书,有特点,有个性,有唐代盛世气象。
颜真卿开一代书风。其楷书、行草对后世影响都很大,对发展中国的书法艺术有着卓越的贡献。颜真卿作为一代书法大家,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苏东坡、黄山谷,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董其昌、邵宝,清代的刘墉、钱南园、张挺济、翁同和、何绍基等,都受其影响。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为人们所珍视。
17、张雄飞(约1220~1288年),字鹏举,临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一生清正廉洁,在地方上担任过重要职务,在中央先后任侍御使、御史中丞,主管监察工作。他不畏权贵,公忠为国,公正廉明,大力整顿吏治,对元朝初年政治贡献很大。
张雄飞出身官僚家庭,其父张琮为金国名将,驻守盱眙。张雄飞生母早死,随庶母住在许州。1230年元兵破许州,庶母李氏带雄飞诈为工匠家属逃往朔方,定居在潞州。金亡后,张雄飞思父心切,徒步乞讨还往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一带十余年寻找父亲,终未寻到。后来,他流落在燕京。由于他聪明好学,很短时间内便通晓了蒙古语言和部落土语。至元二年(1265年),廉希宪推荐他谒见忽必烈,面陈当世之务,深得忽必烈信任,授为平阳路转运司事。
张雄飞在平阳任上搜抉弊、尽罢害民之政,声誉雀起。有一次,忽必烈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罗英以张雄飞对。忽必烈召见了张雄飞,问以当今急务。张雄飞说:“方今天下最急莫过于早立太子,以免日后兄弟相残。”忽必烈认为他说的很对,采纳了他的意见。仿照汉制建立东宫太子制度,彻底根绝了父子兄弟之间争夺王位的自相残杀。忽必烈时期,国家初立,法制不完备,官场很腐败,行政效率极低。张雄飞又向忽必烈建议设立御史台,作为天子耳目,凡政治得失、民间疾苦皆得直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皆得纠劾,忽必烈感到很好,便任命丞相塔察儿为御史大夫,张雄飞为侍御使。当时,汉人是不允许做如此高官的,忽必烈对张雄飞说:“你不要怕,别人嫉妒你,我保护你”。张雄飞深感世祖知遇之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兴利除弊,不避嫌怨,对元朝初期政治贡献很大。
参议枢密院事费正寅徇私舞弊,忽必烈命丞相和张雄飞调查处理。说情的踏破门,张雄飞一概不见,排除干扰,查清了他的问题。权臣丞相阿合马罗织同僚麻都丁罪名,欲置之死地。众臣皆畏惧阿合马而随声附合。张雄飞坚持正义,提出反对意见。他责问阿合马:麻都丁的罪行是与你同官时犯的,你作为丞相没有罪吗?一句话问得阿合马无言以对。但阿合马不死心,又派心腹去告诉张雄飞,若不阻止此事,将让他做中书参政。张雄飞说:“杀无罪以求高官,我至死不为。”阿合马讨了没趣,对张雄飞恨之入骨,不久贬他出任澧州安抚使。澧州是元军刚打下的地区,在南宋的腐朽统治下,该地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张雄飞从整顿法制、恢复社会秩序做起,镇压盗匪、平反冤狱、发展生产,使澧州迅速安定了下来。至元十四年(1277年),张雄飞调任荆湖北道宣慰使,这个地区也是新附之区。张雄飞莅任后,一切镇之以静,招缉流民,编制户籍,恢复生产。荆湖行省丞相阿里海牙依仗权势将3800户农民变成自己的奴隶。张雄飞发现后,立即飞章上达,朝廷严厉处分了阿里海牙,将这些农民解除了奴籍,编入郡县。至元十六年(1279年),张雄飞升任御史中丞。此时,正逢阿合马死去。张雄飞用全力整顿被阿合马败坏的法律纲纪,处理了依附阿合马为虎作怅的贪官污吏,使朝政一清。
张雄飞为官一生,始终坚守“廉、勤、刚、正”四字。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皆实心任事,不避权贵、不怕罢官。他生活俭朴,日常布衣蔬食,淡泊自如,妻子老小常常不得温饱。有一次,忽必烈把他叫去,私下里赠给他黄金50两,白银2500两,钞2500贯,让他补贴家用。张雄飞非常感激忽必烈知遇恩,但这笔钱,他封存在家中,至死也没有动用一分一文。他的廉洁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敬。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张雄飞被蒙古贵族王公排挤出中央,任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卒于任上。朝野上下都为他未能尽展抱负而深感惋惜。
18、朱荣(?—1425年),字仲华,沂州(今临沂市)人,明初大将。洪武十四年(1381年),他以总旗从西平侯沐英征云南,官至副千户,守大宁。明成祖朱棣靖难师起,降于成祖,袭孙霖于滑口,围定州断南军饷道,大小20余战,论功授都督佥事。永乐四(1406年),朱荣随新城侯张辅征交趾,破鸡陵关,克多邦城,多有战功,论功升为右都督。永乐七年,又随张辅“讨贼余党”,平之。次年,随明成祖征阿鲁台,与刘荣并进左都督。永乐十二年,他再次随明成祖北征,拜为先锋。是年冬任总兵,镇守大同。朱荣修忙牛岭、兔毛河、赤山、榆杨口等城,使“寇不敢进”。居边3年,边境安然。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荣镇守辽东。永乐二十年,复随成祖北征,任前锋,大破兀良哈部。师还,封武进伯,仍镇辽东。永乐二十二年,他又从北征。洪熙元年(1425年),佩征虏前将军印。
19、陈玉,字德卿,沂州人,明大臣。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监察御史,清正敢言。两任畿内,福建督学,择优取士,不徇私情。累官右都御史。时太监刘瑾专权,他能秉公办事,不屈从权势,还严词拒绝宁王府的贿赂。当他辞官归家时,皇帝亲写诏书加以褒美。
陈玉工诗。但留存不多。其怀古诗《诸葛武侯祠》,通过凭吊古迹,赞颂诸葛亮的功德,其《缆夫谣》则是一首思想性较高、富有时代气息的诗。它描写了明王朝时期纤夫的繁重劳作和艰苦的生活情景,并通过纤夫和“舟上人”的强烈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这首诗不论主题思想或表现手法,都可和俄国19世纪巡回展览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相媲美。
20、全胜(1848—1914) 字凯臣,又名全立道。兰山县颜家红埠寺(今属临沂市)人。爱国将领。少时曾做过小本生意,成年后投军,随部驻防兖州。当时黄河经常决口,全胜随部治理黄河。他性情勇毅,臂力过人,治河时立大功,被提升为千总。在治河10年间,屡建功业,又被提升为游击、管带、左营参将以副将补用。后又多次立战功,以功保举为记名总兵,赐二品衔,驻守济南府。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天津时,全胜率部前去京、津勤王,在武清河西与侵略军激战一昼夜,所部伤亡过半,退守通州张家湾。后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愤然辞官,归隐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