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临沂县委:在烽火中诞生
撰稿人:伏传凤
一、成立于抱犊崮山区的临沂中心县委
中共临沂中心县委成立旧址(费县石井镇高桥村)
1932年8月起,中共徐州特委派郭子化到鲁南开展党的工作。1935年1月,建立了以郭子化为书记的临时苏鲁豫皖边区特别工作委员会。1935年4月,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书记郭子化派李韶九、郭致远开赴抱犊崮山区开展工作。他们先在费县埠阳、信兴庄、梁邱发展刘清如、杨茂彬、沈廷信、沈学仁、魏立久、李明法等人入党,建立了信兴庄(今属费县新庄镇)党支部。
1935年秋特委派李韶九负责重建临沂县党的组织,李韶九在临沂县老七区的大炉村(今属兰陵县)介绍肖云卿、杨德修、万国华等人入党。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大炉、车辋、朝仙桥、尚岩、柞城(今均属兰陵县)等地的党组织新党员有40多人,为党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中共临沂中心县委书记李韶九
1936年秋,苏鲁边区特委机关进驻抱犊崮山区北部的费县高桥村,这对临沂县党组织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机构,条件已经成熟。9月间,根据特委决定,中共临沂中心县委在高桥村(今属费县石井镇)建立,李韶九任书记,领导临沂、郯城、费县、峄县等县工作,隶属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中共临沂中心县委的成立,使苍山暴动失败后被破坏的党组织慢慢得以恢复,失掉联系的党员逐步恢复了党籍。中共临沂中心县委的成立,使临郯地区党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李韶九是中共临沂中心县委的唯一一任书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临沂中心县委撤销,李韶九任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卫生股长,并负责办事处党的工作。1986年,86岁高龄的李韶九把自己珍藏多年的3500多册书刊,献给了他曾战斗过的临沂市(今兰山区)。
二、抗日烽火中的临沂县委
1938年春,随平津流亡生南下的共产党员杨士法等到临沂三重村一带,与丁梦孙、韩去非等发动群众抗日。6月下旬,杨士法到莱芜向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汇报工作。为开辟临沂西部和临费边区的工作,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1938年5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同年12月改为山东分局)决定由杨士法、肖方洲和兰启新组成临沂县委,以扩大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大力培养干部,组织抗日武装。
1938年7月,中共临沂县委在临沂城西石埠村(今属临沂高新区罗西街道)组成,杨士法任县委书记,兰启新、肖方洲分任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县委成立后,根据当前局势和工作需要,组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临沂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开展热火朝天的抗日宣传工作。
中共临沂县委成立旧址(临沂城西罗西街道石埠村大圣寺)
1939年2月,中共鲁南特委成立后,临沂县委书记杨士法调到鲁南特委,组织部长兰启新调去苏北工作,宣传部长肖方洲调到临费边,中共临沂县委撤销,所辖区域归临郯县委管辖。
1940年3月,中共临郯县委撤销后,中共临沂县委在临沂城南庄坞镇涌泉村重新成立,属鲁南区党委所辖三地委领导,刘子见任县委书记,王洪烈任组织部长,赵庆生任宣传部长,石涛任军事部长。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和军事部,群团部门也逐步建立健全。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临沂县委在临沂城重新组成,狄生任书记。机构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人武部、县学(党校),后增设敌工部,县委归滨海区二地委领导。自此,中共临沂县委机构固定,延续至今之中共兰山区委。