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访谈: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 推进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区政府网站:陈局长您好,区科技局作为全区科技工作主管部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去年以来全区科技工作发展情况。
陈伟:2015年,区科技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三引一促”工作重点,积极拓宽产学研合作覆盖面,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体系架构建设,使科技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三引一促”引技术工作稳步推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80次,引进科技成果112项,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6项,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发平台8家,在全市引技术考核中,兰山区位于第4名。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取得新成绩。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4项,立项19项,获得无偿科技资金586万元。投入财政资金260万元,重点扶持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有发展潜力的22个科技项目,资金量同比增长30%。科技创新能力突飞猛进。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9家。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科技展会等7场次,翰康生物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三等奖。天维苎麻、凯源木业2家企业获批临沂市第四批创新型企业;华临新能源、沂龙仪表等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企总数达到15家。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深化。现代诚信的“激光等离子体合金涂层熔覆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2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获批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1-12月份,全区申请发明专利909件,授权184件,同比分别增长160.5%,43.8%,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第一。
区政府网站: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您认为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制约因素?
陈伟:首先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够强。中央提出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思路,制定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在目前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高涨的形势下,我们兰山区的创新意识还相对较弱,“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缓慢。对传统企业来说,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创新观念淡薄、对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的现象,基于高科技产业的外部性,企业往往过于在意技术研发的投入成本,在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认识方面缺乏勇气和战略眼光。二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随着各行业对尖端人才的需求,全国各地都在制定政策招引高端专业人才,很多精通科技政策、技术研发、互联网+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更倾向于留在北京、上海等发展空间大、创新资源丰富的城市,对三、四线城市不够青睐。三是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缓慢。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不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对科技中介机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还不够健全,科技管理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四是科技资源利用不够合理。技术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高新技术发展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资源严重匮乏。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市场化推进缓慢,市场化不够,难以满足行业技术需求。科技服务业发展缓慢,技术、人才等科技要素交流渠道不够畅通。
区政府网站: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您认为“十三五”时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区科技创新工作?
陈伟: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区、镇街两级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落实区镇街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扎实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导调度和推进落实。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科技联席会议(例会)制度,探索建立区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健全科技创新决策和专家咨询机制,指导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引进、集成和再创新。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对产业创新重点扶持项目进行联审联批,为科技成果研发、筛选、评价、信息发布、产业项目立项、投融资和资源配置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是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协调的投入机制,增强项目集成,优化投入结构,重点扶持能够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平台、产业化示范项目。调整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强化科技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探索实行与创新绩效挂钩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种支持方式。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是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加强现行国家、省有关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全面实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的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进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依法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技术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力度。对享受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研究制订便于管理的激励补助政策实施细则。
四是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健全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鼓励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机构等金融专营机构,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推进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推进银政企合作,开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金融服务以及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推动我区科技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和引导民间资金创立各类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探索实施科技保险资助,鼓励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积极投资创投基金,引导风险投资等民间资本参与自主创新,更多投向创新型企业。
五是加速集聚吸纳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权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吸纳各类创新要素,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共建研发中心。依托科技项目,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认真做好国外先进技术、高端装备和高层次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引进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兰山的区位优势,加快兰山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板材、食品、金属材料、木业、机械、医药、水表等一批行业公共平台,积极组织板材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积极申报水表、有色金属、食品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现有产学研合作创新渠道和资源,以临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利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配合市科技局做好技术市场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为兰山企业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维权、专利战略分析等提供服务。
六是加大人才智力支撑力度。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开辟创新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促进科技人员双向兼职和流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来我区创新创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资源要素市场化等改革,降低创新人才创业门槛,让有创意、懂科技的创新人才低成本创办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改革用人单位对人才和职务成果的管理方法,强化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奖励,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业绩作为应用型研究人员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提高技术要素在收益分配中的比重。
七是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办法,将科技创新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强化对科技研发支出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等指标的考核。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分类和创新业绩导向的评价机制。创新和改进科技成果评估方法,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八是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大力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积极营造尊重创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公平竞争的创新氛围。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拓宽传播渠道,进一步加大科技政策、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和表彰奖励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区上下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